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5729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上 海 重 点 中 学 2011-2012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高 一 语 文 期 末 教 师 卷( 满 分 100 分 , 120 分 钟 完 成 , 答 案 一 律 写 在 答 题 纸 上 )注 意 事 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学号等填写淸楚。2. 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 本试卷答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 、 阅 读(60 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 17 题(20 分)孟浩然的疏离“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 头争渡喧。人随

2、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夜归 鹿门歌 是孟浩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特色,用闻一多先生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起笔平平写去,从黄昏 的渡口,到月下 的松径,似乎不过是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前后平仄两组韵脚把诗切割为两个部分,照 应了时 空转化;作为过渡的“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一句,平淡的叙述中,同样让人感到“切割”的意味:诗人仿佛正把自己从喧闹的尘世中剥离出来,投身于另一个寂静而不免于荒凉的世界。在孟浩然的诗集里,这种与世间疏离的感觉随处可见。孟浩然诗歌的取材,比诸其余盛唐诸大家,未免狭隘,除了他精擅的山水

3、诗之外,差不多就是一首一首的送 别诗了。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些诗里,一如“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 归 鹿门”的意境, “君”如何如何, “我”如何如何,这样的比照,时常跳出。 这虽是送别诗套数,在所存无几的孟浩然诗作中,用得未免也频密了点: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 送友人之京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除夜乐城逢张少府这些 诗句里,青云与青山,水国与京华, “君”与“我” 的剥离,似乎不仅在眼前的旅途,而在于他们的人生目标根本背道而驰。若把 “君”看作入世者,那个“我”自然成了避世者;前者准备“

4、兼善天下”,后者准备“独善其身”。 “我”对“ 君”的心态也颇 可玩味。 鹪鹩赋乃是张华所作,赋前序云:“鹪鹩,小 鸟也,生于蒿莱之间, 长于藩篱之下,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 2 -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以“鹪鹩赋”对“王佐才”,既有谦抑之态,又有自得之情;以“乘槎客” 对“ 失路人”,自得之情更是宛然。闻一多 说:“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 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 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 ”他认为

5、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这项矛盾在他身上并不太 显著。他 举“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为例,赞扬孟浩然止于羡鱼而并不结网,是难得的一贯,超出他的时代。这首 望洞庭湖 赠张丞相恰作于孟浩然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同时他还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书怀贻京邑同好)这类句子。其 实,那个“羡鱼” 而不“结网”的姿态,恰是孟浩然矛盾行止的最佳写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从前那些 诗人们的作品里,每每颠倒了过来,或者说, 诗中所表达的理想时常与他 们现实的身份形成反差 穷时幻想兼济天下,达 时渴望退步抽身。对与孟浩然同时代的诗 人们来说,功名富 贵是一种正大光明

6、的追求。李白入京求官时,会大方地写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张九龄功业极盛之时,诗作表达的反而都是恬淡之情、归隐之志。孟浩然呢?他并非没有入世之 热 望,却又始终不肯、不敢或者不能放弃出世的姿态。他不曾经历 大进大退、大起大落的跌宕,而是把身形凝固在了提步将 迈不迈的一瞬。关于他的那个著名传说,似乎是他这种“两头不着” 的境况的写照: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因友人引荐而忽然有了“面圣”的奇遇,朗诵的却

7、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句子,不但“明主”不悦, “故人” 也不见 得欢喜。联系到他后来终于没能留任张九龄幕府,这究竟是自觉的选择,还是背运的笑料,真是难说得很。要说谁 最好地 “解决”了出世入世的矛盾,那一定不是孟浩然,而是王维。荣与辱, 进与退,王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拥有的都拥有了,该看破的也都看破了,所以他暮年 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孟浩然的恬淡里仍然有焦灼:“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 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仲夏归汉 南园,寄京邑耆旧)孟浩然是幸运的,他不曾经历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流离,不曾经历李白暮年流放夜郎的狼狈,甚至不曾经历王维身陷 贼中的尴尬,他生死河山全盛时。

8、但也因为他总是提步又止,不曾真真切切的去“ 走上一遭” ,他与“外面”的世界始终疏离。不够丰富的人生与对世间有限的关照,确实限制了他的创作。我们不能不欣赏他那些精妙自然的篇章,但如以现存诗作而论,则不免于单调。一些诗意,有类一桶水倒来倒去。他与王维齐名并尊,但王维诗从体裁、题材到意象丰富变化,都非他能及。1、请将文章第段“两组韵脚”中的字分别写出来 昏、喧、门 和 处、去 。 (2 分)2、文章第段空格处应填入的形容词依次是和 。 (2 分) (喧闹、寂寥)3、文章第段内容看,孟浩然觉得自己与“鹪鹩”的相似之处在于 地位卑微,却可以自得其乐 。 (2 分) 4、文章第段中作者的观点和闻一多并不

9、一致。闻一多认为孟浩然 超脱功名之外,不- 3 -为羁绊 ; 而作者则认为他既有着入世的热望,又不愿放弃出世的姿态 。 (2 分) 5、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B ) ( F ) (6 分) A文章题目中“疏离”表现的是孟浩然始终不愿与现实社会妥协的品质节操。B文章开篇引用孟浩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孟诗中“与世间疏离 ”的特点。 C孟浩然诗歌创作取材比较狭隘,原因是他只精擅山水诗和送别诗。 D从孟浩然“ 面圣”的奇遇中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是一位不愿趋附权贵的的君子。 E文章大量引用了唐人诗句,旨在增添文章的文化含量,并使语言生动华美。F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对孟浩然诗歌创作中的不足进行了理性客观的分

10、析。6、就本文来看,孟浩然的诗歌成就比不上王维的原因是 他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对世间的观照有限 。 (2 分) 7、作者认为“王维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 ,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诗歌 终南山的具体诗句及主题作简要分析。 (4 分) 诗句 1 分 诗句内容 1 分 主题 1 分 语言表述 1 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8 分)求乞者鲁迅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 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 衣,也不 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

11、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 衣,也不 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 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 叠在墙缺口, 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 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 4 -我将用无

12、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灰土,灰土,灰土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四期。8、本文收录在鲁迅的散文诗集 野草 中。 (1 分)9、文中“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多次出现,象征了 当时疏远的人际关系 。 (2 分)10、 “我”在文中的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既是 布施者 ,又是 求乞者 。 (2 分)11、谈谈在本文中,鲁迅对“布施”行为的态度,并结合鲁迅的思想分析这一态度的原因。(3 分)作者认为“布施”是一种错误的救世方式,施舍于人只能增添求乞人的无知与贪婪。 在鲁迅看来,仅给予穷人物质帮助是不能拯

13、救他们精神上的缺失的。 (三) 、默写(6 分)【任选 6 题,超过 6 题,按前 6 题评分】12、 (1)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2)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3)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4)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5)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6)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7)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8)子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 。 ”(四) 、阅读下面的汉乐府民歌,完成 1316 题。 (7 分)羽林郎【汉】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

14、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 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 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 裂,何 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5 -【注释】(1)姬:美貌的女子。 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 (2)裾:衣襟。 襦(r):短衣。 (3)蓝田玉:指用蓝田产的玉制成的首饰,是名 贵的玉饰。 大秦珠:西域大秦国产的宝珠,也指远方异域所产的宝珠。 (4)鬟(hun):古代

15、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 良:确实。 (5)娉婷:姿态美好的样子。 庐:房舍。 (6)煜爚(y yu):光辉灿烂,光耀。 翠盖:饰以翠羽的车盖。 踟蹰(ch ch):徘徊不进的样子。 (7)珍肴:美味佳肴。 脍(kui ):细切的肉。 (8)贻:赠送。 (9)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多用以制作 妇女衣裙。 裂:古人从织机上把满一匹的布帛裁剪下来叫“裂”。 (10)逾:超越。 (11)谢:感谢,这里含有“ 谢绝”的意思。 金吾子:执金吾,是汉代掌管京师治安的禁卫军长官。这里指调戏女主人公的豪奴。 私爱:单相思。 徒:白白地。 区区:指拳拳之心, 恳挚之意。【赏析】羽林郎,汉代所置官名,是皇家禁卫军军官。诗中描写的却是一位卖酒的胡姬,义正辞严而又委婉得体地拒绝了一位权贵家豪奴的调戏,谱 写了一曲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 题为羽林郎可能是以乐府旧题咏新事。 首四句是全诗的故事提要,不仅交待了两个正反面人物及其矛盾冲突的性质,而且一语戳穿了所谓“羽林郎” 不过是狗仗人势的豪门恶奴这一实质,从而提示出题目的讽刺意味。 “霍家”,指西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