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5680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 335221140818一、存货清查二、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清查(一)存货清查是指通过实地盘点等方法,确定存货的实有数,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从而确定存货实存数与帐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分为:定期清查与不定期清查、全面清查与局部清查 存货清查的时间与方法:定期与不定期实地盘点规定:至少每年一次(二)存货清查的方法1、实地盘存制:做法:只记收不记发,期末盘存定结存,倒挤发出存货公式:期末存货成本=库存数量(实地盘存数)进货单价本期耗用或销售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优缺点:核算工作比较简单,工作量较小。不利于存货的管理适用:价 值 低 、 自 然

2、消 耗 大 与 数 量 不 稳 定 损 耗 大 的 鲜 活 商 品 等 。2、永续盘存制:做法:逐日逐笔记录收发,并随时结余公式: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耗用或销售存货成本优缺点:有利于存货的管理。工作量大。适用:大 多 数 企 业 。 仍 需 要 对 存 货 定 期 进 行 清 查 盘 点 , 每 年 至 少 全 面 盘 存 一 次 , 保 证 账实 相 符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哪种盘存制度,都必须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 (三)存货清查的核算1、账户设置:“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盈数额较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2、处理程序:审批前

3、,调整账面余额,将账实不符的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审批后,盘盈:冲减当期“管理费用”盘亏:A 有人赔偿,计入 “其他应收款”B 非常损失,计入 “营业外支出”C 一般经营损失,计入 “管理费用”3、账务处理分录:(1) 、盘盈(账面 实际数)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原材料等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批准后,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残值作价入账)其他应收款 (保险公司与过失人赔偿)管理费用 (一般经营损失、定额内损耗管理不善)营业外支出 (非常灾害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例:甲企业在年末清查中(1)盘盈 K 材料 5000 元,为收发计量不

4、准确造成;(2)盘亏 M 材料 3000 元,应向责任人索赔 400 元,应由保险公司赔偿 1200 元,自然灾害损失 600 元。 发现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贷:原材料 3000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 1600营业外支出 600管理费用 8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固定资产折旧内容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一)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其

5、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折旧的实质:是费用(固定资产成本的分配) ,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三)固定资产的两种损耗:1、有形损耗,因使用而磨损(机器) 物质因素因自然力影响而残旧 (日晒雨淋,房屋、建筑物)2、无形损耗,技术上进步 功能因素消费者爱好变好 (手机、电脑)是由于新的、具有更高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率的技术设备的出现与推广,使原有机器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降低而发生的损耗。而且新材料的利用,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的采用、推广等等,也会使利用传统材料、制造老产品、采用旧工艺过程的机器设备,相对地降低经济效能。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损耗程度,固定资产的成本以折旧的形式分期分配计

6、入产品成本或费用,并从各期的营业收入逐步得到补偿。配比原则。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一)固定资产的原值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二)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余额。预计净残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可收回的残料或零件的价值)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需的拆除、搬运等费用)(三)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预期的使用期限。1、使用年数或月数2、工作时间数3、工作量或产品数量注:确定预计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因素:

7、1、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预计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3、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空间范围:除下列情况外,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土地提供服务潜力,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可折旧固定资产应具备条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要以合理估计,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损耗直到没有使用价值,土地就是典型的不可折旧固定资产。3、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注:1、已达到预

8、计可使用状态但仍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暂估价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时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与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与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相比,其特点与区别主要体现在: (1)租期较长(一般达到租赁资产使用年限) ; (2)租约一般不能取消; (3)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款、租赁费与借款利息等; (4)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也就是说,在融资租赁的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有关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已由出租人转归

9、承租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尽管从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在租赁期间仍然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基本上包括了资产有效使用年限,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租赁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时间范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1、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提,从下月起计提;2、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下月起不提;四、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一)直线折旧法1、年限平均法2、工作量法(二)加速折旧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与法1、年限平均法将固定资产应计

10、提的折旧额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内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特点:每期折旧额均相等。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X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X 月折旧率优缺点:计算简便,使用广泛;不能反映实际使用情况。例:甲公司有一厂房,原价 130 000 元,预计可使用 10 年,预计净残值率为 4%。该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与折旧率计算如下。净残值=130 000*4%=5200年折旧额=(130 000-5200)/10=12480月折旧额=12480/12=1040

11、或者年折旧率=(1-4%)/10X100%=9.6%月折旧率=9.6%/12=0.8%130 000*0.8%=10402、工作量法根据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完成的总的工作量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公式: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 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适用:采矿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内实用情况、磨损程度比较接近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不均衡,使用的季节性较为明显的大型机器设备例:某航空公司购入一架货运飞机,价值 1000 万元,预计可以飞行 50 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 5%,本月飞行距离为 30000 公

12、里,则单位折旧额与本月的折旧额计算如下:每公里的折旧额=1000 万元 X(15%)/50 万 Km=19 元/km本月折旧额=30000*19=570000 元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为什么使用加速折旧法?直线折旧费平均分摊折旧额,只注重使用时间,而忽视使用状况,使固定资产无论物理磨损程度如何,都计提同样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各年的使用成本负担不均衡。一般,随着资产使用变旧,所需要的修理、保养等费用将逐年增加。如果各期平均计提折旧,会使固定资产早期负担费用偏低,而后期负担偏高的费用,违背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3、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净值乘

13、以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在最后两年内平均摊销。 (正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为基数,按固定的加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各期折旧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是加速折旧法,每年提取的折旧额理应大于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帐面价值逐年减少,折旧年限到期前几年提取的折旧额就会出现小于直线法提取的折旧额;再者由于这种方法计提折旧通常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有可能把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降低到其预计残值以下,为了使最后一年的固定资产期末帐面价值与残值相等,且使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不小于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因此

14、在一定的时候应将双倍余额递减法转换为直线法。那么,应何时转换为直线法呢?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改变为直线法。)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 1000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4000元,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X100%=40%第一年折旧额 1000 000*40%=400000 元第二年折旧额(1000 000400000)*40%=240000 元第三年折旧额(6000 00240000)*40%=144000 元从第四年起改

15、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第四年年初净值=360000-14000=216000第四年、第五年折旧额=(216000-4000 )/2=106000 元4、年数总与法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为基数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与。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与(如可以使用 5 年,则分母为1+2+3+4+5=15 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 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 年折旧率例:某企业 A 设备原值为 100 000

16、 元,预计净残值为 2000 元,折旧年限为 5 年,计算年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5X100%=40%第一年:年折旧额=100 000*40%=40000第二年 年折旧额= 60000*40%=24000第三年 年折旧额=36000*40%=14400第四年第五年 折旧额=(21600-2000)/2=9800年数总与法:每年的折旧率分别为:5/15、 4/15、3/15、2/15、1/15第一年折旧额=5/15X(100000-2000)=32667 元第二三四五年折旧额=98000X4/15(3/15 、2/15 、1/15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设置“累计折旧”账户,该账户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借方登记因减少固定资产而转出的折旧额,贷方登记提取的折旧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应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