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5629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 -探讨急救护理过程中改善护患关系的方式和技巧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方法:通过过硬的业务技能、语言沟通技巧及发挥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改善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护患关系得以明显的改善。结论:护理方式的优化和护理技巧的恰当运用,能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关键词:急救护理 护患关系 医患沟通 技巧方式急诊科是医院中不可缺少的科,是抢救各种病人的重要场所。急诊护士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急诊科护士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我对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对我

2、自己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陈述,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一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前提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是综合急诊病人医院主要接收求医服务的患者的其中一个部门。相对于有预约的门诊部,使用急诊病人室的病人,他们的求诊需要多数是突发的,例如交通事故、中风、孕妇早产等,因此,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急诊护士只有具备过硬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急诊患者服务。(一)急诊护士应具备的知识:1、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

3、和信息。- 1 -2、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诊病人或危重病人的抢救。3、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多学一些语言学、哲学、社会公共关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和公众信服力,应对各种挑战。4、时刻提高法律意识,随着医学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我保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每时每刻都直接或间接接触法律。为了避免医疗纠纷,

4、我们首先要懂法知法,才能运用法律意识自我保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慎独自律,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与高度责任心从事护理工作。 (二)护士应具备的能力1、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护士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与病人接触时间最多。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进行;与急诊病人病人及家属关系搞好了,就能深入了解急诊病人病人的病情,并可发挥其积极性,使医院、家庭之间密切配合,让急诊

5、病人病人尽快恢复健康。3、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遇到难事时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急诊病人病人家人和周围的人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工作质量和自信心。- 2 -4、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急诊病人病人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总之,良好的素质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从事急诊护理的基本条件。急诊工作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更应具备超常的细心、信心、责任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急诊科护

6、士。二、情感交流改善护患关系的润滑剂众所周知,在平时的工作中为了达到对急诊病人病人更好的治疗的目的,我时常会与急诊病人病人进行的情感交流,从而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其情感交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语言和急诊病人病人交流,这是应用的最多的。二是适当的应用肢体语言,从而来达到我们预想的结果。(一)语言交流的应用语言是我们与急诊病人交流思想和磨合感情的最佳方式,美好的语言能够调动急诊病人病人的积极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起到治病的作用;反之,生硬粗俗的语言,会对急诊病人病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我们倡导护理人员努力钻研语言艺术,自觉加强素质修养,不断探索并灵活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注重针对性,

7、适时引导。我们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主动与急诊病人病人交流,有针对性地做好情感交流。 (二)语言交流技巧 急诊科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各种疾病的人群年龄不一,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而医疗护理行为又是各种眼务与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具有高风险性。病人及家属常常比较紧张甚至恐惧,情绪易激动,稍有不慎,会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护患之问的沟通及相互作用在急诊病人的救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娴熟的操作技巧才能在- 3 -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护理,并使各项抢救及护理措施顺利进

8、行。过去认为急诊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诊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诊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转危为安。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急诊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诊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病情不同、年龄

9、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诊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诊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三、 急诊病人的心理关怀(一)心里护理的应用1、对待急诊病人和亲人一样急诊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入围与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使急救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是非常重要的。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

10、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 4 -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当一个人带着疾病来急诊就医时,其处于一种急躁、忧虑、恐惧、担心、期望的状态之中,这时对护士的每句话都是洗耳静听的。所以在和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要讲究艺术,将心比心,态度和蔼,用友善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同时注意语气,因为它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即既可治病,也可以致病。3、使病人感到安全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

11、理疏导工作。对急性急诊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急诊病人发病多突然,病人及家属无思想准备。绝不能在病人面前谈论“你不交钱就停止抢救与治疗”等,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及与病人家属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影响。 有少数急诊危重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护士在通知其家属时,应告知病情危重,随时危及生命,使家属有一定的心理、思想准备后再告之死亡的消息。对因车祸、工伤死亡者,如家属未及时赶到,要做必要的妥善处理。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高心理和业务素质,在积极施救的同时,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

12、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二)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1. 善于感知接纳病人是医患沟通的前提 2. 能够感知、理解、同情病人,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3. 要富于同情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病人的悲观、快乐、愤怒。4. 文明规范的语言是医患沟通的基础 多说一个请5. 在交流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避免套用生硬的医学术语。- 5 -7 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运用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缓和病人因紧张造成的紧张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7提高自身素质是医患沟通的关键 应该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

13、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应变能力,在第一时间给予病人最佳的救治。8沟通形式有两种,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契机首次接诊病人关切的询问患者的病情在为病人实施医疗护理治疗时与患者交谈。既可以分散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又能进一步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便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准确实施。9眼神的沟通眼睛是心灵之窗。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目光,特别是情绪状态即可得到信息。若患者表现出柔和热诚的目光,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代表他情绪良好,对所讲的内容比较感兴趣,目光呆滞、浑浊暗淡代表他情绪欠佳,谈话的内容不能使其动心。10距离沟通人际距离实际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不经意

14、的动作,一个微笑,一句和蔼的话,一次小小的幽默,常能使彼此之间的感情渠道得以沟通,消除患者疑虑、恐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1.对于所受到的无理对待也要去合理的理解和对待;我们没有错,而是我们管理上或者就医环境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去说声“对不起”,消除病人的对立和紧张。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不要忽视病人家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病人有着很大的影响。(三)非语言沟通技巧1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 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患者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绪。不同的目光可以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因此,护士在接诊时应热情、主动,以微- 6 -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

15、注视患者,倾听患者述说,并表示同情、关心,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并能平静地接受治疗。如车祸患者恐惧心理尤为突出,护士镇定的目光是消除其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2 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 可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特别是急诊护士能够在危、急、重患者面前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会使患者的情绪由恐惧、焦虑到平静、镇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例如:在抢救一名腹部刀刺伤患者时,护士从容、镇定,各种操作有条不絮,动作准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穿刺一针见血,妥当固定穿刺肢体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士娴熟的技术能够使恐惧、失望的患者和家属重新得

16、到希望,增加治疗信心。3 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增进护患之间感情交流 护士接诊时对某些患者可采用触摸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如对急诊外伤患者,可站在患者一旁,握住患者双手,可以从心理上减轻患者清创时产生的疼痛感;对于儿童可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减轻恐惧心理;对于老年人,摸摸脉搏,测测血压,拉拉被子,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4 沉默的作用 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急、危、重为“三大”特点。如急诊胃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抢救时间较长、痛苦大,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绝治疗。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三、总结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患者权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医生治疗急重症病人使病人康复的关键因素。病人希望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能,及时为他们解除躯体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