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7---2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5626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17---2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17---2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17---2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17---2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17---2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17---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17---2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总第 ( 23 )课题 第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备课人: 教学目标1、了解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几位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教学重点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复习提问5 分钟导入新课5 分钟探究新课20 分

2、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两弹一星”1、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2、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第 3 页第 13 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3、原子弹是杀伤力新中国建立刚到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大家都已经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么,新中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

3、弹,对新中国和世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练习巩固15 分钟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4、课本介绍了另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谁?指导学生观看课本88 页插图,体会袁隆平坚持田间劳作的精神。组织讨论1、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4、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完成历史填图册23 页“练一练”各题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袁隆平A.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制,有效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和

4、人力。B. 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许多毅然归国的海外华裔科学家们热情投入、无私奉献。C. 1978 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总第 ( 24 )课题 第 18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备课人: 教学目标1、了解 863 计划的涵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 863 计划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 QQ 和论坛提高个人素养,培养他们辩证处理问题并且有效地进行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的能力3、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 863 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

5、迫性,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863 计划的制定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 863 计划制定的必要性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导入新课5 分钟探究新课20 分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体验感悟和讨论点拨: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863 计划1、 “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2、 863 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你对哪些领域较感兴趣?能否向大家介绍你对这些领域的了解?组织全班学生记忆这些领域并进行“接龙”比赛。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6、“86”指 1986 年, “3”指当年 3 月。那时王淦昌、王大衍、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 ,所以称作“863”计划。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与相关学科自然渗透。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小结及巩固15 分钟 “动脑筋”:我们现在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指导学生看课本 92页图,体会邓小平对于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关注。1、你喜欢上网吗?2、你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

7、公约吗?是否愿意遵守?3、学生分组诵读9293 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组织讨论、按组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个人学习心得,根据下表进行自我测评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B、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国竞争激烈,适者才能生存和发展。项 目 表现与进步人文精神 方法和能力 知识的获得 自己学习的特点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总第 ( 25 )课题 第 19 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备课人: 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掌握邓小平“三个面向”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

8、源,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意义,认识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3、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自觉性,升华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 “科技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复习提问5 分钟导入新课5 分钟探究新课20 分钟重温课本 81 页“自由阅读卡”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加入WTO 以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根据

9、 96 页“动脑筋”,分层讨论回答: A. 义务教育的涵义是什么?书中哪位同学说的对?为什么?结合 95 页“导入框”、98 页“自由阅读卡”和“活动与探究” ,思考回答:总有一些儿童由于种种现实?问题而辍学,我们应该怎么办?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联系,为我国对外开放拓展了新的空间。同时,在 WTO里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必须遵循这个组织规定的许多“游戏规则” ,假如有所违犯,可能得不偿失。它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基础教育,强制学龄儿童接受一定的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措施。法律是强制性的,人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和执行,任何阻止学龄儿童上学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处理

10、那些侵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人和事。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兴办“希望工程” 、 “阳光工程”,切切实实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改善办学条件,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应得的权利。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小结及练习15 分钟指导学生诵读 95 页“文献资料邓小平题词” ,谈论心得: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怎样发展教育事业?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7 页插图,体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喜人局面。组织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否为自己将来的学习前景作一番美妙的设想?譬如,你将为自己初中毕业以后选择什么道路?你将以哪门课程作为重点选学

11、的方向?A. 这体现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B 大家要珍惜这些机会,争取多学些本领,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打下坚实基础。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表现A. 数量大增,学科齐全,布局合理B.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总第 ( 26 )课题 20 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备课人: 教学目标1、掌握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2、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3、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

12、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教学重点 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 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复习提问5 分钟导入新课5 分钟探究新课20 分钟组织学生阅读 99 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文学的繁荣1 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3.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13、。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艺术的发展1.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根据“动脑筋”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练习巩固15 分钟A.为什么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演出时,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功?B.你还可以从这张图片中感受到周恩来怎样的人品?走向世界体育强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比赛项目取得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体育运动除了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动脑筋

14、”:你愿为 2008 年奥运会做些什么?他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品本身质量很高,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还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学生朗读 100 页“文献资料艾青的诗句” ,提问:这些诗句中的“出发”和“到达”说明了作者的心境怎么样?(出发=事业的开始,到达=事业成功。诗人借水手之口,表达了渴求事业成功的心境。 )讨论:“动脑筋”: 完成历史填图册26 页的题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总第 ( 27 )课题 第 21 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备课人: 教学目标1、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建立和逐步完善2、培养

15、学生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3、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教学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导入新课5 分钟探究新课25 分钟从改革开放前后“四大件”的演变开始。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绚丽多彩的服饰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2、日益丰富的饮食刚建国时期改革开放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