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4类课型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5467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4类课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课程4类课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4类课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4类课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程常见课型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常见的课型有讲解课、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研究性学习式,有些课型不能严格地区分,具有一定的交叉性。1.讲解课讲解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靠学生主动建构的,不是靠教师传授的,然而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除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内容以外,还有揭示信息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要不要讲解法,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讲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讲解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在讲解课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生动的语言、广博的知识,

2、配以形象直观的课件、电影片段、VCD 和图片等演示。第二,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和时效性、比喻的生动性。第三,除实物演示外,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2.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由于信息技术操作性的特点,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占 3/4 的时间,教师可以采用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边讲边练式的特点是,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由学生自己操作来完成相同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有三个:其一,由于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教师已经实现了的,教师的操作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操作,缺乏创造性;其二,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可能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差生却消化不良;其三,由于一堂课的任

3、务被分成若干个小的任务,所以会出现教师随时中断速度较慢的学生未完成的操作,也会影响学生对下一个任务的学习。为克服边讲边练式的弊端,又有了先讲后练式,其特点是教师把整个任务操作完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就是学生记不住操作的步骤,有些学生不会操作,完不成任务。要完全克服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的缺陷,可以采用另一种课型-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3.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所谓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每堂课教师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又要用到新课知识的任务,学生可以自主或与老师和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

4、也就建构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同时锻炼了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课型要求教师创设一个为完成任务所需的真实环境,制作若干个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微型多媒体帮助课件,以及设计若干个具有不同层次的扩展性任务,供提前完成规定任务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之用。4.研究性学习式研究性学习式是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的继续和深入,低年级学生研究的主题可以是综合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当学生学完 Office 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任务,Excel 中有学生的各科成绩、综合测评分等相关信息,要求学生查看有关文件后,对每个学生做出客观的分析(包括德、智、体),确定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而高年级学生的研究主题,可以是已学知识的高级应用,甚至是对应用软件系统本身的研究和开发。例如,对已学过 VB 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利用 VB 来开发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研究的周期可以长一些。教师设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关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主题为宜,要避免仅停留在简单的调查和统计上。要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