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2520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浸润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高考常常以 “ 形象鉴赏 ” 为切入点 , 来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 即把握形象特征 ,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 、 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 下面我们就如何赏析诗歌中的形象作一详细的指导和讲解。 专题微语 高考对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 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 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 题型一 人物形象 考点突破 明法悟道 题型解读 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 、 动作 、 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等 。

2、考查方式一般是主观题 。 预计 2016年高考除了会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外 , 也会涉及对表现手法方面的考查 。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 抒情主人公形象 。 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是 “ 诗化了的作者 ” 。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 ,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 。 通过诗中人物的所作所为 、所见所想可以推想出诗人的形象特征 。 2 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 在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中 , 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 对社会的看法 、对人生的领悟 , 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 常见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形象 举例 (1)豪放洒脱、

3、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的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陶渊明的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8)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 典例 1 (2014山东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 , 回答问题 。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

4、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 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 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典例剖析 诗中 “ 陈居士 ” 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 答: _ 【 审题指导 】 “ 陈居士 ” 的形象特点 。 结合两首诗分析 。 【 答题指导 】 概括诗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概括人物形象,要注重从诗歌描写的相关内容中把握描写对象的形象特点。如第一首诗,写陈居士酒醉后的内 容:陈居士大醉清醒后,就到雨后的花园中寻找写 诗的灵感。第二首诗,写诗人喜爱饮酒,因为忧愁时饮酒能够让

5、人入睡;而醒来之后走出门外,在月夜之中寻找诗意。第二步,分析人物描写。诗歌中对陈居士的描写集中在 “ 楚酒困人三日醉 ”“ 亭角寻诗满袖风 ”“ 爱把山瓢莫笑侬 ”“ 醒来推户寻诗去 ” 等诗句中,而这些内容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陈居士喜欢饮酒,一类是陈居士喜欢写诗。第三步, 概括形象特征。分析了诗歌的具体内容后,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从陈居士喜欢 饮酒的角度分析,这是他洒脱的性格使然,因为饮酒之后陈居士总是要写诗的;陈居士的饮酒不是酗酒,而是一种文士风采。从写诗的角度分析,陈居士虽然生活并不富足,但他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诗意,这表现了陈居士高雅的情趣等。 【 答案 】 行为洒脱。

6、“ 楚酒困人三日醉 ”“ 爱把山瓢莫笑侬 ”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 ”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四步完成赏析诗歌人物形象题 1知人论世,感悟环境与处境。所谓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季节的特征,即诗歌内容反映的自然特征,分析诗歌中的景物、事物、人物、场面等即可得知;一是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比如战乱时期,诗人反映的社会一般会涉及动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以及诗人对战争的选择,如到战场等。所谓处境是指诗人创作诗歌时的生活 方法归纳 状态,是春风得意、加官晋爵的时期还是因犯颜直谏

7、遭贬的时期等。诗人所处的环境、诗人的处境直接影响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决定诗人选取的景物,也决定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征。比如上述 典例 1,就要思考为何诗人陈与义总是喝醉,并且酒器是天然粗陋的。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应该是隐居乡野,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2分析技巧,把握描写。诗歌多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白描、细节或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把握人物形象,就要注重理解诗歌中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通过人物的语言、声音以及典型的细节等来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特征。比如上述 典例 1,要想概括陈居士的形象,可以从陈居士喝酒能够醉三天、醒来后到花园寻找诗意的行为来分析,得出

8、结论:陈居士对生活充满乐趣,是一位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居士。 3注重时空,关注景物。注重诗歌体现出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景色等,以此理解诗歌中人物的形象特征。比如,明月夜,多用来刻画他乡游子、闺中少妇、戍边将士等形象;燕子飞,多用来刻画羁旅行役、伤春悲秋、壮志难酬等形象。 4注重转换,概括形象。概括人物形象,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形象的类别,即属于哪类人;一是形象特点,即诗歌中人物体现的性格特征等。组织答案时,要注重把诗歌中的形象化描写转化为平实的语言,即把对人物的描写内容转换为体现人物性格、志向、情趣等方面的内容。 1 (2013重庆 )阅读下面这首词 , 然后回答问题 。 鹧鸪天 酬孝峙

9、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 , 病容突兀怪于僧 。 霜侵雨打寻常事 , 仿佛终南石里藤 。 闲倚杖,戏临罾 。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 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针对训练 作者简介 钱继章 , 字尔斐 , 号菊农 , 浙江嘉善人 。 明崇祯九年 (1636)举人 , 明朝曾为官 , 入清不仕 , 撰有 菊农词 。 【 注 】 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 ? 运用了什么手法 ? 答: _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 。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 , 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

10、。 这位词人 , 头发很短 , 胡须很长 , 眉毛高耸 , 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 “ 病 ” 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 , 一个 “ 怪 ”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 。 答案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高考对古代诗歌景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概括景物特征。 赏析景物形象。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等。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是主观题。预计 2016年高考会考查结合诗歌内容写出景物的特点以及分析景物描写对抒发诗人情感、刻画诗中形象的作用等内容。 意境是诗人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高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某种意境的特

11、点的概括能力。 题型二 景物形象 题型解读 常见意境特点 意境特点 举例 雄浑壮丽 王维 使至塞上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壮阔苍茫 李白 忆秦娥 “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苍凉悲壮 杜甫 旅夜书怀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闲适恬淡 陶渊明 饮酒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清幽明净 王维 山居秋暝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明丽清新 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 (其一 )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 萧疏凄寂 韦应物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 安谧美好 王维 辛夷坞 “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高远深邃 晏殊 蝶恋花 “ 昨夜西风

12、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淡雅幽远 秦观 浣溪沙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清冷幽静 王维 过香积寺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典例 2 (2014大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然后回答问题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典例剖析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 请简要说明 。 答: _ 【 审题指导 】 景物形象的特点。 简要分析。 【 答题指导 】 第一步,找意象,组画面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从描写的景

13、物切入,分析景物体现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 是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析特点,设意境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找到多个意象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出意境的特色。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把握景物特点,要细致分析诗歌描写的相关内容,体会景物本身的特点。对于本首诗,前三联描写诗人去 常山道人家的路途上见到的景色,其中 “ 莓苔 ”“履痕 ”“ 静渚 ”“ 闲门 ” 等体现了常山道人居住的地方偏僻、

14、幽静。尾联,抒发诗人情感。第三步,表感情,明作用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比如只答 “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 是不行的,应答出 “ 为什么感伤 ” 。 (有时这几步需要合在一起作答,并且具体作答时要 根据题目灵活处理 )。诗人如此描写常山道人生活的环境,主要表现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之情,而诗人喜爱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幽静等。第四步,组织答案。解答这类题目,答案要呈现出两个要素: 分条列举。对于主观题的答案,如果牵涉的方面较多,要注意分条列举,即把答案按照类别分条写出来。 注重总分。每条答案都要按照总分的形式,即先总写,后分析,体现出答题的思路。 【 答案 】 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分析描写对象,把握景物特征 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 , 包括概括单个景物的形象特点 , 赏析单个或几个景物的形象内涵 , 分析某类景物的形象特征等 。 解答这类题目 , 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方法归纳 1分析意象,感知意境。抒情诗十分注重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因此把握景物特征,要注重理解诗歌使用的意象,体味诗歌营造的意境。比如诗歌描写芳草萋萋、断壁残垣,要体会这些意象营造的悲凉气氛;诗歌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