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425133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现为面色萎黄,鼻梁有“青筋”,身体瘦小,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常有腹泻。食疗可以健脾胃。 红枣小米粥:取红枣 10 个,小米 30 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莲子山药粥:取莲子 30 克,山药 80 克,粳米 50 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 10 克,麦冬 10 克,扁豆 15 克,粳米 50 克。先将沙参、麦冬加

2、水煮 20 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忌食和少食:水果:西瓜、梨、釉子、金橘、橙子蔬菜:冬瓜、生萝卜、大蒜零食:牛奶、油炸食品、口香糖、冷饮、冰糕、凉茶经常食用:山药、枸杞煮、蒸、粥都可以。在药店来当归片煮成茶喝。羊肉是热性食品,冬天可做成羊肉汤。大枣每天必吃 5-10 个脾胃是后天之本,是强壮身体、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养好脾胃生命才得以延续,所以一年四季要养好脾胃。中医的脾包含了现代医学里说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是功能的结合。西医的脾是脾脏。中医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均为消化器官。消化过程在胃内完成,但胃

3、肠道所吸收的营养素要转变成气血津液等物质,并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所利用,还要靠脾的化生和输布。脾的功能:1 主运化:运化水谷指输送营养物质的作用。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食物才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如果脾功能下降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症状。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作用。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防止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如果运化水液失调就会产生痰饮滞留内脏或经络会引起身体功能失调,所引发的症状根据痰饮停留的位置有所不同.如停留于肺就会出现咳嗽、胸闷、哮喘等。 2 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业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4、;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3 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循环于脉内。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就会有出血症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4 主肌肉四肢:肌肉是否发达,四肢是否灵活都有赖于脾。5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都是脾运化功能失调的症状;口唇的色泽与脾的功能有密切关系。防止唇干裂、护唇就要健脾。脾虚的原因:1 忧思伤脾:思虑过度会引起脾脏受损,运化功能失调。如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常加班、用脑时间过长、精神过于集中,而造成脾虚。2 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如小孩的肥胖,中年人的肥胖及大腹部等就是脾虚造成。3 身体过度劳累,不仅伤脾

5、同时伤其它脏器。4 久病。5 先天不足。脾虚的表现:1 吃微硬或油腻一点或吃多一点就会不舒服就是脾气不足。2 没有食欲,不想吃饭是胃气不足。3 有食欲,吃了饭感觉不消化是脾气不足,胃强脾弱。4 儿童腹部怕凉,容易腹泻,吃凉的东西胃都不舒服,吃热的没事就是脾胃虚寒的表现。小儿的肠痉挛也是脾胃虚寒,大便不成形是脾胃虚寒的典型症状之一。脾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如果每天早晨 5 点就大便且溏泊就要考虑是否肾虚,腹胀、只吃不长肉、身重乏力、脱肛、内脏下垂、便血等都是脾虚。胃的功能:1 主受纳腐熟水谷: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如胃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

6、胀气等2 主通降,以通降为和:如果胃失和降就会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腹胀疼痛等;胃气逆上就出现打嗝吞酸、恶心、呕吐等胃火:与饮食有关,主要表现是胃脘灼痛、渴喜凉饮、口臭、牙龈肿痛,儿童表现为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实火是阳盛体制或热性病所造成,容易调理,调理饮食或适当吃一点下火谅茶就好;虚火是体制不好,消化功能下降,不能顺利消化食物。正如人说,没有吃什么还上火如:口腔溃疡、桑子痛、口干、大便干结等,治疗虚火慢,因为是功能出了问题。健脾养胃的食物:如何健脾养胃:中医认为,人体的消化吸收是由脾胃来完成的,“胃主授纳,脾主运化”。也就是说,胃是管接受食物的,脾是管消化食物的。如果人不想吃饭,是胃出了问

7、题;如果吃了东西不消化,那就是脾有问题了。人体五脏六腑各有分工,体力好坏主要是靠脾胃消化吸收食物做营养基础的,因此,能够补脾、健脾、养胃的食物皆可增加体力。健脾养胃的食物:平时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红薯、粳米、扁豆、豇豆、香菇、薏苡仁、大枣、蜂蜜、粟子及牛肉、兔肉、猪肚、牛百叶等,对提高体力,应对竞争压力非常好。补益脾胃的中草药有人参、茯苓、黄芪、白术、甘草、红景天等,与食物配制成药膳效果更佳。红景天:味甘、涩、性平,无毒、多服、久服不伤身;入脾胃、归肝胆、入心肺、补肾壮阳。作用:有滋补强壮、补肾壮阳、强心、补血、活血等功效。另有八大功效:1、双向调节作用;2、对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

8、;3、 抗疲劳;4、抗辐射抗肿瘤;5、抗缺氧;6、 对人体平滑肌的作用;7、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的作用;8、抗衰老具有养颜护肤功效。土豆:味甘、性平、归脾经。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忌食发芽的土豆。红薯:味甘、性平,归脾经、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香菇:味甘、性平,归脾经、胃经。作用:益胃气。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但香菇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

9、忌食。粟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这。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莲藕:味甘、涩、性平,归肺、胃、脾经。作用的:收涩止血,兼能化淤。治疗鼻子流血、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淤;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莲子: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经。作用:莲子鲜者甘寒、干者甘平、熟者甘温。可养心益肾,健脾止泻,治心悸、失眠、遗精、淋浊、久泻、虚痢、崩漏

10、、白带等。现代研究证明,莲子对治疗神经衰弱、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高血压等均有效。薏苡仁:味甘、淡、微寒,归脾、胃经。作用: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毒。宜于脾胃虚弱,腹泻便溏。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满泄泻。兔肉:味甘、性凉,归脾、胃、肾经。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猪肚: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牛百叶: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羊肚:味甘、性温,归脾

11、、肾、胃经。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所下陷,慢性泄泻。粳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躁便秘,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