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总结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25129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4.0总结精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业4.0总结精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业4.0总结精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业4.0总结精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业4.0总结精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4.0总结精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4.0总结精选 (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1工业 4.0 总结目前最火热的技术名词,大数据、云计算大致都看过了,现在自然也轮到了工业,而且另外两个更多的是 IT 界自己炒作的概念。在我看来,大国重器,工业,第二产业,依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有力的表现。中国的工业化,尚没有完成,中国的真正强大,依然需要在工业上革新。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首先是工业崛起,具备了超过世界竞争对手的强大生产率。英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如此,美国如此。所以,按照林毅夫的说法,目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 1/4,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工业方面还有巨大的可成长空间。谈回这本书

2、,这本书应该是为了响应德国政府工业号召,找了业界的主要发言人,进行相应的解读和阐释,应该说工业更像是个政府驱动,尚不是完全的技术驱动和革新驱动。所攒的各个章节在主题思想上和实现路径上,还有观念不统一、愿景不统一、利益不统一等问题,讲工业依然是盲人摸象。对于工业的概念厘清,除了要靠这本书的叙述,更需要靠自己通过经验和学术背景的合理畅想。而两位译者,客观的说,也缺乏对工业界背景的深刻理解,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来自 IT 界的某些具体应用领域,所以对整个工业链条的啮合也不是很清楚。文中名词都对,但总体读起来,总是像没有上油的齿轮咯吱作响。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3、独家原创 2 / 21总体来说,这本书我是浮光掠影般的过了一下,也粗略谈谈我对工业的认识:首先要谈的是工业提出的背景。工业首先是德国政府提出来的概念,德国人没有赶上美国人的信息革命,也看到了中国咄咄逼人的后发优势。为了保住德国在世界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保证未来德国在世界大舞台中的大国地位,从而提出了工业的概念。其核心是,保住德国企业未来在工业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一个小而精悍的企业生态圈内,实现工业制造从需求到管理到制造到反馈的完美闭环,从而实现德国企业对精密制造和按需制造的可控。德国人的这种工业思路,我认为是错的。工业的专业化会不断衍生出新的职业、行业和企业,即使是再智能的工程机械、再完

4、备的工业管理平台,也无法应对人类对于制造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应对这种需求的高度专业化。未来的工业,更像是移动互联网,任何工业制成品更像是多个 APP 共同运行之后的物理结果。正如书中所说,未来工业制造的最重要资源是数据。特别是来自于人联网和物联网中出现的数据,将极大改变制造的形态。而未来最为重要的企业机会,是来自于对于数据的融合汇聚和解读应用。特别是连接人联网和物联网的数据翻译,把人类信息翻译为机器数据,把机器数据翻译为人类信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1所有希望建设通用智能制造管理平台的尝试,很有可能都只是尝试,而无法实际运营。因为工业太

5、复杂,功能太多样,需求太丰富,专业性太强,但在某些工业流程领域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并成功孕育相应平台,还是有相当大可能性的。未来的工业制造,全球只有四个玩家,德国、日本、美国、中国。德国的优势在于标准化,日本的优势是自动化,美国的优势是信息化,中国的优势在于山寨化。这里的山寨化倒不是贬称,是中国要求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所以在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个方面并没有明显短板,处于第二三名的水平,算是综合实力最强,而且中国有四个国家中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也具备了最优良的工业人口基础,对于未来的工业裂变,有着较好的生存土壤。我觉得全书当中,写得最好的是第四章。而且是最适合主管科教文卫的副总理、科技部、教育

6、部的相关人员好好研究的内容,未来工业制造,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对于科研来讲,是如何组建强耦合的大规模科研集群的问题。对于教育来讲,是如何加强在职教育培训、如何加强硕士以下级别强融合应用型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 20 年中国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高技能工业专业技能人员相对短缺时代的中国全球领导力。一定要记住的谈资是四次工业革命的分类。第一次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1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生产方式,第二次是以辛辛那提屠宰线和福特汽车流水线为代表的流水线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是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

7、实现了工业制造的自动化。第四次是以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的广泛融合,引发工业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革命。卷板辅助车间 康奇拥抱工业时代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是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要进一步迈向制造业强国工业,或者说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融合,是必须要加重投入、加快发展的一个环节,而且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也将带来很大的特殊机会和呈现几大特点:1)信息化已有了基本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自动化水平偏低,亟待提升;2)中国制造业也有庞大的市场,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是一个庞大且有中国特色的市场;3)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也迫切需要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可以说工业是

8、中国制造业维持强势地位的必备要素。李克强总理在 2014 年 10 月份访德期间签订“工业”战略合作框架,显示出高层对制造业升级改造的强力支持,工业大概率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根据媒体报道,工信部指出“作为中国版工业重要抓手,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1新指导意见将于 2015 年发布,目前前瞻性研究已经得到进展” 。工业作为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未来方向,必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 2015 年工业领域一项重要政策抓手。未来围绕智能工厂,国家和地方可能出台更多实质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快速进步。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工

9、业较大的进步在于利用互联网激活了传统工业过程,使工厂设备“能说话、能思考” ,同时实现三大功能:较大程度降低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较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将流通成本降到较低。从长期来看,工业时代,对于智能工厂的投入将远超过一般工业,但项目盈利能力也将显著提高,并且资本投入越大、斜率越陡峭,即投资的边际回报率越高。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工业都将是制造业发展不可绕开的必由之路,是未来世界制造业较大的一波“浪潮”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制约。客观上说,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抢先进入“工业”时代,以

10、保持第一大支出产业制造业竞争力,是中国必然选择的一个命题。从投资的角度,可以从五个核心环节梳理工业受益行业。 “工业”从智能工厂到智能生产的实现过程中,几个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将充分受益,主要包括互联、集成、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1能生产、数据处理、产品创新。相关子行业包括:射频识别、物联网、传感器、机器视觉、智能机床、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刘昱东摘要:对工业的意义及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重点综述了工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关键词:工业 德国 瓶颈 发展 转变1 工业

11、关于德国工业,越来越多的人在说,也有不少的人在写。但是对于大部分听众和读者来说,它依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国家战略,不是国际标准德国工业,是德国政府出于领先意识、危机意识和机遇 意识,为了确保未来德国在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力和技术领先地位,于 2013 年在德国高技术战略 2020中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是给德国企业明确的一个努 力方向。工业,意即“第四次工业革命” ,其总体目标是实现“绿色的”智能化生产。来自机械制造、自动技术和信息通信及软件开发等三个领域的十多家领头企业,作为三次工业革命的佼佼者,顺理成章地组成了第一梯队,成为德国工业的研究者和践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

12、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1行者。智能工厂,高于自动生产德国工业的定义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 。那么,什么是“信息物理系统”?人体的结构,也许是最好的比拟。人体即由“物理”和“信息”两个系统组成,健壮的身体、灵巧的四肢、敏锐的感官,便相当于一个嵌入了无数传感器的“物理 系统”,人的大脑和意识,赋予了人思考、社交和活动的能力,构成了一个完备的“信息系统” ,控制和操纵肌体这一“物理系统” 。用一句话概括,信息物理系统就是把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实现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拥有上述五大功能的物理设备,不仅

13、有“思考”能力,还有“社交”能力,并通过“社交”和“思考” ,实现自我调节和完善,这便是“智能化”的概念。与自动化生 产不同的是,自动化是工人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机器,完成自动生产,是一种单向的指令。而智能化是一种多向“交流” ,工人、机器、产品、原料、物流、用户等等 与生产、供应和使用有关的各个环节之间,始终保持着双向的信息互换,使生产和服务实现最优化组合。网络世界,有赖信息安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1生产、供应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要 始终保持双向交流,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多节点的大数据交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自动生产,信息安全如何保障?这个

14、问题,便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瓶颈”所在。美国国安局前工作人员斯诺登的披露,使世人对信息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技术,却没有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没有安全的“信息系统” ,就无法确保“物理系统”的可靠生产。另外,谷歌等公司的无所不在和信息滥用,也使人们不得不多思考一个问题,在工业的社会里,如果所有的产品始终与工厂保持着对话,其用户还能有隐私可保吗?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发表了类似的纲领性文件,只不过各有不同的提法,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 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 、英国的“工业 2050 战略”和中国的“智能加工”等等。自然,谁能早日实现这一战略,谁就在国际上获得了“

15、先发制人”的先 机,拥有了标准制定者的地位。资源整合,并非创造发明德国工业的目标,是在 2020 年至 2030 年之间,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 ,即“以信息物理系 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 。工业的基础,是已经实现的前三次工业革命。按一般的划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后半叶,其主要 标志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机械化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1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以电力的发明带来的电气化和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开 始于 20 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电气化的结合实现的自动化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从现在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