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2509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2 乙酸课件 鲁科版必修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课时 乙 酸 笃学一 乙酸的物理性质 笃学二 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分子模型 学三 乙酸的化学性质 1. 弱酸性 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具有酸的通性。 下列几个问题均能体现乙酸的酸性,请按要求完成问题: ( 1)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 ( 2) 乙酸与 应的化学方程式: ; C O O H C O O H 红 2( (2)乙酸与 ; (3)乙酸与 ; (4)乙酸与 ; (5)石灰石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2( 2酯化反应 (1)概念: 的反应。 (2)特点: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加入浓 作催

2、化剂并加热。 反应是 的。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样条件下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像乙酸与乙醇这样生成酯和水 硫酸 可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饱和 液体生成,且能闻到 化学方程式 透明的油状 香味 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羧酸脱去 ,醇脱去 ,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 与醇分子中 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形成 C乙醇中可用 18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羟基 氢 羟基 氢 酯化反应又属于 反应。 取代 【 慎思 1】 乙酸中的羧基上的碳氧双键能与 提示 不能。 【 慎思 2】 乙酸的酸酐是氧化物吗? 提示 不是。 【 慎思 3】 为什么用食醋除水垢效果不好? 提示 因醋酸是弱酸,电离程度小,食醋中

3、 H 浓度小,所以除水垢效果不好。 【 慎思 4】 酯化反应能进行到底吗?为什么? 提示 不能,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 慎思 5】 酯化反应还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提示 取代反应 【 慎思 6】 分小组讨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乙酸和乙醇都能与 )。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 ( )。 将钠放到乙酸的水溶液中首先与 )。 乙酸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 ( )。 提示 1实验方案设计 根据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 设计方案: 要点一 |乙醇、水、碳酸、乙酸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 性比较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四种物质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 2滴紫色石蕊溶液 、 变红,

4、其他不变 、 、 四种物质分子中 在 、 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的 中产生气体 在 、 试管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 中产生气体,反应不剧烈; 中产生气体,反应较剧烈 乙醇 水 碳酸 乙酸 羟基氢的活泼性 逐渐增强电离程度 不电离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酸碱性 中性 弱酸性 弱酸性 与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 H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与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 例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 2 点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在 生氧化还原反应 D乙醇和乙酸分子中均含羟基,都可与钠反应,两种物 质能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

5、 调味品常用醋 (含乙酸 )和料酒 (含乙醇 ),醇、乙酸在常温下是液体,乙烷、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据乙酸、乙醇的性质得 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醛,乙酸不能, 答案 C H、 H (碳酸 )、 中均有羟基,由于与这些羟基相连的基团不同,羟基上的氢原 子的活泼性也就不同,由于 和 以 【 体验 1】 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 H 的是 ( )。 A B D 析 水、乙醇、乙酸的分子组成中都含有羟基氢,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不同,它们的羟基电离出 H 的活性强弱顺序为:乙酸 水 乙醇;而 最难电离出 H 的是 答案 A 1实验操作 在大试管里加入 3 缓缓加入 2 加边振荡,再加入

6、 2 3块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按课本上的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组装好装置,注意组装顺序及导管口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下。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 3 5 要点二 |乙酸的酯化反应 2 实验现象 饱和 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3 实验结论 在有浓 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例 2】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 醋酸和乙醇各2 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 (2)为防止 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 (3)实验中加热试管 _; _。 (4)试管 作用是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

7、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_。 解析 (1)液体混合一般是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2)加沸石或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 (3)该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升温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有利于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4)挥发出的乙酸与 醇溶于水。用饱和的 乙酸乙酯在饱和 于乙酸乙酯的收集。 (5)乙酸乙酯为透明油状液体,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有果香味。 答案 (1)先加入 2 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 2 加入 2 (2)在试管 或碎瓷片 ) (3) 加快反应速率 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4)吸收随乙酸乙

8、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及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有香味 (1)试剂 反应混合液的混合顺序:先加无水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边加边振荡。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 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便于酯分层析出。 (2)装置 长导管的作用:导出乙酸乙酯;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 加入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受热暴沸。 导管的位置:导管的末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液体发生倒吸。 (3)刚开始小火加热的目的:防止乙酸、乙醇过度挥发,并使二者充分反应。 (4)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 加热。 使用催化剂。 加入的乙醇、乙酸是无水的,且乙醇是过量的,以增大反应

9、物的浓度。 (5)增加产率的措施:为了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加入的乙醇、乙酸是无水的,且乙醇是过量的,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将生成的产物乙酸乙酯蒸出,水可以被浓硫酸吸收,由此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少,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6)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 体验 2】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向 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 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 能 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 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 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 解析 加反应溶液的顺序为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故 答案 A 规律探究十八 粗乙酸乙酯的分离 【 知识支持 】 分离是将互相混合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的方法。粗乙酸乙酯中混有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利用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溶解性、酸性及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 实验探究 】 现欲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在方框内填入所分离的有关物质的名称: (1)写出各有关物质的名称: A _; (2)写出加入的试剂: (3)写出有关的操作方法: 1_;2_; 3_。 解析 由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方法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