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考核制度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5022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管理考核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划管理考核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划管理考核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划管理考核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划管理考核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划管理考核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管理考核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的:充分利用制造部现有资源,优化人、机、料、法提高计划科学性,确保计划完成率。2、适应范围:适应于制造部各种计划的管理。3、管理职责:本程序主管部门为制造部计调处,主要职责有:A、负责组织制定评审安排周日生产计划,安排各种临时性任务,并对进度监控与考核。B、制定生产进度考核细则,对制造部生产计划完成率、设备、模具使用完好率、临时信息处理及时率落实责任考核。C、设备能源处负责各种工装模具的制作、改造以及重大维修;负责生产用设备正常使用管理、重大维修技改管理工作。D、各分厂确保日计划的完成,并负责具体安排内部生产进度。4、工作程序:(见第 2 页)相关/支持性文件;特殊需货管理程序相关纪录生

2、产信息指令看板 生产信息反馈看板 特殊需货台帐 制造部各分厂欠产考核 日生产分析批准:于献江 审核:张培先 编制:王海涛4.1 生产计划管理4.1.1 制造部计调处在接收到定单推进部需货计划后,根据周需货计划及分厂生产能力将其分解为周(日)生产计划,每周三下达至商务公司、物资公司、定单推进部、各分厂进行评审,各部门将评审结果与周四上午10:00 前报计调处,每周四 15:00 前下发计划至各计划相关部门。4.1.2 各计划相关部门接到周(日)生产计划后,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易出现的减产因素提前预防,对出现的突发事件及不可避免的因素,应在事故发生后 15 分钟内反馈到计调处及协作部门。计调处在接到

3、反馈信息后,应迅速调查信息的准确性,并根据反馈信息协调相关部门在 15 分钟拿出处理方案并适当调整计划。4.1.3 对日常生产中出现影响生产质量问题、设备问题、材料问题等,各分厂应及时将信息传递到各相关部门及计调处,各部门在接到信息后应马上组织人员在 15 分钟内到达现场,并在 15 分钟内对出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计调处负责对解决情况进行监督。4.1.4 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除非出现设备故障或材料待料情况可停线,否则任何人不得无故停线。4.1.5 日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停工停产因素必须由责任部门签字认可;出现质量、技术问题必须由技术中心或者是品质检测书面认可,并且确定责任人,责任人必须在规

4、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没有原因,因内部组织造成的欠产,按照 1 元/台进行考核,其中厂长承担考核 15%,生产管理员承担考核 30%,班长承担 55%。4.1.6 成品下线时,三分厂保管员必须及时扫描,确保入库数量准确。商务公司必须保证每日下线成品当日入库。4.1.7 各分厂日常量报表、月末盘点表及各种报表必须及时准确,要求在 9:00完成日产量报表。日生产分析报表每日 8:00 前提报到计调处,计调处每日 8:30 组织召开生产分析会,由各分厂厂长参加。 4.2 特殊需货计划管理:4.2.1 特殊需货的评审4.2.1.1 制造部计调处在接到定单推进部评审通知后,由计调处处长或者特殊需货调度参加

5、评审,在接到由定单推进部下发的特殊需货计划后,根据计划建立特殊需货台帐,详细列明计划接收日期、需货地、型号、数量、特殊要求部件到位时间、完成时间。计调处特殊需货调度及时下发特殊需货计划安排到制造部相关部门,明确各分厂生产完成时间。第一道工序依此提前 2 天下料。4.2.2 特殊需货生产组织:4.2.2.1 计调处在接到经过评审的特殊需货计划后,生产前计调处特殊需货调度负责落实材料到位情况,所需材料到位后,由定单推进部送一台产品的材料到生产分厂,二、三分厂首先生产一台样机,由技术中心、品质检测确认后安排批量生产。具体生产封样时间安排为一分厂完成时间即二、三分厂封样完成时间。要求二分厂在当日上午

6、12 点前完成封样,三分厂在 17 点前完成封样。 4.2.2.2 各分厂在生产特殊需货产品时,需建立特殊需货台帐,详细列明计划接收日期、需货地、型号、数量、生产日期、完成时间。一分厂每道工序进行首件检验,二分厂内胆预装、箱体发泡工序进行封样,三分厂在完成第一台产品包装后,及时通知品质检测、技术中心进行封样。各被通知部门在接收通知后,15 分钟必须到现场,封样时由分厂提供特殊需货技术文件,品质检测、分厂提出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隐患,由技术中心对与特殊要求有关的质量问题及隐患进行确认、改进。不能确认的由技术中心负责下发技术通知单,技术中心负责下发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制造部按要求进

7、行生产;定单推进部负责各部门是否按程序进行操作。如果出现无法控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品质检测、技术中心共同确定最终结论,并完成特殊需货封样单。封样后由品质检测、技术中心、分厂共同签字认可,封样单方可生效。该封样单完成后由品质检测、分厂各存留一份。如急需生产,必须通知质管员和厂长确认允许后,方可直接进入批量生产。4.2.2.3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技术、设备故障等问题停产、限产分厂必须以反馈看板形式或信息传递方式反馈到相关部门和计调处,相关部门在接到信息 15分钟内必须到现场,并且在 15 分钟内拿出解决方案;计调处负责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监督和协调。4.2.2.4 各分厂根据计划情况合理组织,保

8、证特殊需货定单的按时完成,因自身问题造成的欠产按照 5 元/台进行考核,其中厂长承担 15%,生产管理员承担 30%,班长承担 55%。4.2.2.5 成品入库时,三分厂必须根据技术要求作好标识,随生产随入库。随货配件标识清楚,在成品入库一小时内配件必须入库。4.2.3 特殊需货计划生产数量控制、结存品清理:4.2.3.1 为保证特殊需货计划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要求各分厂生产时注意控制产品质量,要求各分厂根据分厂各工序的合格率严格控制生产数量,不得超产。4.2.3.2 为保证特殊需货的数量,要求每天生产完成后,由各分厂生产管理员对本日生产数量进行盘点,并且和上下工序进行比较。对于出现差疑点,必

9、须在 15 分钟内通知分厂厂长,计调处负责对分厂每日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4.2.3.3 对于各工序根据本工序的合格率的要求生产后剩余的半成品,由计调处落实一周内能否有别的定单可以借用生产,对于不能生产结存的部分,进行统一的报废处理。对于分厂不按照计划生产导致结存的半成品,由分厂自行处理,并且承担多余生产的责任。4.3、半成品管理4.3.1、半成品提报在每周一上午 8 点前根据本周计划提报上周结存的半成品,要求注明型号、数量、结存原因,延期、漏报、虚报者考核生产管理员 50 元。要求在每周四分厂生产管理员对本周结存的半成品进行提报,要求标明结存的原因结存的数量,对于延期、漏报、虚报者考核生产

10、管理员 50 元。4.3.2 半成品的控制4.3.2.1 各分厂严格按日计划生产,严禁生产计划外产品,且必须均衡生产。4.3.2.2 生产过程在下工序出现待料或者影响生产的问题暂时不能生产,上工序严禁生产,因特殊情况需暂存,必须由制造部经理或者计调处处长签字批准;对于发泡出现的不合格品,当日必须做到日清,因清理不合格品造成的欠产,由厂长、生产管理员承担;各工序必须保证箱体与小件、门体的配套,对于不配套造成的半成品,考核班长 5 元/台,生产管理员3 元/台,厂长 1 元/台;总装上线区域结存数量不能超过 30 台。4.3.2.3 在冷冲工段,需要提前生产部分,国内计划淡季不能超过 200 台,

11、旺季不能超过 500 台,冰箱不能超过 300 台。如因设备能力局限以及人员问题等需要提前生产储存的,必须由计调处统一进行安排,各分厂不能私自储存半成品。4.3.3 半成品的清理4.3.3.1 制造部计调处根据分厂提报的半成品结存情况,组织材料,强行要求分厂清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清理完毕。否则按照 20 元/台进行考核;发泡工段必须保证结存半成品箱体合格及盖的配套,不配套不合格造成的欠产按照 20 元/台考核责任分厂。4.3.3.2 清理长期结存半成品时,各分厂将半成品结余数量报计调处,由计调处半成品管理人员制定半成品台帐以及半成品清理计划,清理计划不能超过 5 天,并负责落实材料到位情况,及时

12、通知分厂清理,并严格按规定考核督促,对于不能及时清理造成半成品结存的给予责任人 100 元/次进行考核。4.4 技术样机和小批。4.4.1 技术中心负责下达 新产品试制任务单到制造部计调处,计调处负责下达各种新产品的计划,各部门根据计划的内容按时完成。4.4.2 样机制作过程中必须由技术现场指导,质量管理员进行现场跟踪,对于出现问题由技术提出整改措施,各相关部门必须立刻整改直至样机完成。新产品小批试制过程中,各部门必须按进度完成,出现问题及时准确反馈到技术中心、相关部门以及计调处,各部门在接到反馈 15 分钟内到达现场,并在 15 分钟内拿出解决措施,在小批未通过时,各分厂不得私自生产,半成品

13、结存数量不得超出小批计划数量。4.4.3 计调处负责对整个新产品试制过程中问题进行监督和考核。4.5 材料管理4.5.1 物料管理负责根据每日的计划情况,按照每两个小时进行送料,送料后由班长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物料进行查收,查收数量后对该物料进行签收。4.5.2 制造部核算处负责对分厂每日签收的物料进行抽查,对每日计划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盘查,找出每日生产中物料的差异点,对于盈亏的材料进行考核。4.5.3 对于特殊需货材料,分厂必须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分厂生产管理员负责根据每日完成的情况核实材料的盈亏,对于出现的问题物料信息,必须在 15 分钟反馈到分厂厂长。材料核算处对于材料的情况每日进行抽查

14、,对于抽查出的特殊需货专用材料必须在 15 分钟内反馈到计调处。4.5.4 计调处负责对整个的材料使用情况以及分厂材料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4.6 看板管理4.6.1 看板分为信息指令看板和信息反馈看板两种,指令看板的下发部门为制造部计调处,看板的内容为各种计划信息以及各种临时性的计划,要求签写计划的内容,计划的责任部门,要求完成的日期。4.6.2 各部门对于接收各种指令看板信息,必须马上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的信息。如果对于看板内容部不能够保证的必需由部门长签字,报计调处处长,计调处对于计划的信息进行调查调整。4.6.3 反馈看板的为分厂各工段、各班组对于影响生产的信息或者是将要影响

15、生产的原因反馈到相应的责任部门以及部门长。其中看板的内容将要影响生产的原因,要求填写详细明确,原因明确、时间明确。要求影响生产的责任人对看板进行确认看板方有效。4.6.4 对于分厂内部信息反馈看板,各责任工序必须在 15 分钟内做出反应,对于不能及时处理的信息,必须在 15 分钟内反馈到部门长。对于制造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必须在 15 分钟内以反馈看板的形式反馈到计调处和责任的部门,责任部门对于该信息进行确认,并且明确完成更改的时间。制造部计调处对于信息进行监控和考核。4.6.5 各部门在接受到看板后,对看板不签收的考核 100 元/次,并且承担造成的一切后果,签收后 15 分钟内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的考核 20 元,作出反应后拿出处理意见实施不到位,按照影响产量的 10 元/台进行考核,并且承担实施不到位的后果;4.6.6 班组或部门对生产信息反馈不及时,该部门部门长或班组长承担影响生产的全部后果并考核相关责任班长 50 元和厂长 100 元。责任部门或班组对接受到信息反馈看板拒绝签收的考核 50 元,签收后不执行的按照 50 元/次进行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