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4988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世说新语两则提技能一课两练【练基础】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 语。(1)撒盐空中差可拟 ()(2)陈太丘与友期行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 ()(5)友人惭,下车引之 ()(6)君与家君期日中 ()(7)尊君在不 ()(8)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1)相比(2)相约同行(3)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4)丢下、舍弃(5)拉(6)对人称自己的父亲(7)对别人父亲的尊称(8)回头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文: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

2、文: 答案:(1)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2)友人就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3)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 -C.与儿女/讲论/文义。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选 A。正确停顿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4.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下联: 答案(示例):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5.填空。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 都是少 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

3、故事的主人公叫 ,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答案:谢道韫陈元方6.默写。(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2)“” “” ,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答案:(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7.课内阅读。阅读 咏雪 ,回答后面问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答案:谈论紧,急(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 未若柳絮 因风起。译文: 答案: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4、”- 3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 、人物 “” 、事件“ ”等要素。答案: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练能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 题。谢 公 泛 海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 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 意说 ,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 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世说新语雅量)【注】谢太傅:谢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

5、孙兴公、王羲之等畅游山水。盘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唱:高呼。神情:精神兴致。王:通“旺” 。吟啸:同啸咏。 “啸”是吹口哨, “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的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说:通“悦” ,愉快。承响:应声。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太傅神情方王 ()(2)诸人皆喧动不坐 ()(3)公徐云 ()(4)如此,将无归 ()答案:(1)正(2)都(3)慢慢地(4)既然这样2.翻译下面的句子。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译文: 答案:船夫因见谢安神态悠闲,神情喜悦,便继续向前(划去)不停止。3.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答: 【

6、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谢太傅在风浪面前的表现概括其沉- 4 -静镇定、临危不乱的性格。答案:谢太傅是一个沉静镇定、临危不乱的人。(意对即可)4.选文是如何塑造谢太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谢太傅与其他人在危险面前的不同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谢太傅的性格特点。答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谢太傅与其他人在危险面前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临危不乱的性格特点。附【译文】太傅谢安在东山隐居时,与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高呼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见谢安神态悠闲,神情喜悦,便继续向前(划去)不停止。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 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 “既然这样,恐怕是该回去了!”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