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制度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4914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icu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icu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icu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icu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ICU 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入 NICU 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2、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 爱尔施泡手(5000ml 用 1 片) 。3、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4、地面每日用 84 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 用 1 片)消毒液湿拖两次。5、入 NICU 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6、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 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7、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 95%酒精擦

2、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血压计袖带,每一个病人用后,用 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8、每周 NICU 卫生大扫除一次,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牌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 2 小时。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入 NICU 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 10 人。10、每天下午 3 点入 NICU 探望的家属应穿隔离衣,更换拖鞋。11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新消毒后再作培养。卫生宣传制度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2、医务人员人人有责向新生几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护理卫生知识。3、上、下午做护理的护

3、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并督促护理前后洗手。换尿布后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喂养,人工喂养患儿奶具应消毒。4、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喂哺时应用干净毛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5、对早产几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甚至手把手的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6、出院前,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妇产科做) ;出院时,应进行出院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期干预等。7、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重要性,必要时加以控制。8、保持病室整洁,不随地吐痰、丢垃圾。呼吸机消毒制度l、备用中的呼吸机,用专用的布罩加盖,防止灰尘进入,各管道环路

4、,每周消毒一次,并记录。方法: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浸泡 1 小时后,用冷开水冲洗,再用无菌大毛巾擦干,接上呼吸机,管道开口处用一次性手套包好,罩上罩单备用。2、使用中的呼吸机环路消毒,非感染病人 23 天更换一次,感染病人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方法同上。3、使用中的呼吸机每天清洁一次,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擦洗主机及压缩机的外部,压缩机的过滤网要每天冲洗一次,洗尽晾干并安装好。4、呼吸机罩单每周更换一次。喉镜消毒制度1、喉镜使用前后由医生随手用备好的 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血迹、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置有盖方盒内备用。2、喉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气囊每次用后洗刷并消毒。3、气囊用

5、后浸泡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中一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洗后晾干各用。4、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5、喉镜叶片和手电筒、电池要分开放置,叶片放消毒的有盖小盒内。暖箱、兰光箱消毒制度1、暖箱、兰光箱每天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或 1%戊二醛(终末消毒)消毒液将暖箱内外擦拭一次,并随时将沾污的奶液及葡萄糖等用湿布擦净。2、水箱湿化用水每天用冷开水更换一次,以免细菌滋生。3、长期使用暖箱,应每周更换一次。4、更换的暖箱及新生儿出箱后,兰光箱、暖箱应用上述消毒液进行箱内彻底清一次,并洗净湿化水的水槽,必要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5、清洁消毒过的暖箱放在指定地点,并加盖大单。6、暖箱、兰光箱每月作

6、空气培养一次。7、备用的暖箱、兰光箱每周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擦洗一遍,并更换罩单。给氧器具消毒制度1、新生儿使用的给氧器具必须经过消毒处理。2、给氧用的湿化瓶水应用灭菌注射水,每天更换。3、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每周彻底消毒清洁一次。4、停氧或放下的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应浸泡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取出洗净晾干,放橱柜内备用。5、面罩、头罩因操作不慎或呕吐弄脏时应及时更换。6、停氧后应及时将给氧器具取下消毒,勿挂在氧气筒上。收治病人程序一、在入院接收处,护士应先看患儿面色,若需抢救,立刻通知一线值班医师一然后检查:入院通知单、门诊病历、电脑接收三部分,患者姓

7、名和住院号应一致;二、负责接收的护士立刻为患儿写上手标(姓名、性别、床号)与家属核实患儿姓名、性别、患儿脚印、家属大拇指印在入院通知单上写上联系人姓名、电话(市区) ,若为外地,应商量确定联系的办注。三、负责接收的护士安排入院病历通知医师收治病人发给患儿家属人院须知,并告诉等候在病房门口,待医师收治病人后将与之谈话告知患儿病情。四、责任护士应简单介绍病房环境和注意事项。五、接诊医师工作1、询问病史、详细体检。2、开医嘱:(要求接诊疗常规或临床治疗路径执行) ,并复核一遍保证无误。3、写病情通知单(三联单)医生签名4、将病情通知单(三联单)给病人家属签名(名字、与病人关系)发给家属病情通知单告知

8、依此作为探视和病情咨询的凭证。5、接诊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儿家属病情,必要时还需另外再写详细病情通知单(诊断、诊治情况、危险性、家属签名已知病情、医师签名、谈话具体时间)将此谈话通知单央在病历本最后一页(按时间顺序倒排) 。6、认真书写病历、首次病程(根据卫生部医疗文件书写要求记录,并反映与病人家属谈话情况) 。医嘱制度1、医嘱一般在每日 10:30 前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2、开写、执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3、开医嘱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4、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代清楚。5、医嘱要按时执行,并进行“ 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

9、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6、转抄和整理医嘱必须准确,不得涂改。如须更改或撤消,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7、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须查清后方可执行。8、除抢救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9、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10、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的草率行为。11、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人做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护师可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查房制度一、实行经治医师负责制,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组成

10、经治医师治疗组,负责本组病人的管理工作。二、经治主任医师全面负责并检查指导本医疗小组的日常医疗工作。三、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人每日上下午各查房一次。主任医师根据本组病人情况随时查视病人,每周最少查房二次(包括教学查房一次) ,并有教学查房记录。四、对危重病人,经治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同时报告经治主治医师或/及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五、查房前住院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的检查器械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

11、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六、查房的内容主任医师查房1、审查对新入院、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2、解决疑难病例。3、决定特殊检查治疗。4、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5、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6、应检查查房记录并签名。7、教学查房。8、对危重病人、疑难病例以及经过一、二级医师病情解释但病人家属仍不理解的病人,应主动对病人家属做好病情及相关问题的解释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主治医师查房1、新入院病人要求在入院后 24 小时内至少查房一次2、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3、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4、倾听病人家属的陈述

12、,并通告患儿病情及做好解释工作。5、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并签名。6、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7、决定出院问题。住院医师查房1、每日上午对所管的全部病人查视一遍;下午重点巡视危重、新入院的病人。2、检查化验报告,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3、上午查房时开出当天医嘱。4、每日应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5、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6、做好患儿病情的解释工作。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1、为了预防交叉感染,本科实行全无陪制度。住院患儿入住我科后即由我科护士 24 小时陪护,不需家属陪护。2、每周二、四、六下午 3:30 至 5 点为探视时间,直系亲属凭入院病情通知

13、单探视。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不成熟,因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原则上不进入病房探视。若患儿病情特殊需家属人病房探视者,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洗手、换鞋后,在本科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病房。3、每周二、四、六下午 3:30 至 5 点为家属咨询患儿病情时间,可在家属接待室等候,由本组医师负责解答。4、其他科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新生儿病房。5、住院新生儿喂养的乳品由家属送母乳,时间为 3 小时一次,上午 9 点开始。母亲挤奶前应清洁双手和放置母乳的容器,并在容器上注明新生儿姓名、床号、挤奶时间,以保证母乳不受污染。待患儿病情稳定,由本组医师通知产妇到新生儿科母乳喂养室哺乳。死亡处理1、病情危重治疗无效时必须由

14、本组经治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详细向家属解释病情、预后及目前采取的抢救治疗措施。值班二线和三线医师应主动配合做好该项工作。2、患儿不幸死亡时,值班医师应立即通知家属;值班护士应按照护理常规及时进行尸体处理一并通知值班工友将尸体送往太平间;值班二线主治医师应向家属详细解释死因;处理好死体后,鼓励双亲与婴儿见面,帮助双方亲属使其能慢慢理解接受婴儿死亡事实,并对其进行安抚、鼓励,使其消除内疚、悲痛、抱怨、消极、愤怒等心情。若经解释,家属仍不理解时,值班三线主任医师应再向家属做解释工作。3、死亡原因不清者应征得家属同意,在同意尸检书上签字后做尸体解剖,待获得解剖结果后再次通知家属解释死因。若是由

15、于家属原因而延误或拒绝尸检者,后果由家属负责,当班医师应将谈话情况记录在病程上,并有谈话录音记录。4、死因明确后,应根据死因鼓励家属并帮助家属建立以后重新获得婴儿的信心,及告知以后妊娠及照顾婴儿注意点。5、值班一线医师应写死亡证明书,待家属结帐后再将证明书交给家属。出院标准和出院处理一、出院标准1、体重超过 1800g,体重增长满意,出暖箱后体温稳定正常,每 23 小时吃奶好。2、原发病经治疗后疗程已足,停药治疗后全身情况稳定。3、出生体重1500g 的早产儿或曾有氧疗的新生儿出院前已做眼科检查。4、出院前已做听力筛查和乙肝疫苗接种。5、证实双亲对婴儿有照顾能力。6、安排好出院随访。二、出院处

16、理1、出院前必要的检查制度:出生体重1500g 的早产几或曾有氧疗的新生儿出院前应做眼科检查、听力筛查、新生儿筛查。2、出院前应接种乙肝疫苗。3、病情复杂、住院时间长者出院前一周经治医师和责任护士应教会双亲出院后喂养及护理婴儿要点,并教会双亲作简易复苏。4、出院程序:本组医师电话通知婴儿双亲可出院双亲到院,结帐将入院通知单交给责任护士办理出院责任护士收回人院通知单,核对正确婴儿姓名、手标 一抱出婴儿到出院处理室 当着双亲面,再核对一次婴儿姓名、手标、性别 核对正确后,脱掉婴儿手标换上双亲带来的婴儿衣服,同时指导婴儿护理要点本组医师交给双亲婴儿出院小结,并交代出院注意事项(用药、随访复查时间) 。出院新生儿定期随访制度一、随访目的1、对高危存活的新生儿出院后定期随访,了解其需求及问题,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干预、指导,改善其生存质量,防止发生严重的后遗症2、对新生儿救护中心的抢救工作的改进提供反馈信息。二、高危新生儿存活后可能出现的问题1、生长问题2、神经系统问题:重大缺陷:脑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