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4896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能力目标1 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2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德育目标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 1 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

2、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教法建议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

3、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正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可以在 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测量 关于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示学生要重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在正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学生弄清细节和原理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4、,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具体应用,在初三物理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节 长度测量 误差【课题】长度的测量 误差【重点难点分析】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点,但是不宜要求过高,以形成新的难点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对使用的正确和错误能有正确的判断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能在准确值的基础上估测一位,误差是难点,讲解时不宜过深【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新课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 和 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

5、,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 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 1 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 新授课: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

6、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 15、16、17 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 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 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

7、度是 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4, 新授课:误差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可以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课题】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活动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指导】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评价】1、资料来源的丰富程度2、内容的祥实程度3、资料本身的丰富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