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4843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一)北京同仁堂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 1669 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 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 188 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品牌誉满海内外,其优势得天独厚。同仁堂商标已参加

2、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同时,在世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同仁堂的著名商标和优秀品牌已成为同仁堂集团不断发展的特有优势。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 20 家,遍布 14 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 41 条生产线,能够生产 26 个剂型、1000 余种产品。 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 GMP 认证,10 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 TGA 认证。2004

3、 年投资 1.5 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 2005 年底通过了 GMP 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 50 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 16 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

4、,荣获“2005CCTV 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 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4 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6 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 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 1032 工程”。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团建设成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通过全面提升同仁堂现有

5、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同仁堂人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弘扬同仁堂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药事业做出贡献。(二)北京同仁堂上市概述公司经营范围: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公司是制造、加工、销售中成药的专业公司,年产中成药约 21 个剂型、400 余种,主要产品有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国公酒等中成药。20 世纪 90 年代初,同仁堂集团贷款高达数亿元,欠银行利息数千

6、万元,资产负债率超过 70%,生产经营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在这种境地下,如何扭亏为盈?如何使百年品牌继续生存与发展?梅群介绍,1997 年,在同仁堂领导的认同下,抓住了股改上市的历史机遇,通过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 3.54 亿元,实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境。2000 年,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新的 1 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 10 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 2.4 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

7、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 对于同仁堂来说,上市后大部分绩优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留在母体,给母体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同仁堂集团公司在保证上市公司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将集团公司所属部分企业委托给两个上市公司管理,运用上市企业的管理机制改造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先后有 12 家集团公司企业进入两个上市公司。委托管理的成功,不但为母体脱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盘活了大约 5亿元的存量资产,过去企业的包袱通过机制的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资源和动力。同时,同仁堂加大内部改制的力度,同仁堂集团公司全部企业均已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制改造,全部实

8、现了盈利,体制机制的成功变革为同仁堂的发展开拓了更辽阔的空间。一、历史比较分析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2006 年、2007 年财务报表见如下附表 1-附表 3:计算指标:1. 总资产周转率2006 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396505176.26(3815658561.60+3779880131.84)/2=0.63103(次)2007 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702850939.13(4194676558.16+3815658561.60)/2=0.67484(次)2、总资产周转天数2006 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9、=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0.63103=570(天)2007 年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0.67484=533(天)3、流动资产周转率2006 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396505176.26(2481093657.19+2573271458.27)/2=0.94829(次)2007 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702850939.13(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0.96868(次)4、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006 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10、3600.94829=380(天)2007 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3600.96868=372(天)5、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 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396505176.26(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1.95030(次)2007 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702850939.13(1214237226.46+1078648247.53)/2=2.35760(次)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006 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3601.950

11、30=185(天)2007 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3602.35760=153(天)7、应收账款周转率2006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96505176.26(338392799.19+268492556.98)/2=8.90729(次)2007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702850939.13(268492556.98+339918440.25)/2=8.88495(次)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06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90729=41(天)2007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88495

12、=40(天)9、(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006 年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396505176.26(1409118556.67+1380590280.37)/2=1.71810(次)2007 年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702850939.13(1380590280.37+1501477547.58)/2=1.87563(次)10、存货周转天数2006 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3601.71810=210(天)2007 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3601.87563=192(天)二、资产运

13、用效率分析指 标 2006 年 2007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8.90729 8.88495存货周转率 1.71810 1.87563流动资产周转率 0.94829 0.96868固定资产周转率 1.95030 2.35760总资产周转率 0.63103 0.67484分析如下:总的来说,同仁堂的资产运用状况发展趋势较好。虽然该公司的资产周转率的变动状况不太稳定,但整体趋势还是好的。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总资产运用效率越好,其结果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而总资产周转率可以按资产项目分解为分类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对此分析的结论是:就该公司自身的资产运用状况来说,其发

14、展趋势还是较好的。但该公司的资产管理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二、同行业比较分析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2006 年、2007 年财务报表见如下附表 4-附表 6:计算指标:1、 总资产周转率2006 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1422456904.53(1285214401.34+1457971584.21)/2=1.03708(次)2007 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1959660121.95(1457971584.21+2013688570.09)/2=1.12895(次)(两年简单平均值为:1.083015)2、

15、总资产周转天数2006 年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1.03708=347(天)2007 年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1.12895=318(天)(两年简单平均值为:332.5)3、流动资产周转率2006 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1422456904.53(800533561.17+944958148.5)/2=1.62986(次)2007 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1959660121.95(944958148.5+1494872559.4)/2=1.60639(次)(两年简单平均值

16、为:1.618125)4、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006 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3601.62986=220(天)2007 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3601.60639=224(天)(两年简单平均值为:222)5、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 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1422456904.53(479987862.86+508529365.71)/2=2.87796(次)2007 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1959660121.95(508529365.71+468414338.43)/2=4.01182(次)(两年简单平均值为:3.44489)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006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