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4237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基本文言常识(一)唐宋元时期的重要作家姓名 字 号 代表作、文集 备注王勃 子 安 滕 王 阁 序 诗 杰杨炯 从 军 行 卢照邻 升之 幽忧子 长 安 古 意 初唐四杰骆宾王 观光 咏 鹅 孟浩然 浩然 过故人庄 、 春晓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摩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摩诘文集诗佛高适 达 夫 、仲 武 别 董 大 二 首 、 燕 歌 行 ,岑参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京 、 走 马 川 行 、 轮 台 歌 王昌龄 少 伯 出塞 、 芙蓉楼送辛渐“七绝圣手” 、 “诗家天子”边塞诗人王之涣 季凌 登鹳雀楼 、 凉州词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望庐山瀑布 ,临终歌 , 蜀道难诗

2、仙 , 浪 漫 主 义 诗人李杜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集 、 “三吏” 、 “三别”诗圣,现 实 主 义 诗人李商隐 义山 玉溪生,樊南生樊南甲集 , 樊南乙集 , 玉溪生诗擅长骈文写作小李杜杜牧 牧之 樊川居士 樊川文集刘禹锡 梦得 陋 室 铭 诗豪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长恨歌 、 卖炭翁 、 琵琶行现实主义诗人陈子昂 伯玉 登幽州台歌贺知章 季真 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韩愈 退 之 昌 黎 先 生 集 唐柳宗元 子 厚 柳 河 东 集 、 永 州 八 记 、 捕 蛇 者 说 、 种 树 郭 橐 驼 传 倡导古文运动苏洵 明 允 老 泉 嘉 祐 集 宋唐宋八大家苏轼 子 瞻 东 坡 居

3、 士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苏 门 四 学 士 之 一 ,古 、 东 坡 七 集 豪 放 派 词 人 代 表苏辙 子 由 栾 城 集 、 黄州 快 哉 亭 记 欧阳修 永 叔 醉 翁 、 六一 居 士 欧 阳 文 忠 公 文 集 、 醉 翁 亭 记 、 卖 油 翁 领 导 北 宋 诗 文 革 新运 动王安石 介 甫 半 山 王安石变法曾巩 子 固 善 写 史 传 、 策 论 一类 的 应 用 文柳永 耆卿 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婉约派李清照 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文集 、声声慢 、 一剪梅 、 如梦令 、夏日绝句豪放派 辛弃疾 幼安 稼轩居士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

4、词的基本思想内容。陆游 务观 放翁 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 、 老学庵笔记诗神,南宋爱国诗人,是我国存诗最多的诗人杨万里 廷 秀 诚 斋 晓 出 净 慈 寺 送 林子 方 、 小 池 文天祥 天祥 文山 文 山 先 生 全 集 、 文 山 乐 府 , 正 气 歌 、 过零 丁 洋 他 晚 年 的 诗 词 , 风格 慷 慨 激 昂 , 苍 凉悲 壮 , 具 有 强 烈 的感 染 力 , 反 映 了 他坚 贞 的 民 族 气 节 和顽 强 的 战 斗 精 神 。范仲淹 希文 岳 阳 楼 记 , 其中 “先 天 下 之 忧 而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乐 ”为 千 古 名 句 。 渔 家

5、 傲 、 苏幕 遮 , 范 文 正公 集 元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已斋 窦 娥 冤 、 救风 尘 、 望 江 亭 、 拜 月 亭 、 鲁斋 郎 、 单 刀 会 、 调 风 月 元曲四大家之首马致远 千里 东篱 双 调 寿 阳 曲 、 天 净 沙 秋 思 郑光祖 德辉 倩女离魂白朴 墙 头 马 上 张养浩 希 孟 云 庄 山 坡 羊 潼 关 怀古 (二)唐诗、宋词、元曲的文体常识古体诗 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律诗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唐

6、诗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绝句绝 句 ”又 叫 “绝 诗 ”, 或 称 “截 句 ”、 “断 句 ”, 截 和 断 都 含 有 短 截 的 意 思 。 按照 诗 法 源 流 的 解 释 , 绝 句 是 “截 句 ”的 意 思 , 就 是 截 取 律 诗 四 句 , 或截 首 尾 二 联 , 或 截 前 二 联 或 后 二 联 , 或 是 中 间 二 联 ( 首 尾 、 前 二 、 后 二 、中 二 ) 。起源 词,诗歌的一种。原是合乐的歌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别称 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派别 1、 婉 约 派 2、 豪 放 派特点 内 容 侧 重 儿 女 风 情 。

7、结 构 深 细 缜密 , 重 视 音 律 谐 婉 , 语 言 圆 润 ,清 新 绮 丽 , 具 有 一 种 柔 婉 之 美 。内 容 比 较 窄 狭 。大 体 是 创 作 视 野 较 为 广 阔 , 气 象 恢 弘雄 放 , 喜 用 诗 文 的 手 法 、 句 法 和 字法 写 词 , 语 词 宏 博 , 用 事 较 多 , 不 拘守 音 律 。代表人物 柳 永 、 晏 殊 、 周 邦 彦 、 李 清 照 苏 轼 、 辛 弃 疾 、 张 元 干 、 张 孝 祥代表作 柳 永 : 雨 霖 铃 、 蝶 恋 花晏 殊 : 浣 溪 沙 周 邦 彦 : 兰 陵 王 、 蝶 恋 花 李 清 照 : 如 梦

8、 令 、 醉 花 阴苏 轼 : 念 奴 娇 辛 弃 疾 : 破 阵 子 为 陈 同 甫 赋 壮 词 以寄 之 、 永 遇 乐 京 口 北 固 亭 怀 古岳 飞 : 满 江 红 篇幅类别 词 大 致 可 分 小 令 (91 字 )。 一 首词 , 有 的 只 有 一 段 , 称 为 单 调 ; 有 的 分 两 段 , 称 双 调 ; 有 的 分 三 段 或 四段 , 称 三 叠 或 四 叠 。宋词词牌 渔 歌 子 、 潇 湘 神 、 长 相 思 、 望 江 南 、 谒 金 门 、 苍 梧 谣 、 青 玉 案 、 八 声甘 州 、 念 奴 娇 、 天 仙 子 、 水 调 歌 头 、 菩 萨 蛮 、

9、 钗 头 凤 、 西 江 月 、 临 江仙 、 南 歌 子 、 一 剪 梅 、 水 龙 吟 、 沁 园 春 、 蝶 恋 花 、 破 阵 子 、 江 城 子 、清 平 乐起源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 “胡乐” ,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 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曲牌 俗 称 “曲 子 ”, 是 对 各 种 曲 调 的 泛 称 , 各 有 专 名 , 如 山 坡 羊 , 每 一 个曲 牌 都 有 一 定 的 曲 调 、 唱 法 , 同 时 也 规

10、 定 了 该 曲 的 字 数 、 句 法 、 平 仄 等 。据 此 可 以 填 写 新 曲 词 , 曲 牌 大 都 来 自 民 间 , 一 部 分 由 词 发 展 而 来 。宫调 宫 调 是 指 中 国 古 代 音 乐 的 调 式 , 曲 与 宫 调 出 于 隋 唐 燕 乐 , 南 北 曲 常 用 的有 五 宫 四 调 , 通 称 九 宫 或 南 北 九 宫 , 曲 的 每 一 个 宫 调 都 有 各 自 的 风 格 ,或 伤 悲 或 雄 壮 , 或 缠 绵 或 沉 重 。篇幅类别 元 杂 剧 和 散 曲代表作 元 曲 四 大 悲 剧 : 窦 娥 冤 关 汉 卿 、 梧 桐 雨 白 朴 、 汉

11、 宫 秋 马 致 远 、 赵 氏 孤 儿 纪 君 祥元 曲 四 大 爱 情 剧 : 拜 月 亭 关 汉 卿、 西 厢 记 王 实 甫 、 墙 头 马 上 白朴 、 倩 女 离 魂 郑 光 祖(三)唐宋元诗歌的常见体裁题材 内涵 代表作写景抒情诗 即 景 抒 情 诗 , 指 的 是 寓 情 于 景 , 借 助 客观 景 物 的 描 写 来 抒 发 诗 人 主 观 感 情 的 诗作 。 诗 人 在 诗 中 不 是 直 接 抒 发 感 情 , 而是 移 情 于 物 , 融 情 于 景 , 将 自 己 的 感 情转 移 到 景 物 上 去 , 使 景 物 带 上 感 情 色 彩。 诗 人 带 着 有

12、情 之 眼 去 观 察 景 物 , 以 有情 之 笔 去 描 写 景 物 , 使 感 情 附 着 于 景 物, 景 物 浸 染 上 感 情 , 景 生 情 , 情 生 景 ,情 景 交 融 , 浑 然 无 隔 。 即 景 抒 情 诗 往 往 是 含 而 不 露 , 蕴 藉悠 远 , 情 丰 意 密 , 深 切 动 人 。登 幽 州 台 歌 、 春 江 花 月 夜 、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赤壁怀古 、 赤壁 、登金陵凤凰台伤春伤别诗 伤春伤

13、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雨霖铃 、 春怨羁旅行役诗 有 的 诗 人 , 长 期 客 居 在 外 , 滞 留 他 乡 ,或 漂 泊 异 地 , 或 谋 求 仕 途 , 或 被 贬 赴 任途 中 , 或 游 历 名 山 大 川 , 或 探 亲 访 友 ,所 谓 “羁 旅 ”, 即 因 上 述 种 种 原 因 , 长 久寄 居 他 乡 之 意 。 这 类 诗 , 多 抒 发 绵 绵 的乡 愁 , 对 亲 人 无 尽 的 思 念 和 郁 郁 不 得 志之 情 。宿 建 德 江 、 枫 桥 夜 泊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

14、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孟 浩 然 过 故 人 庄 、 杜甫 绝 句 托物言志诗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 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骆 宾 王 咏 蝉 、 王 冕 墨 梅 、 于 谦 石 灰 吟 、 王 安 石 梅 花 、 郑 燮 竹 石 、 贺 知

15、 章 咏 柳 记事抒怀诗 叙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用诗的形式和体裁,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和小说的特点。这种诗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孔 雀 东 南 飞 、 南 北 朝时 期 的 木 兰 诗 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陈 琳 的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高 适 的 燕 歌 行 、 鲍 照 代 出 自 蓟 北 门 行 、 蔡琰 胡 笳 十 八 拍 、 悲 愤诗 , 徐 陵 关 山 月 、 王褒 渡 河 北 等 。谈禅说理诗 禅 诗 或 称 佛 教 诗 歌 , 是 指 宣 扬 佛 理 或 具有 禅 意 禅 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