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末考试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4158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期末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下期末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下期末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下期末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下期末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期末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期末考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期末科学 共 7 页,第 1 页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初一科学期末试卷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参加科学期末考试,你紧张吗?来,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缓和一下你紧张的情绪。相信你已经复习地很到位了,只要仔细答题即可。你吸入的这口气中,对人体最重要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

2、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洗手池中的感应水龙头 C验钞机 D夜视仪3.碳的消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 生活垃圾就地焚烧处理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立方米4.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在瓶口出现一层“白膜”,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如图,烧杯中盛有 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粒白磷,

3、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A水 B氧气 C可燃物 D温度达到着火点6.下列生物发育过程中,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 A家兔发育的胚胎在子宫里发育 B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C蟋蟀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 D家蚕的发育经过卵、蛹、幼虫、成虫7.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桃花属于两性花 B能 产 生 花 粉 的 是 C图中构成雌蕊 D此 桃 花 授 粉 后 , 能 发 育 成 种 子8.我们食用的面粉是用小麦种子磨制的,主要是来自( )A.子叶 B.胚乳 C.胚芽 D.胚根9.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二 O

4、一四学年第二学期初一期末科学 共 7 页,第 2 页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一粒玉米纵切后,在切面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子叶种子中,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就茎,胚根发育为根A B C D10.落地生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小叶边缘有圆齿,圆齿底部容易生芽,芽长大后落地即成一新植物。若将落地生根的叶片上的芽掰下来植入潮湿的土壤中,不久就生根发芽并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孢子生殖 D.扦插 11.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小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 受精卵

5、的形成场所是输卵管 B. 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来自卵黄C. 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D. 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12.“试管婴儿”技术是指:取出母亲的卵细胞和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成胎儿直至分娩。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A有性生殖、卵生 B有性生殖、胎生 C无性生殖、胎生 D有性生殖、卵生13.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 身高和体重突增 B. 生殖器官逐渐成熟,出现第二性征 C. 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 D. 独立意思强烈,遇到挫折绝不打扰别人1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

6、的是( )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 B该食物网食物链有三条。 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 D当该生态系统长期被无法被生物体排出的汞污染,戊体内汞含量最高15.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描述了很多自然现象与科学规律,下面是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才能形成影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此过程需要有分解者参与 A. B C D16.在冬季,剩有半瓶热

7、水的暖水壶经过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中主要原因是( )A. 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 C白天气温高,大气压大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17.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紫色光带出现在光屏的上部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屏上能看到七种颜色的光带初一期末科学 共 7 页,第 3 页C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D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红光消失,只留下其他颜色的光18.市场上有一种夹层冷饮料,其包装结构如下图所示:饮用前只要将小袋刺

8、破,使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过一会就能得到冰冷的饮料。夹层内的物质最有可能的是( )A 氯化钠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 硝酸铵和水 D碳酸钙和稀盐酸 19.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20.如图,某同学在做冰的熔化实验后,想了解撒盐化冰的原理,向装碎冰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烧杯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5,实验时烧杯外壁底部有白霜、上部有水珠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

9、析,正确的是( ) A白霜是空气中的小水珠遇冷凝固而成的小冰晶B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烧杯温度升高C小水珠是烧杯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 D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烧杯温度降低21.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水,玻璃试管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的最高温度是()A78 B99 C100 D15022.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 5g 某物质加到 95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10、量分数一定是 5%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23.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实节目,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各地美食生态。下列关于片中曾经出现的真菌美食叙述错误的是( )A.自燃的馈赠介绍的高原上的松茸,学名松口蘑,属于珍稀名贵的真菌类,用孢子繁殖B.时间的味道介绍的湘西腊肉利用腌制法,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延长食物保存期C.心传介绍的苏州船点之钳花小包,其发酵时用的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无成形细胞核松茸 湘西腊肉 西瓜酱钳花小包初一期末科学 共 7 页,第 4 页D.家常介绍的西瓜酱,制作时需将黄豆发酵至长出白毛,白毛是对人体无害的

11、霉菌菌落2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一个保温瓶中放入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用带有双孔的塞子封口,随着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锥形瓶中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指示剂的颜色变成蓝色 B保温瓶中的所有酵母菌是一个群落C本实验可以用来精确测定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量D影响酵母菌呼吸类型的重要因素是保温瓶中氧气的含量25.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细菌培养基(由一些细菌生长所需的物质组成)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 24h后,观察所得结果,列表如下:编号 a b c d e f处理方法接种细菌接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 X 的圆纸片接

12、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Y 的圆纸片接种细菌,全表面被醋覆盖接种细菌 无接种细菌温度 40 40 40 40 0 40观察结果全表面呈浑浊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全表面呈浑浊 全表面清晰 全表面清晰 全表面清晰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编号 a与 f比较可知,有细菌则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B.将编号 e和 f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C.若揭开编号 f的盖子,24h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混浊D.根据编号 b和 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 X 比抗生素 Y 的杀菌能力强二、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26.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13、时发生的剧烈的_现象,液体沸腾时的现象是:气泡多,气泡越往上升越_(“大”或“小”),温度一直_(“升高”、“降低”或“不变”)。27.如图,水电解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请回答下列问题。在作该实验时常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其目的是_。试管A 中的气体是_;试管 B 中的气体的检验的方法是_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28.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孔成像是由于光_而形成的现象,所成的像是_的实像。用自制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白透明薄纸与小孔之间距离,则观察到的像将 _(填“变大”、“变小”或“不

14、变”)初一期末科学 共 7 页,第 5 页29.2014 年 5 月 20 日,谢倍珍等三位志愿者从生活了 105 天的“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如图甲),标志着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实验获得成功。“月宫一号”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由1 个综合舱和 2 个植物舱组成,舱内种植有 21 种植物,还有一种黄粉虫(以植物为食)为人提供动物蛋白。为了防止病原菌感染,用于植物栽培的水和人生活所需的水都需先净化。请回答:(1)写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能量流动的渠道 _(2)谢倍珍等三位志愿者 待在月宫密闭舱中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3)如图乙是“月宫一号”的水循环再生示意图,请根据材料提供信息用箭头将其补充完整。30.2013 年 9 月 26 日,英国汤普森摩根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 15 年的反复试验,在番茄苗和土豆苗长到大约 60 厘米的时候,把番茄上部与土豆根茎部结合,终于成功培育出一种“一藤双生”植物番茄薯(TomTato) :根部长土豆,枝头结西红柿。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普通西红柿食用部分是由花结构中的 _发育而来的。(2)番茄薯的培育方式属于 _(填无性生殖的一种),该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_31.以下是空气这一章中的几个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A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