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3671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治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对金融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专业会计。它有助于信息的使用者在经营治理和其它经济活动中作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我国的金融会计发展主要历经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 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时期(1978-1992)1978 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 年 2 月,中国

2、农业银行重新建立。1980 年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2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出来,1984 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85 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全部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不久,又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 中央和地方设置了近 600 家信托投资公司, 在试办的基础上,发展了 1000 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恢复了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到 1987 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为迅速恢复会计工作秩序,国务院于

3、 1978 年 9 月 12 日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首次规定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制度。 1984 年4 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 ,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进行了详细规定。1985 年 1 月 1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并于 1985 年 5 月 1 日正式施行。为统一全国银行会计准则,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在各项业务、财务活动中的核算、监督和管理作用,依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 1987 年 4 月 11 日发布了全国银行统

4、一会计基本制度 。第二阶段: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2-2001.11)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财政部于 1992 年 11 月 30 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1993 年 7 月 1 日施行。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基本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1993 年 3 月 17 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这次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考虑了金融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又肯定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确

5、立了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体系三、第三阶段: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 年 11 月至今)2001 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并重新颁布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是以会计法 、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6、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三个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的金融会计制度步入了新的阶段,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制度规定过于笼统,与金融业的特殊性不相适应为了保证金融业同其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金融业会计制度在当初制定时对金融业务进行了高度地浓缩和概括,却忽视了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规范上,会计科目过于概括,尤其忽视了银行业支付清算业务的特点,形成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实务操作中行不通,各系统行不得不补充新会计科目以满足需要。(二)制度规定不细致,形成账务处理随意性大金融业会计制度对某些金融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模糊现象,规定上的

7、模糊形成会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和操作上的无所适从或随意性,结果使不同系统或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三)会计制度没有伴随新业务的出现而及时地进行修订与完善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衍生商品的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与之配套的会计规范相适应。但金融会计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滞后于金融业务的拓展,形成各单位自行设计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处理方法的各异,不但影响了新业务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金融信息的共享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再者,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会计面临着确认、计量和揭示的新问题。由于新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按现行制度规定,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再加上新

8、的金融工具发展较快,种类很多,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金额、期限均不相同,他们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也不同,金融会计对它的反映、控制显得相对落后。目前,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隐患,有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外损失的风险。(四)现行会计制度与金融业会计电算化不相适应现行金融业会计制度主要基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而制定的。金融业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不仅会计核算手段发生了变化,会计操作技术发生了变革,而且也会对金融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银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账册、报

9、表的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一些特定的电算化制度,原有的会计制度必须根据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但现今的情况是金融会计制度没有伴随金融会计电算化进行相应的设计,结果导致实际执行中用手工处理情况下的会计制度强硬地去套取电算化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导致各行会计资料异常复杂和不规范,从而导致会计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受到影响。(五)会计制度支撑不足1.稳健性原则使用不到位。如: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没有按照贷款的质量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度提足,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核算上的体现不全面。而作为稳健性原则的另一种体现则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取舍

10、。从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速折旧法更符合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消耗的客观事实,但目前对其限制较死,在资产更新加快的今天,势必会出现企业前期虚增利润,资产超期服役的现象。再者,稳健性原则只预计可能的损失而完全不预计可能的利得,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和实质重于形式相悖。2.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构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会计体系不完善,滥用会计科目,账务核对制度不严;现行金融会计缺乏由会计事项中反映的金融业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路(一)基本把握点1.会计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 理论 基础支持。主要包括 哲学 、 经济 学、管 理学 与法学等方面。其中哲学作为方

11、法论,是构建会计制度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石;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学科,是构建会计制度目标的两大支柱;法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构建会计制度思想的支柱。任何会计制度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 内容 和形式的会计制度,产生了法典式会计制度、规章式会计制度、混合式会计制度和 社会 式会计制度等不同的会计制度模式。针对我国的会计环境,应该继续坚持规章式会计制度模式。2.会计制度的设计具有多重性。不同层次的会计制度,其设计主体也不尽相同。规章级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财政部、国务院其他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是企业本身。3.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2、,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包括符合政府要求、考虑企业特点、采用综合导向、实施国际协调、坚持稳定适用、供求平衡以及遵循成本效益等方面。4.研究会计制度 规律 。总体来看,会计制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制度概念框架的支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离不开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有赖于会计实践、会计制度的繁简程度有赖于政府政策、会计制度的运作方式有赖于文化背景、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源于经济全球化等六个方面。5.信息技术的 发展 及其在会计领域中的 应用 ,推动了会计制度的建设,同时给会计实务、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计算 机的出现,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改变为计算机会计,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 电子 商务、ERP,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引发了 网络 会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必然引起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与调整。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及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探讨会计 086 班 陈静学号 085810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