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参考格式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3471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参考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参考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参考格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绩效的实证分析课题来源 B 课题类型 X 导师 刘丽波学生姓名 周雅婷 学号 20080410010109 专业 会计学一、 选题意义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经营者持有公司股份,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促使经营者竭尽全力地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股权激励在国外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证明,其对于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市值,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曾是推动西方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的股权激励的起步则较晚,从 1993 年深圳万科最先开始尝试推行股权激励到

2、2005 年开始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热情高涨,我国的股权激励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可到目前为止,各界对股权激励在我国市场环境下实施的具体效果意见各异,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而在众多股权激励方案中,上市公司又以股票期权为激励标的为主。因此,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充分了解股权激励制度,并对完善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文献综述(一) 国外文献综述从国外来看,对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形成以下三

3、种观点:1. 正相关论Jensen 与 Meckling(1976)提出“利益汇聚假说” ,该假说认为更多的管理者股份会使管理者与其它股东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或者说让管理层也拥有剩余索取权,会使得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所以管理者持股作为一种内在激励机制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Grossman 和 Hart(1980)认为,分散的小股东缺乏对经理人员有效的监督的动力,因此,授予经理人员一定的股权,使他们成为相对控股股东的代理人,其监督成本往往要小于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所获得的收益。Francis 与 Smith(1995)认为管理层持有股权克服了管理上的短视行为,从长期看,管理层

4、的高比例持股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Hanson 与 Song(2000)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通过减少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公司价值。CarlR.Chen,WeiyuGuo 和 VivekMande(2003)通过对日本 123 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托宾 Q 值呈正相关关系。2. 负相关论(管理者防御假说)Fama 和 Jensen(1983)指出,如果管理者拥有更多的所有权,那他就有更大的权力来控制企业,而其自身受外界约束的程度也会随之减弱,则他会更多地去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偏离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另一方面,如果管理层持有的股份越多,企业被购并的可能性就会越低,这使得控制

5、权市场对管理层的约束力减弱。Demsetz(1983 )等人则认为内部人所有权增加了成本,提高内部人所有权将使公司绩效降低。DeAngelo(1986) ,Shivdasani(1993)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确实产生“管理者防御”效应,从而减少了公司价值。防御假说的核心思想为如果企业由不受监督的管理者来控制的话,企业的运行效率会下降,相应地,其价值也将会降低。Hak 和 Suk(1995)对 30l 家企业 1988 年到 1992 年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管理层内部持股比例的平方与股东收益负相关,表明内部持股比例过高会损害企业的价值,这可能是由于管理者防御效用导致。OhadKad

6、any, JunYang( 2006)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别研究了在授予股票期权时股票期权的额度,股票期权的限制条件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管理层可以通过操纵财务报告进而影响股票价格从中获利,这种内部人交易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管理层被授予更多的股票期权同时会导致其冒更大的风险去进行这种内部人交易;当在股价处于高位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3. 区间效应理论区间效应理论认为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单一方向的。Morck,Shleifer 和 Vishny(1988)以美国 1980 年的 371 个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拥有的股份不少 0.2%的董

7、事们的持股比例之和衡量管理层持股比例,发现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单调关系:当管理层股权介于 0%和 5%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着管理层股权的增加而提高;当管理层股权介于 5%和 25%之间,公司绩效随着管理层股权的增加而下降;当管理层股权超过 25%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股权的增加而提高。Hemalin 和 Weishach(1991)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142 个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滞后公司绩效一期的高管层股权数据研究高管层股权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内部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在 0%-1%,1%-5%,5%-20%和 20%以上四个区间时,公司业绩分别呈上升、下降、上升、再

8、下降的变化趋势。(二) 国内文献综述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也处在激励机制计量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归纳起来分为以下两类:1. 显著的激励效果宋兆刚(2006)通过对沪、深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比较显著的。葛文雷和荆虹玮(2008)以 2006 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以及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潘颖(2009)的研究也

9、表明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比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的股权激励类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程度不同。黄洁(2009)选择截止 2007 年 9 月通过证监会审核的 22 家上市公司,又挑选了22 家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共 44 个样本进行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其结果亦表明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有明显的正效应,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以及那些成长性好的企业。张俊瑞(2009)研究发现在 2006 年间 35 家上市公司宣布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WROE(扣除非经营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显著高于没有实施的公司,并且股权激励公司的 ROE(净资产收益率)与 ROI(投资回报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赵冬梅(2009)

10、通过分析 2007 年的年报数据,发现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以及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优于其它公司,说明股权激励对提高企业业绩有促进作用。王君彩和马施(2010)实证检验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薪酬均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 不显著的激励效果宋增基和徐月琴(2006)以在 1998 年 12 月 31 日前上市的 786 家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总样本,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之间基本不相关。顾斌和周立烨(2007)选取了在 2002 年以前实施股权激励的 56 家符

11、合条件的沪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后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王秋霞(2009)选取我国在股改过程中提出股权激励方案,且于 2006 年底已经实施了激励方案或者股东大会已经批准了方案且考核期包括 06、07 年的共 19 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它们 06、07 年年报财务指标的平均数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企业经营业绩与经营者持股比例不相关的结论。姜彤彤(2009)选取截止 2007 年底深市主板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 12 家公司进行业绩分析,发现这些公司业绩表现都很良好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5.43%,平均净资产增长率为 30.7%。然而,将这些指标与当年深市主板所

12、有上市公司相比较,样本公司毫无优势可言,得出股权激励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的结论。雏越(2010)以我国在 2006 年首次公布其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在将管理层相对难以控制的外部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去除后,对股权激励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进行了假设检验,发现股权激励总体上对公司的业绩并没有显著性影响,这种现象存在于各行各业。潘永明、耿效菲和胥洪(2010)以 2007 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布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例,采用 SPSS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呈不相关或弱相关的结论。许建斌(201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

13、的相关关系。(三) 文献评述通过仔细分析以上文献可以发现,尽管国外文献对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但绝大多数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还是肯定了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国内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研究结论的不同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造成:(1)会计业绩指标选取的差异。大部分学者选取了单个或某两个会计业绩指标,也有少量研究还选取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企业的综合绩效得分作为因变量。但不论是单一指标还是主成分分析法,都存在很多种选择,如:托宾 Q 值、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2)研究方法的差异。大多数

14、研究是直接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或回归分析,有部分学者考虑到行业因素、企业规模对回归结果的影响,而引入了控制变量,但控制变量选择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回归结果,甚至可能导致伪回归的出现。(3)样本选择的差异。以上学者实证研究的样本各不相同,一方面是样本选择范围的差异,有的研究选取了某个行业做样本,有的选取了某类性质的企业做样本,还有的选取了某个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做样本;另一方面是样本选择时间段的差异。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较快,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变化较大,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时期因为受到不同政策的影响,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也会产生差异。我国学者对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较为重视,但鉴于股权激励模式众多,不

15、同模式效果不尽相同。为更具体地了解股权激励的效果,本文将以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各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利用多种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三、 研究主要内容及重点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股权激励概述1.1 股权激励的概念1.2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1.3 实施股权激励的意义2 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分析2.1 股权激励总体情况2.2 股权激励模式统计3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绩效的实证分析3.1 研究假设3.2 研究设计3.3 实证结果分析4 结论及建议4.1 研究结论4.2 相关建议本文选择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6、。通过对样本和配对样本公司的横向比较,及样本公司的纵向比较进行分析,验证股权激励实施的整体效果,并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针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四、 研究方法及预期目的(一)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搜集 2006 年开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 17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选取 2005 至 2011 年的相关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部分进行对比。第一部分运用了横向比较法,通过方差分析,把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和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业绩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股票期权激励效果是否显著。通过相关财务指标的对比判断二者的业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第二部分为纵向比较,选取样本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实施前与其实施三年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来检验股票期权激励的整体效果。(二) 预期目的希望通过对各行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纵向比较,以及与配对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横向比较,全面地考察股票期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是否显著,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