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23405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加强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和谐交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和谐,实现课堂的有效对话。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 “绿色课堂”: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的过程,是全面促进学生生长与发展的乐园。绿色课堂的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性,重视课堂交往与对话,重视“教”与“学”的和谐状态,旨在培养鲜活的、富有个性及创造力的人才。 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地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真诚地交流,教师和学生

2、与文本的心灵沟通。所以,在数学学科中构建绿色课堂,我们积极倡导努力营造和谐交流的氛围。,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本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以进入了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要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和谐绿色课堂的研究尤为重要。突破点: 本课题提出的“绿色课堂”,旨在通过和谐交流、绿色教育理念的运用,在现有的

3、教育框架下,力争找到这样一个突破点和生长点,从课堂环境创建、教师课堂语言、学生参与、学科内容重建等方面重建课堂。,目的,1、通过研究,进一步转变数学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教学观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研究,实现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与创新培养,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从强调知识到注重情感交流、智慧的培养等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求知偕同发展; 3、探求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导、中介及决定因素等,力求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绿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最终形成师生,生生,师生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绿色课堂。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为小学

4、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落实课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规范和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本课题研究还将拓展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因此,本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研究内容,1、师生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 教师转化角色,与儿童平等亲切对话,激发儿童交流的兴趣,提高 儿童交流的水平,让课堂充满童声童趣。 2、生生和谐交流,构建小学

5、数学绿色课堂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争辩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课堂充满智慧。 3、师生与文本和谐交流,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 指导学生解读文本,与文章对话,与作者对话。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有关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状况、借鉴他人研究成果。2、观察对照法:通过纵向对比,观察分析因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的不同效果。3、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本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4、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把研究工作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5、经验

6、总结法:要求参与研究的成员要及时总结,撰写反思、随笔、经验论文等,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五、研究对象和范围,采取部分研究: 江苏*小学16年级学生和数学教师,每个年级24个班,每班抽取奇数学号的学生,大约450人。,六、研究程序,1、准备阶段(2010.092011.03) 建立课题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制定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调查分析目前学校各年级课堂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课题组成员培训。2、实施阶段(2011.042012.11) 1、以学习、讨论、课例研究、反思、小结、论文为主要形式,开展课

7、题的实施和研究,提出和谐绿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初步设想。 2、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开展实验,材料整理、小结。 3、认真分析材料,及时发现问题,反思整理,提炼绿色课堂案例。 3.结题阶段(2012.122013.09) 收集整理研究材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七、研究成果形式,1、各类研究资料的汇编。(2010年12月)2、举行研讨课与观摩课。(2011年6月)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编论文集(2012年12月)4、展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照片、录像等资料。,九、研究经费、预算,申请经费3000元(大致如下):1、课题成员培训、调查经费(调研所需差旅费、聘请领导教师等)(1000元)2、资料费(理论书籍,复印,录音,录像,上机,档案等)(1400元)3、课题成果鉴定、印刷出版经费(600元),谢 谢,07小教普本 刘晓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