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规范—查对制度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2513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工作规范—查对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护理工作规范—查对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护理工作规范—查对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护理工作规范—查对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工作规范—查对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工作规范—查对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士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 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 。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2) 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3) 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4) 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5) 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对后,方可执行。2.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 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

2、,发药、注射、处置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2) 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药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 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4) 麻醉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5) 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6) 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7) 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

3、,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3.输血查对制度(1) 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2) 抽血是要有 2 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 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4) 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的化验单和条形码上直接修改。(2) 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

4、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3) 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有 2 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实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3)输血时查对:须有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

5、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 24 小时备查。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1) 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2) 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3) 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4) 可是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