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2288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家村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老庙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3.5 活动人数 11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三字经61、62 句活动过程“曰南北 曰西东”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2.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 1.讲述指南针的故事。2.想一想: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中、下、前、后、北等等。)二、细读品味。1.指导学句。(1)出示:曰南北 曰西东。(2)借助拼音认一认。(3)个别读,听评。(4)分组读一读。2.理解句子。(1)句子中介绍了哪些方位?用笔圈出来。(2)引入方向歌,诵读。3.辨别“东西南北”。(1

2、)介绍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熟练背诵。(3)全体起立,根据口令找方位。三、拓展活动。1.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2.查资料。方位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制作地图)2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3、12 活动人数 12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三字经63、64 句活动过程“此四方 应乎中”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活动过程:一、出示释义、释文。 释义:方,方位。 应,对应。 中,中央。释文:南、北、西、东,是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四个方位定出来。二、细读品味。1.借助拼音认一认。2.个别读,听评。3.分组读

3、一读。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三字经的意思。三、讲故事、明道理。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 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四、知识拓展。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3林家村

4、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3.17 活动人数 10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三字经65、66 句活动过程“曰水火 木金土”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2.初步理解“五行”。活动过程:一、讲解释文。 导言:“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二、细读品味。1.出示句子,借助拼音认一认。2.个别读,听评。3.分组读一读。4.说一说“五行”指的是什么?三、了解“五行”。五行:

5、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四、拓展延伸。你知道吗?水,代表液态,水性流动。火,代表燃烧,火性炎热。木,代表植物,木性生长。金,代表金属,金性坚固。土,代表土壤,土性包容。4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3.21 活动人数 15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三字经67、68 句活动过程“此五行 本乎数”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活动过程:一、复习引入。 1.背诵前面所学的内容:人之初

6、水火土3.还记得“五行”指的是什么吗?2.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后两句“此五行 本乎数”二、解读品味。1.本:根本,本源。数:运数,天理。 2.本乎数,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胜,来源于运数。3.读诵句子。(1)出示:此五行 本乎数。(2)借助拼音认一认。(3)同桌互读,互评。(4)指名读、分组读、赛读。4.激趣背诵表演。三、知识拓展。那么,宇宙间的这个力量是如何促使这五种物类发生变化的呢?首先是“相生”的规则。生,即生发、生成、生养。一般而言,“生”从木开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刚好成一个圆形。其次,是“相克”的规则,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好成一星形。五行生

7、克的道理,用右图形5表示。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3.28 活动人数 13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三字经69、70 句6活动过程“曰仁义 礼智信”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2.知道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1.老师觉得班里的同学是个有礼貌的孩子。2.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评一评自己。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二、学文识字。1.指导认读三字经:曰仁义 礼智信。(1)找出你不认识的字。(2)跟师读一读这些生字的音节。(3)学生自由读。2.齐读,思考句子意思。3.理解“五常”:就是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4.找出文中的

8、五种基本准则。仁 义 礼 智 信5.熟读或诵。6.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发现的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故事。(1)组内活动 (2)派代表上台汇报。三、拓展活动。1.收集名人故事,体现优秀品质。2.把今天学会的三字经背给爸爸妈妈听。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4、2 活动人数 10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三字经71、72 句7活动过程“此五常 不容紊”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知道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活动过程:一、故事交流。1.谈话。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的小故事有很多。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孔融让梨的故事。2.讲故事。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

9、,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 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二、品读解析。1.出示句子:此五常 不容紊2.读准“紊” (wn)的字音。3.理解“紊” ,即乱、混的意思。4.释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三、激趣背诵。

10、你能从头背诵学过的三字经吗?谁想做个挑战?四、畅谈收获。学了“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这部分内容,在做人方面你有什么收获?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4.9 活动人数 14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千字文73、74 句8活动过程“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懂得要学会坚持。活动过程:一、出示释义、释文。 释义:笃:深,甚。 初:开始。 令:美好。释文:一开始能真诚地侍奉双亲固然很好,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属难能可贵。二、细读品味。1.借助拼音认一认。2.个别读,听评。3.指名读,正音。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千字

11、文的意思。三、背景故事。这两句出自论语 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般认为,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的是孝道,意思是说人要怀念祖先、孝顺父母换句话说,不仅要关心怎么没的,还要关心怎么来的这样的话,做人就厚道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好转了。现在一些富有传统气息的乡村人家在祖宗牌位上面也能看到“慎终追远”这四个字。但是,很多学者说这样解释似乎不是曾子的本意,认为“慎终追远“不仅是怀念逝去先人的完成时,还是指导我们生活实践的进行时,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要想好的结果,就应该有好的开始。四、集体背诵。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4.16 活动人数 13 指导

12、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活动室活动内容 千字文75、76 句9活动过程“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见过梧桐树吗?梧桐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的,梧桐树很高大,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要学习的千字文会告诉我们答案。二、理解原文。 释义:荣:梧桐。 籍甚:盛大。释文:梧桐树之所以高大,是因为它有宠大的根基;孝德高尚,好名声会流传久远。三、细读品味。1.借助拼音认一认。2.个别读,听评。3.指名读,正音。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千字文的意思。5.激趣背诵。四、畅谈收获。1.小组讨论:从这两句千字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指名全班

13、交流。3.师小结:做人也是一样的,德行就是做人的基础了,只有拥有了好的品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人声誉盛大,传扬不已。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4.23 活动人数 14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 活动内容 千字文77、78 句10活动室活动过程“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活动过程:一、揭题导入。1.出示千字文: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2.今天我们一起来理解并朗读背诵这两句千字文。二、理解原文。 1.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2. 释义 “优”:有余力

14、,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通“悠 ”。3. 意思是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应到日常做事中。”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正如孔子所说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希望大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机会就不要放弃学习。三、细读品味。1.借助拼音认一认。2.个别读,听评。3.指名读,正音。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千字文的意思。5.激趣背诵。四、总结激励。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走上仕道,参与国家的政事。现在呢,我们有很多施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不一定非要当官,但是只要有能力就要出来担当自己的责

15、任,有所作为。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4.30 活动人数 12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 活动内容 千字文79、80 句11活动室活动过程“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能把前面所学的千字文背诵给老师听听吗?你们真是太棒了,都是爱学习的孩子。今天我们再学两句: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二、理解原文。 1.这两句所说的典故出自诗经召南甘棠,表达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勤政爱民好干部的赞美、怀念和期盼之情。2.释文:周人怀念召公的德政,保护好甘棠树,不忍砍伐。召公虽然离去了,但百姓们却世世代代歌颂他。三、读文识字。1.借助拼音认一认。2.个别读,听评。3.指名读,正音。4.激趣背诵。四、拓展诵读。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这首诗的意思简化为这样一句:“谁也不许到那棵高大茂盛的甘棠树那里去搞破坏,因为那是敬爱的召公战斗过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人民的好干部召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林家村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3.5.2 活动人数 15 指导教师活动地点 少年宫 活动内容 千字文81、82 句12活动室活动过程“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活动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活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