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1844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政治常识热点问题一、民主政治建设(一)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六大任务1、背景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写进党章。十七大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六大任务(1) 、怎样理解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民主成为全面小康新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A

2、“四权”是对我国人民民主权利的一次重要充实,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质进步。 “四权”的提出,让宪法上的公民民主政治权利更加明确化、具体化和规范化,增加了可操作性,也拓展了公民权利的内涵。知情权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或了解权,是政治民主化的一种必然要求和结果。既是民众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民众的民事权利、经济权利、发展权利。知情权包含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知政权,是指民众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事务、政府行为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和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利。社会知情权,是指民众享有对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社会发展变化的了解和知悉的权利,如社会新闻、股市行情

3、、商品质量的知悉。个人信息知情权,是指民众依法享有了解涉及本人的相关信息的权利。参与权主要是指民众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这里的“各种途径和形式” ,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表达权:宪法第 35、40、41、47 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通信自由,有权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权利,有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等等。这些权利或自由,就是民众表达权的范畴。监督权,是指民众有监督

4、各各级当组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主要包含有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 )“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 (这意味着,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将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百姓将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 )B“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2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C“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

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即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内。如在政府网站留言、给市长或政府职能部门写信、参加听证会、参加各类公众征集活动等。 )(2)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具体体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

6、、最广泛的途径。十七大报告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进一步凸显了基层民主的重要性,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区分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组织) (3) 、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步伐加快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4)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7、(5) 、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6)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首次提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这作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前提和条件。 (进一步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2、与教材知识结合(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特点是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3) 、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是如何体现?民主具有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A:在制度方面的体现:a: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

8、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保证了人民群众3参加国家管理。C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内部事务e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基层组织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F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教材 79 页)B:在法

9、律方面的体现a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 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使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实现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和监督权d 国家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e 我国的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治国的原则,接受人民的监督捍卫人民利益,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我国宪法规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行依法治国,崇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人民群众是主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坚持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监督体系:人大监督、政协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司法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各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民众监督、 )D 物质保障(教材)(4)、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通过民主执政建设,支持和保证

11、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广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巩固练习:1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C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ABCD2、近年来,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审计“风暴” 、新闻发言人制度、 “立法听证会” “价格听证会”已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B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12、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日益广泛 D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落到实处3、2007 年是中国的选举年。县、乡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涉及选民约 9 亿人,是社会主义民主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广大选民参加县、乡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是 AA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D维护公民政治自由的重要形式4城市道路挖了铺、铺了挖的“拉链”现象为人们所痛恨,某市人代会提出建立行政问责制,对随意开挖马路的单位,要追究其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实行行政问责制有利于( B )政府机关公正司法原则的落实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加强社会主

13、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党和政府依法履行国家职能A B C D5、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具体体现。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外,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还包括 D选举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B. C. D.6、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结合政治常识,分析下列案例中我国是如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案例一:2004 年,在中共江苏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 52 名省委委 员对无锡市委书记

14、人选进行现场票决。全委会票决地市 级市委书记, 这在江苏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还是第一次。一些地方开设党务公开栏,决策前征求普通党 员的意见, 给 党代表邮递党的文件,一系列新举措让基层的党员感到党务工作“更加敞亮了”。 分析: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集中制是党的民主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发扬党内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案例二: 2007 年 4 月 27 日,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同济大学校长万钢被任命为科技5部部长;6 月 29 日,无党派人士 陈竺担任卫生部部长一职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并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

15、的重大 问题召开和委托中央有关部门召开了大量座谈会、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分析: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也开始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民主党派参与到中共制定方针政策的过程之中,共同协商,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案例三:某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没有逐 户登记进行无 记名投票, 绝大部分选票是由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村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要求重新选举。县人大表示,该村选举违反选举 法和村委会组织法, 责令重新 选举。再次选举结果,原落选的村委会委员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分析: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人民群众可以通

16、过这些基层组织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公民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案例四:2004 年,中央政府作出庄 严承诺。几年来,中央政府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步履坚定。2004 年 7 月 1 日,以“规范行政机关的审批行为 ”为主要目的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2007 年 9 月 26 日,市发改委就地 铁票制票价的改革方案 举行了听证会。 25 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发言基本结束,其中 19 位代表明确表示支持 “2 元坐到底”的单一票制,接近代表人数的八成。另外 6 位代表则倾向于“2 元起步,4 元封顶”的计程票价。分析: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打造服务政府,透明政府,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案例五:从 1979 年到 2005 年,全国人大及其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