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304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与地震的关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我国或因修建水电站进入地震高发期2013-9-1是否该在我国的大江大河上修建水电站,十几年来反建派和主建派一直争论不休。目前,我国尚未被水库大坝拦截的大江只有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反修派认为,怒江的上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原生态环境”,因此其水电开发进度已延宕 10 年。白鹤滩泥石流救援现场(图片摘自网络)白鹤滩泥石流沟道现状近年来四川、云南、贵州频发山体滑坡,反建派认为这是建水电站造成的。今年 1 月 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称,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积极发展水电,怒江水电基地建设赫然在列。就此,记者采访了专门研究水电站修建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树坤。水电站

2、密集易引发山体滑坡反修派认为,在地震带上密集建水电站,无疑是“自取灭亡”。有专家说,未来 10 年,中国将因大量修建水电站而进入地震高发期,对此,曾向时任总理温家宝写过相关报告的刘树坤教授说:“水库对周边的地质肯定有重大影响,这是得到证明的。”水电诱发地震的案例在国外也有,但都是近距离的小范围的影响,一般级别都在4 级以下,今年 7.0 级的芦山地震是不是由水库引发,目前没有很充分的证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刘树坤认为,修建水电站引起山体滑坡是一个更显而易见的事实。因为山体主要靠各种岩石之间裂隙的摩擦力来支撑,从而保持稳定。如果从下至半山腰都泡水了,摩擦力就会降低,当摩擦力降低到不足以支撑山体重

3、量时,就会发生大规模地滑坡。“所以,三峡大坝建成之前,科学家就很担心滑坡问题,为此做了大量论证和调查。现在,三峡周边一些移民新村的山体已经不稳定了,亟须再采取措施。”山体滑坡还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地质术语叫滑坡涌浪。“下面水库就像一盆水,上面几十万、几百万立方米的山体瞬间冲到水库,马上会掀起一股巨浪,根据国外的实际案例和我们的实验,浪高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如果滑下来的山体体积很大,产生的一股浪甚至可以把坝掀翻。”刘树坤认为,山体滑坡的危险程度比三峡大坝建成之前科学家估计的还要高。“糖葫芦”式开发不可取谈到我国水电开发的问题时,刘树坤说,我们开发水电的理论基础是来自苏联的,这套理论认为,水

4、资源不发电就白白流掉了,最好的水电开发模式就是梯级开发,“把整条河流通过大坝变成互相衔接的阶梯式水面,只有这样才能追求效益最大化。但是往往并没有考虑水电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刘树坤最早接受的也是这套教育,上世纪 80 年代末到日本留学后,他才意识到梯级开发的最终结果“就是河流不再存在了”,也就是整条河不再是连续流动的了,变成一个个相对静止的水库或人工湖,整条河流像串糖葫芦一样。长江如果变成一串人工湖,那么长江的生态系统就全毁了,“原来长江中上游水电站附近的生态系统几乎都不能存在了。因为水深、流速、水温都变了,水质也就变了。原有的好多物种都要消失,因为它们不能适应这些变化。”鄱阳湖滩地已成大草原三

5、 大 环 境 问 题 未 被 关 注刘树坤总结,长江密集修建水库会带来以下三大环境问题,而我国对这些问题的后果研究得还不够。第一就是河流变湖泊之后的水质变化。只要变成湖泊,湖泊就会进入自己的生长期,有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进入老年期以后,水就开始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水质急剧恶化。“正常情况下,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比较慢,如果没人干扰它可能要几千年几万年才会富营养化。但是如果有人类的刺激,湖泊可能几十年就进入老年期。”第二是水温的变化。水库一旦修好,水深一般都有几十米。冬天水库的水温一降,水就变得比较重,最重的是 4的水,冷水会沉到下面。夏天尽管表面水温度比较高,但也只限于三四米深的水,下面

6、依然是低温水。夏天鱼类需要温度比较高的水,但电站发电放的是下面的冷水,鱼儿未必“受得了”,长此以往,对生态系统破坏比较大。水库的冷水如果用于农田灌溉,也会造成农业减产,“目前这个问题国内重视不够。在国外一旦出了问题,下游居民会要求政府赔偿。”夏天发洪水的时候,会把长江上游的泥土带进水库。此时水温比较高,水比较轻,会覆盖在水库表层,由于下面的水是清澈的而上面的水是浑浊的,会影响光合作用,对水下一些植物影响比较大。这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重视的第三个环境问题。鄱 阳 湖 水 面 缩 小 和 大 坝 有 关鄱阳湖大面积龟裂三峡水库建成到现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引起的争议很多。刘树坤说,长江上游的洪水来了以

7、后带来大量泥沙,过去没三峡水库时,泥沙就送到下游去了,下游河床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稳定下来;现在上游来了带泥沙的水,泥沙都沉到水库底了,放给下游的水都是清水。清水冲刷力很强,一放下去就冲刷河床。“这个事先有预测,我们单位一个专家做过计算,从三峡大坝建成到下游河床能够平衡的时候,河床要下陷 4 米左右,平均 2 米。但实际结果比当时预估的严重得多,现在平均下陷 4 米,深的地方下陷 10 多米。”河床下陷影响到鄱阳湖和洞庭湖的命运。刘树坤解释,由于这两个湖与长江衔接,过去到枯水季节,鄱阳湖和洞庭湖来水较少的时候,长江水就会补给这两个湖。现在由于长江的河床下降,枯水期的长江水就进不到湖里了,所以枯水

8、期鄱阳湖、洞庭湖发生湖底干裂、湖面大幅度缩小的现象比较多。“这样的现象以后会逐渐增多。除非国家要求三峡电站强迫放水。”但让刘树坤担心的是,如果三峡电站放水,但由于整个河床都降低了,得放非常多的水才能把水面抬起来。也有人提出在鄱阳湖修一个闸,以保障在长江水位低的时候,鄱阳湖的水不流出去,“但是如果一拦起来,长江下游的南京、上海的水资源就更紧张了。”另一个让刘树坤担心的问题是,由于长江水位下降,长江口就会被含盐的海水倒灌,因为过去靠长江水把盐水推到海里,现在长江水少了,海水直接往长江里倒灌,对两岸环境会有影响。中华鲟是长江珍稀鱼类,比长江其他鱼类幸运的是,它的存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生 物 存 亡

9、关 系 人 类 存 亡一些主张修建水电站的人认为,“不就是少了几条鱼嘛,是人重要还是鱼重要?”很多百姓也认为只要有电用,少几条鱼就少几条鱼吧。那么,一条鱼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人类和生物是什么关系呢?食物链的关系。生物通过食物链连接成网,每一种生物的存续离不开它作为食物的几十个物种,人类处在链条的高端。”这种次序不被破坏时一切风平浪静,但如果一个物种灭绝了,就会影响周边几十个物种的生存环境,“一个物种灭绝了,相当于网上出现了一个漏洞,如果漏洞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致死遗传基因,食物链上所有的物种最后都得消亡,包括人类。”刘树坤提醒,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生物资源的重要性,“现在像英国和其他发达

10、国家都在抢夺生物资源,专门拨出巨款到处搜罗物种,目的是保护物种的 NDA,将来这些物种灭绝了,他们还有DNA,可以再培育。”各种生物对人类的作用还体现在其药用价值上,它们甚至成了人类的“保护神”,科学家已经研发出很多基因工程技术,比如最近国外科学家从老鼠身上提炼出一种可以防止心血管硬化的基因,将来可以做一种新药,让人延长寿命。“但如果这些物种都没有了,这些帮助人类的药也就没有了。”水 电 不 应 再 搞 梯 级 开 发在怒江的开发保护上,刘树坤注意到了怒江生物多样性的宝贵,他当年在给温家宝总理的信中就提出:第一,怒江是中国的景观长廊,风景非常优美。第二,它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长廊,有 23 个少数

11、民族住在那里,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被搬到移民点以后就要消失了。第三,怒江是生物多样性的长廊。云南省的物种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怒江的物种又占云南省的差不多一半。所以,怒江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上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将来在怒江上修梯级水面,很多物种就会消失。“所以,我当时概括为这三个长廊,希望能很好地把它保护下来。”刘树坤认为,现在即使要修水电站,也不能采取过去那种梯级开发模式。比如,鱼类栖息地不能修水电,现在用遥感技术就可以找出鱼类活跃的重点河段。“如果你要修一个电站,下游一定要保持足够距离的河道形态,一条河流最少要有 50%长度的河段保持自由流淌的状态。”在当下建水电站的热潮中,听说金沙江上的一些水电站还没通过审批,刘树坤似乎感到一丝欣慰:“希望能保持 50%的河流形态!” 最初提出的怒江水电开发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