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1180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评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案例评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案例评析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案例评析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案例评析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评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评析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基本功案例评析题一年级案例分析第 1 题: 下面是一位班主任对一年级新生启蒙教育的几点做法:一是应特别注意和学生的第一次接触;二是注意怎样使一年级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并对学习产生兴趣;三是注意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对小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 问:请你对这位教师的“启蒙教育”进行评点。 参考答案:这位班主任很用心,也很有经验,几点做法符合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与发展需要。首先确信“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最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跛脚或偏瘫的人。案例分析第 2 题: 梅梅,今年 6 岁, “人小脾气大

2、”。稍有不顺心的事,她就拿别人或东西出气。上课迟到受批评,回家后就拿妈妈出气,怪妈妈没有早一点叫她起床;在学校值日时打扫卫生,地扫不干净她怪扫帚破了,就拿扫帚出气;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生老师的气,说老师出题太怪太难太偏,让她做不出来总之,梅梅就是喜欢发脾气,凡事怪别人不好,怪东西不中用,总要骂人、摔东西,把他们当成出气筒。针对梅梅突发性的情绪反应,班主任王老师给梅梅提供了一个建议:“梅梅,如果下次你想发脾气,告诉老师一声,老师愿意当你的出气筒。 ” 问:评析班主任王老师的做法。并针对梅梅这样的学生,指出该如何施教? 参考答案:1.梅梅是个典型的独二代,任性、无责任意识 、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严重

3、,原因在家庭的溺爱。2.老师的做法,一方面给梅梅传递老师在关注并关 心她这个信息,使其产生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她逐步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3.老师还应该积极争取家长支持和配合,让孩子学会 自己做事自己承担。案例分析第 3 题: 小明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但是,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他却自己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也绝少关心。同学主动与他交往都得不到回报,渐渐地没有人和他一起玩了,大家都说他是个“不合群”的孩子。 问:你如何看待学生中出现的“不合群”现象?结合班主任工作进行评点。参考答案:1、学生出现的“不合群”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

4、成的。有的学生天生胆小,性格内向,与人交往是容易退缩。有的家长对学生要求很高,追求完美,态度粗暴; 或者基本没有要求, 过度保护,任何事情都包 办代替,孩子也会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同样容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2、对“不合群”的学生,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老师要重视、信任他们,与他们多交流,让学生不感到孤独、压抑,找回自信心。二年级案例分析第 4 题: 张思明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可他凡事总寄希望于别人,希望由他人去做或等别人的吩咐和指导,总之,不能自己一个人完成。在班里,他是问老师无关问题最多的人,什么事自己一个人做主他就害怕。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做,他说:“我就是这样,爸爸都说我长不大,到现在晚

5、上睡觉我也必须有妈妈在旁边陪着才能睡着。 ” 问:你如何看待张思明的依赖现象?请结合班主任工作进行评点。 参考答案:1.小明的依赖性说明其缺乏主见和自信,其原因可能在于父母包 办代替或干预太多。2.小明的依赖性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班主任没能及 时趁早发现,并给与关心帮助和纠正,属于工作上的失误。案例分析第 5 题: 一个春天的中午,父亲陪 7 岁的儿子到广场上玩,男孩手拿篮球在胸前拍打着,他瞄准篮板,双手托球,试图把球扔进篮筐,父亲坐在远处一条长凳上望着儿子的一举一动。不一会儿,有几个大一点的男孩摇晃着走过来,一把将球抢走了,那个男孩被抛到了一旁,变成了观众。 为了摆脱儿子的困境,父亲走向儿子问

6、他是否需要帮忙要收回那个篮球。孩子回答说:“不,我想我能对付。 ”他静静地站在其他孩子们中间耐心等待,然后抓住机会猛然接住篮球,再将它扔给大孩子中间的一个人,直到他们之中的一个又把篮球传给他。父亲坐在阳光下仔细注视着儿子的身影,心理默默地说:再见,我的孩子,你长大了。 问:请你评点此案例。重点说明此案例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启示。 案例分析第 6 题: 针对学生上学迟到现象,不同的教师处理方式不同。请看一个实例: 学生迟到,低着头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看看表都几点了,还来上学干嘛,还不如在家养着呢! 学生:老师,公共汽车半路坏了,我是跑着来的。 老师:公共汽车坏了,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单单你坐

7、的坏?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 再看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 老师看到学生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问:看满头大汗,出了什么事? 学生:半路公共汽车坏了,没办法,我是跑着来的。 老师:为了学习,为了班级荣誉,你能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问:请你结合案例中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点。参考答案:1.老师甲过激的言语和态度是对孩子身心的伤害,反 应了该老师没能以学生为本,没能尊重学生,只凭主观来判断评价学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2.老师乙表现出对孩子的担心和关心,采用的情感 教育更能感染、感动和感化学生,机会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同时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三年级案例分析第

8、 7 题: 这是一位优秀班主任在大量的、复杂的、多变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班主任工作六步法,即了解热爱引导侧重身教总结。他认为:了解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热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引导是班主任工作的钥匙;侧重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身教是班主任工作的无声命令;总结研究是班主任工作指南。 问:请你对这位教师的“班主任工作六步法”进行评点。 参考答案:1.“六步法” , 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心路历程,也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成长道路。2.“六步法”告诉我们,热爱学生是前提,科学方法是 关键,身教更重要。善于总结是积累,也是提高。案例分析第 8 题: 为了有效地实施班级管理,班主任申老师的方法

9、是: 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采用“设置奖章”管理办法:以“小红花” “小铅笔” “小星星”为“学习” “守纪” “规范”奖章;每名学生每获得十朵小红花或小星星或铅笔可奖励一颗红五星;每名学生每获得十颗红五星奖一个红苹果,挂在苹果树上,看谁红苹果最多,谁就是规范小明星。 在小学中高年级班级管理中,采用“星级学分制”管理方法:在班级墙壁上,设立“学生素质记分表”和“星级少年光荣榜” 。 “学生素质记分表”以加分、减分为主。违反纪律扣分,受到表扬加分;考试成绩优秀加分,不合格的扣分。学习进步的加分,为班级争光的加分每月总结一次,积分到百分,被评为星级少年,获得一颗大红星, 贴在星级少年光荣榜上,期

10、末根据获得红星的个数,确定为几星级少年。 问:请你对申老师的做法进行评点。案例分析第 9 题: 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和学生成长的需要,王老师今年担任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为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王老师根据以往带班的经验对教室环境进行了重新的布置,教室前面有国旗、班训、 小学生守则 ,教室左侧添置了新的窗帘、名人名言;教室的右侧有王老师精心设计的评比台,英语一角;教室的后面有地图、学习园地,荣誉展台。教室在王老师的改造下,靓丽了很多,王老师期待着学生给她一个满意的评价。 问:请你对王老师的做法进行评点 参考答案:1.教室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教师和学生互 动的场所。教室文化对学生的潜在影

11、响,主要表现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班级传统等方面。健康的教室文化,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熏陶。2.王老师的做法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创设出最佳的教室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育价值。四年级案例分析第 10 题:假如我们班某同学,父母都是外地工作,工作忙,离家又远,所以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主动和同学交流。那我们应该怎样和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一起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案例分析第 11 题:家长的自白:“我特别想了解学校的情况,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每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可是我觉得非常困难。 ”“我最怕开家长会,孩子的成绩及排名都展示

12、出来,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我都仿佛被排名羞辱一番。 ”“现在的教师比我的老板还严厉,几乎每天都要给家长布置作业。 ”教师的苦衷:“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什么都不管了,但是孩子学习不好就怨学校。 ”“现在的家长特别挑剔,还有些家长根本瞧不起小学教师。 ”“现在做家访特别不容易,好不容易等到敲开门,就像我们是讨债的。 ”从家长和教师的不同立场看,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里,对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作了高度评价。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将伴随一个

13、人一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请想想如果你是班级的班主任该如何和家长建立起互帮互信的家校关系呢?案例分析第 12 题:学生有很多种,有安静学习的、有安静不学的、有吵吵闹闹学习的,还有吵吵闹闹还不学的。最令人头疼的是吵吵闹闹又不学习的,怎么样让他们改变学习的态度呢?你将怎样和家长沟通,使孩子爱上学习,至少是不讨厌学习。 案例分析第 13 题: 上课铃响了,老师笑吟吟地迈进教室说:“这节课竞选班干部”话还没说完,大家就唧唧喳喳地议论起来。小丽虽然是默默无言,但心想,我当了几学期中队长,再加上上学期又是“三好学生” ,怎么说这中队长也是我的了。于是小丽站起来说:“我决心继续当中队长。 ”老师听了满意地笑了。

14、可谁知同班的男生王伟一下子站了起来说:“我也想竞争中队长。 ”哗,教室里掌声四起。结果王伟以绝对优势的高票当选了中队长。放学后,小丽呆呆地坐在座位上,她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 问:你如何看待小丽竞选失败?请给小丽提一些她能接受的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小丽竞选失败,说明其任职期间出现了问题,同 时也不排除学生们“喜新厌旧” 的心理需要。2.老师要充分了解情况,并且帮助小丽分析、反思, 并正确看待竞选,同时可以借机对小丽进行挫折教育。案例分析第 14 题: 张思明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可他凡事总寄希望于别人,希望由他人去做或等别人的吩咐和指导,总之,不能自己一个人完成。在

15、班里,他是问老师无关问题最多的人,什么事自己一个人做主他就害怕。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做,他说:“我就是这样,爸爸都说我长不大,到现在晚上睡觉我也必须有妈妈在旁边陪着才能睡着。 ” 问:你如何看待张思明的依赖现象?请结合班主任工作想想该如何跟他的父母进行交流,一起帮助孩子成长。 案例分析第 15 题:小明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但是,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他却自己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也绝少关心。同学主动与他交往都得不到回报,渐渐地没有人和他一起玩了,大家都说他是个“不合群”的孩子。 问:你如何看待学生中出现的“不合群”现象?结合班主任

16、工作想想该如何和家长一起想办法让孩子开朗起来。五年级案例分析第 16 题:小曾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平时孩子主要都是由保姆照顾和管理的。因为小曾经常不按时完成和上交作业,学校常规表现较差,经常违反纪律。因此班主任老师要求与小曾父母见面,并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谁料到班主任老师如实向小曾父亲反映孩子的情况之后,小曾父亲竟然觉得孩子的表现并没有问题,小曾父亲认为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是怎样并不重要,只要将来孩子能学会赚钱就可以了,孩子的其他方面发展得怎么样都无所谓。遇到这样的家长你该如何告诉他学习和习惯的重要性呢?案例分析第 17 题:假如,你班有一位男生,他是家中的小皇帝,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在家中他对父母的态度很差,常因小事与父母赌气,甚至责骂自己的母亲。在学校他自由散漫总拖欠作业,有时还因小事对同学大打出手。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该如何引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呢? 案列分析第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