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货车13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145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铁路货车13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铁路货车13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铁路货车13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铁路货车13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铁路货车13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铁路货车13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铁路货车13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铁路货车 13 号、13A 型上作用车钩检修过程中三态试验常见的问题分析与探讨 前言车钩缓冲装置具有连挂、牵引、缓冲三个基本作用,是车辆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车钩缓冲装置检修质量对车辆的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铁路货车重载、提速的不断发展,对钩缓装置的检修组装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笔者以质检员自身岗位的独特视角针对作业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部分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大家共同商榷,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提高我段的检修质量贡献一份力量。第一章 车钩检修过程中三态试验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就13型、13A 型车钩而言,在检修组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车钩三态

2、作用不良上,原因却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对车钩的检修组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踪记录,整理总结,归纳分类,梳理出13型、13A 型上作用车钩检修组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故障:如开锁不良,全开不良,闭锁不良,防跳作用不良,锁铁移动量不符合限度等。第一节 车钩开锁不良及原因分析用手缓慢提起钩提杆时,使闭锁位的钩锁抬高到钩舌尾部以上,然后将钩提杆回转并放松,由于钩锁开锁座锁面磨耗或铸造时角度不精确而不能使其坐落在钩舌推铁上造成开锁不良。原因分析:一是由于锁铁重心前移使钩锁提足后翘挟带起钩舌推铁坐锁处端部,形成一定角度使钩锁铁坐锁面无法正常入位。或者是钩锁两侧面未涂抹二硫化钼或钩锁两侧面焊修后打磨不规范导致钩

3、锁卡在钩舌锁面与钩腔之间。 二是钩锁上部左右导向面与钩体左右导向角配合部位,由于锁铁挂钩轴或上锁销挂钩口磨耗导致锁铁重心前移形成夹角相抵触,无法提起钩提杆,造成开锁不良。三是钩锁开锁坐锁面与钩舌推铁坐锁处磨耗超限或选配不当,使钩锁无法坐在钩舌推铁坐锁处,与钩锁挂钩轴或上锁销挂钩口偏磨有关导致锁铁重心偏移。 第二节 车钩全开不良及原因分析当用手轻轻提起钩提杆时,钩舌旋转不易达到全开最大位,需用手搬动钩舌后才能达到全开位。原因分析一是钩腔内部零件各配合润滑不够,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才能达到转动灵活的技术要求。二是上下钩耳孔中心在运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力的交变载荷发生了相对位移,没有在同一轴线上,导致钩

4、舌在全开位或在闭锁位时上下测量数值差异较大,无法满足厂、段修需要。装配钩舌后钩舌销与上下钩耳、钩舌销孔内壁产生摩擦。或者是上下钩耳下垂导致钩舌尾部下部圆弧部分与钩腔下平台上平面产生较大摩擦。三是钩腔内部配件磨耗引起的装配不合理。由于钩腔各部配件在上个段修期的实际运用中都或多或少的产生了磨耗,各部的测量数值也发生了变化,与组装理论数据产生差距,或在测量各部件实际尺寸时,产生误差。在装配时,没有经过选配而进行组装造成的。四是钩舌锁面在运用中与钩锁铁撞击所产生的毛边、毛刺,因为在组装时没有进行打磨,或焊修后打磨不良,导致在钩提杆抬起时,锁面的边缘产生的毛边毛刺与钩锁铁中部配合面圆弧产生摩擦形成开锁不

5、良。五是钩舌销弯曲变形形成的全开不良。当使用弯曲变形的钩舌销时,钩舌在全开的转动过程中与钩舌销、上下钩耳护销凸缘产生摩擦引起钩舌销转动。钩舌销的转动使钩舌销开口销在下钩耳下部圆弧处产生相应的转动。当下钩耳圆弧无法满足钩舌开口销的转动轨迹时, (也就是产生了我们通俗的说法憋劲)造成全开不良。第三节 车钩闭锁不良及原因分析用手轻轻推动钩舌时,钩舌能转到完全闭合的位置,但钩锁不能顺利地落到锁定位置或者是钩舌全开后无法锁闭。原因分析一是钩舌推铁提足弧度不够或者钩舌尾部与钩舌推铁配合部位磨耗致使钩舌推铁提足越过钩舌尾部,卡死在钩舌尾部后面。使钩舌在闭锁时无法回到原位进行锁闭。二是钩舌尾部牵引台与钩体牵引

6、台由于没进行选配,导致钩舌尾部下部圆弧部分与钩腔冲击面下平台上平面产生较大摩擦,致使闭锁不良。三是上下钩耳孔中心在运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力的交变载荷发生了相对位移,没有在同一轴线上,导致钩舌在全开位或在闭锁位时上下测量数值差异较大,无法满足厂、段修需要。第四节 车钩防跳作用不良及原因分析13号、13A 型车钩在闭锁位置时,将锁铁腿贴靠后壁,然后使用锁铁托具向上托起钩锁,模拟车辆运行时的震动,上锁销第二次防跳台或钩腔上防跳台失去作用,导致车钩开锁。原因分析一是上锁提磨耗超限或焊修后未打磨平整与上锁销孔配合不密贴,使上锁销下落时不复位,未进入或半进入防跳台。二是上锁销没有防跳台或铸造高度不符合要求,起

7、不到防跳的作用,当上锁销杆落入钩腔防跳台时没有起到防跳作用,使车钩处于防跳不良状态。三是钩腔内防跳台、上锁销孔磨耗或焊修不良,打磨不规范。四是锁铁挂钩轴、上锁销杆防跳台、挂钩口、钩腔内部上防跳台虽然个体的来说磨耗都不过限,但组装时却无法满足实际技术要求,造成的故障。五是作业人员违章蛮干。人为的因为调整锁铁移动量而违规打磨上锁销杆第二次防跳台。大多时候作业人员在锁铁移动量不够段修要求的不小于3毫米不大于11毫米时,会采取非规范作业。如当移动量小于3毫米时会打磨钩舌的落锁承台或打磨上锁销杆第二次防跳台,以满足不小于3毫米段规的需要;当移动量大于11毫米时,往往采取堆焊钩舌尾部钩锁铁承台的方法来满足

8、现车需要。此种情况下,虽然钩锁铁移动量达到了规定要求,但钩腔内防跳台和上锁销杆的防跳作用是否良好很容易被忽视,容易发生防跳失效。如果钩锁铁坐入量不足45毫米时,闭锁位钩锁铁坐落在钩舌尾部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在运行中遇有较大振动时,因防跳失效使钩锁铁跳起而不能锁住钩舌,引起自动脱钩,危及行车安全。第五节 车钩锁铁移动量超限及原因分析移动量超限又分为落锁不实、移动量过小、移动量过大。一、落锁不实 当锁铁在闭锁位落下时,锁铁坐锁处没有落在落锁承台上,而是锁铁上部的左侧导向角部位(我们面对车钩时的方位)被钩舌尾部钩舌锁面上部托住使锁铁无法正常的落到钩舌的落锁承台上,钩舌落锁承台与锁铁坐锁处形成上下间

9、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坐锁不实。坐不实的原因一是落锁承台与坐锁曲面之间的坐入量超过原型52毫米的限度。二是操作人员为了调整锁铁移动量而违规打磨落锁承台上平面。二、锁铁移动量小表现为当锁铁落在钩舌落锁承台上时,检查锁铁移动量小于段规3毫米的要求。原因一是操作人员对落锁承台上焊修时,补焊过多。二是钩腔上防跳台补焊过多。三是锁铁托具使用方法不当。三、移动量过大表现为当锁铁落在钩舌落锁承台上时,锁铁移动量大于11毫米要求。原因一是操作人员违规打磨落锁承台。二是上锁销各部磨耗和钩腔上防跳台磨耗。第二章 提高检修质量的有效措施第一节 加强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和职业道德教育随着铁路运行车辆的不断提速,对铁路

10、上运行车辆车钩的检修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前简单粗放的检修观念不再适应新技术、新知识、新要求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目前车辆运行安全的需要。加强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能够尽快适应铁路的新发展、新需要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强化,使其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促进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胜任本职工作,不仅理论上要有所提高,在业务技能上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检修样板,使我们的检修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加强各级质量管理要求,严格规范作业标准,使每一名岗位人员都能尽职尽责的干好本职,努力满足检修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第二节 加强车钩零部件的焊修、磨修工序质量控制加强

11、车钩零部件的焊修、磨修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检修工艺对钩体内腔的各磨耗部位的检查,尤其是上防跳台、钩腔内部导向角严格执行焊修工艺,焊后用手持式风动小砂轮进行磨修,尽可能做到恢复原形。同时,各工序间要相互把关,加强自检和互检,杜绝不合格配件流入下道工序,更不允许组装使用,严格控制配件的检修、组装质量。第三节 合理选配零部件,提高组装质量在组装13号、13A 型车钩时,充分使用配钩工作台,严格执行组装工艺和选配制度,对钩体、钩舌、钩锁铁、钩舌推铁、上锁销、上锁销杆等配件逐一进行测量、检查,把实测数值按统一要求写在规定部位,便于组装作业人员选配装用。真正做到不合格的配件不装车使用,合格的配件要合理选配。以确保组装后的整套车钩满足车辆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