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1120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实录汾西县第二小学 薛春燕引言四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上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也具有了各种初步的学习能力,并且教学大纲要求在这个学段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一些表达方法。要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外阅读的习惯,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课堂上通过交流,小组学习来提高认识。学生由于生活在相对闭塞落后的地方,所以我班学生很多不知道台湾,大陆的关系,白血病,骨髓等,但是只要激发起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渴求,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2 课。教学目标(

2、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这一真实故事的阅读,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2.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是无价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的自读,了解课文内容,查找相关资料,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2.课堂上通过朗读,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补充的学习方式来展开教学。(三)、知识与技能1.学会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够理解文中的新词,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2.体会“跨越海峡

3、的生命桥” 的含义。教学活动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2005 年姚明加入了中华骨髓志愿捐献者的行列,当记者问他如果你正在赛场上,有人需要你捐献骨髓,你会怎样做?他毫不犹豫的说,人的生命比赛事重要的多。姚明大家都很熟悉,听了他的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生:我一直都很崇拜姚明,今天听了这个故事更被他的爱心所感动。生:我佩服姚明,我也愿意像他一样捐献自己的骨髓给需要的人。 (这一环节主要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爱心奉献的氛围,让学生谈谈感受。被姚明的行为所感动。 )2、师:是啊,爱心是水,浇灌幼小的苗;爱心是苗,长成茁壮的树;爱心是树,架起友谊的桥;爱心是桥,连接两岸的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跨越

4、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去感受两岸人民之间的爱心,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试着在小组内解决。 (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准备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内读课文,互相指出读的不到位的地方。交流文中的字词。3、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不到位的地方或者纠正读错的地方。小组赛读,评选出优秀小组并且给予奖励。4、师:对于文中的字词那些你懂了,还有那些你不懂,请同学们提出来。生:凋零是指什么?生:我认为是指植物花朵等衰败,文中指小钱的生命垂危。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讲了大陆的小钱

5、得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而台湾青年在地震中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的事情。生:我还可以说的再精炼些,课文讲了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救大陆生命垂危的小钱的故事。师:这个故事很感人,既然大家对课文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那你知道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吗?6、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理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学生先谈自己的了解,教师补充,为后面理解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奠定基础。 )【反思:阅读课文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让学生从字词入手,理解课文的大意,从而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自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概括能力。 】三、深入学习、交流感受 1、

6、师:文中出现的两个场景让我们很感动,通过你的学习,你对文中那些地方感受深,请与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 )2、师:现在咱们请小组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两个幅场景的学习感受,下边的同学可以作补充。针对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果你可以结合课外资料深入交流更好。 (小组上台交流学习。教师在随着学生的交流时可以适时出示大屏幕课件。引导学生读重点的句子,抓住字词进行理解。播放地震的视频,让学生深入感受小钱当时生命的危险。深入理解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奔波劳累,从而感受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 )生 1: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一句话, “这个

7、刚满 18 岁的年轻人,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从这一句话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大陆青年的生命垂危,急需要救助。生:我从网上查阅到白血病是一种很严重的血液病,俗称“血癌” ,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治 疗。生:我对这一句话也有不同的感受,我从“唯有” 一词体会到骨髓移植对小钱生命的重要性,再没有别的办法了。生:我对这一句还有补充,这还是一句比喻句,将生病的小钱比作了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生 2: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我是从十万与一

8、个的 对 比中感受到小钱虽然不幸,但又是幸运的。生:我也关注到了这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里有两个词“ 大 约” 和 “有可能” 这也说明了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的不容易。师:真是一位会学习的孩子,在今后我们就是要抓住字眼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我们接着交流。生 3:请大家将目光转移到地 4 自然段跟我一起读, (生读)文中的这个场景也令我感动,这位台湾青年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没有顾及自己的家人的安危,而是一心想着为大陆的小钱捐助骨髓,这种精神可佳.生: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就是:一心为他人着想。生:我还查阅了有关台湾这一次地震的资料,这一次地震为台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少人在这一次地震中丧失生命,受伤

9、,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慰为小钱捐献骨髓真是不简单。生:从这里我体会到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生 4:同学们请大家跟随我走进第 5 自然段, (读)在这个时候余震不断,但是李博士与这位青年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在为小钱的骨髓移植做努力。生:我也关注到了这一自然段,特别是这一句话,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谁也是先顾自己的生命,但是李博士和青年没有想到自己,而是急他人所急。生:从一次又一次可以体会到做这件事的不容易。生:请大家在将目光聚集在第 6 自然段,从“24 小时、十几个小时、连夜” 这几个 词可以看出李博士日夜奔波,没来得及休息就为小钱做手术

10、,他一心想着小钱。生:我知道李博士名字叫李政道,是一位血液专家。【反思:教学活动在这里达到高潮。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本文的主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升华,同时学生的心灵也受到强烈的触动,唤醒人与人之间博大的爱,正可谓是“随 风潜入夜, 润 物细无声” 。】四、理解“生命桥”的含义,升华主题1、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生读文)生:这个故事发生在海峡两岸,所以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我认为之所以说是生命桥是因为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大陆小钱的生命。生:我觉得还可以说是一座爱心桥。2、大家理解的非常好,确实是一座跨越海峡的爱心桥,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关

11、于大陆和台湾人民之间的那些爱心故事。 (学生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名言,台湾与大陆互关心的故事。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生:本文讲得这件事只是其中的一件,台湾和大陆骨髓配型成功已经有十几例,每一次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生:爱不仅仅是捐献骨髓,两岸人民在任何时候都心连心,2008 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台湾人民为灾区捐款捐物,竭尽全力帮助灾区人民度过困难。生:是呀,其实我们大陆人民同样关心着台湾同胞,我曾看过一则报道,在 2009 年台湾发生特大洪灾之后,山东一位退休老人将自己一个月一千多元的退休金只留下三十元的生活费和买一袋面的钱,其余都捐给台湾灾区,这一件事同样让我们感动,钱虽不多,但却包含

12、着老人对台湾同胞的一片爱心。师:大家知道的故事真多,看来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学习准备,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大家欣赏。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反思: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是绿色的,它不是“传教士” 式的“授予”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享的 语文。孩子们以自己的理解与阅历诠释了爱的真谛,同时也唤醒了孩子们那颗稚嫩的爱心,价值观的教育也得到了实现。 】五、延伸拓展 ,读写结合1、师: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小钱得救了,几个月之后,台湾青年来到了杭州看望小钱,想象一下,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请写出来。2、全班交流。生:我觉得他会说“是你救了我的生命,我不知道怎样感谢你才好,你就作我的哥哥吧。 ”生:我想他会说“你救了我的生命,在今后我一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让爱的火种一直传下去。 ”3、总结。【反思: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最终是要回归到写作上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鼓励他们求新、求异,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这才是我们所期盼的,也是孩子们所盼望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