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学习框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106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学习框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山实验 第 1 页 共 12 页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框架一、位置与范围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经纬线、热量带) 、海陆位置 (大洲方位、 濒临大洋、轮廓特征)、相对位置(与哪些方位的拿些地区相邻、相望、接壤)、半球位置(东西南北半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优越性)评价气候、农业、交通、商业(边贸、海上贸易)(eg:优化方案P98 例 2、P109 第 6 题、我国地理位置的 优越性)2、范围:主要国家或地区、包括岛屿、半岛、群岛、海峡、海沟、海湾、内海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地势、地质、地貌地形:主要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名称、分

2、布、经纬度)、山区与山地的区别地势:地势高低状况(海拔高低)、起伏状况;(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地貌:地貌类型、运用内力(地壳运动、岩 浆活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力、冰川 侵蚀、堆积作用)解释地貌(背斜山、背斜谷、向斜山、向斜谷、沙丘、沙垄、 “U”谷、 “V”谷、冲积扇、冲击平原、河口三角洲、刚果盆地、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吐鲁番盆地、 贝加尔湖、死海、北美五大湖等)的成因; 地质:地质条件(火山、地震 带、断 层);运用板块构造学说 (观点、6 大板块的分布)解释典型地貌的成因(安第斯山、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等);

3、分析新西兰、冰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的地质条件2、气候分布:一般规律(描述:经纬度位置、海 陆位置)、 典型地中海气候的城市、特殊分布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伊比利 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 陆性气候; 南亚巴基斯坦的热带沙漠气候; 冰岛 南北侧的气候、 ;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角、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成因分析:影响因素(气候成因分析、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大气运动) 包括季风环流(冬、夏季风)、三圈 环流(气压带、 风带) 、海陆

4、位置、地形地势 (对气候的影响eg:优化方案 P51 热点探究)、洋流(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侯分布的纬度较高;南北美洲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狭长);特殊气候分布的成因分析(eg:分析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气温:高低(原因分析)、变化(日较差、年 较 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变化(季节变化、年 际变化)、雨季的长短;气温、降水的组合状况;光照、风力的强弱;气候类型的多样性;(eg:2010 年高考题 重庆卷 36 题) 大陆性与海洋性的差异我国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分析;局部区域分析;气候类型、特征、锋面雨带推移拓展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日照时

5、间)、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 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经常结合地形分析影响气温)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 冬季风阻挡,同 纬度山地比平原日 较差、年较差小等)、山地背风坡温度偏高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同纬度不同季节气温的高低、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化南山实验 第 2 页 共 12 页 高三地理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 ;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 应等(局部地区)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

6、、年 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拓展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地形地势:迎风坡、背风坡(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天气系统因素(影响短时间降水)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 风过境降水多。(Eg: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吐 鲁番极端高温、漠河极端低温、青藏高原低温、冬季我国北方(南方)比同纬度温度低(高)、

7、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四川盆地温度低、三大 “火炉”、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年较 差小等现象的原因分析)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垂直分布规律:垂直递减率(计算 T、雪线高度)、逆温现象(危害)(eg: 优化方案P34 热点探究)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全球和我国分布特点、日 变化规律、年变化规律(解释原因)(优化方案P33 )气候判读:基本方法(一定半球、以温定 带、以水定型) 、 常见的气候资料展现形式(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坐标系图、三 维图、方格状图等)等压线判读:部位名称(高压中心、低 压中心、高 压脊、低压槽、鞍部)、画风向、判风向、风向的表达(符号风杆、风尾;风向玫瑰

8、 图)、判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锋面气旋、锋面符号及其所包含的信息等(结合天气系统知识参见优化方案P44-45、P38 热点探究、P46 热点探究)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判读:内容数值(等温距、大小、极值)、递变规律、疏密(温差)、走向(区域等值线、单条等值线描述方法)、弯曲、闭合(影响因素) 山地、高原地 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凸向高 值或闭合曲线取小盆地、河谷 地势低气温高 等温线凸向低值或闭合曲线取大、山地背 风坡判半球、判海陆与季节(不分半球:陆地1 凸南, 7 凸北;海洋相反) 、判走向及影响因素、判局部闭合及影响因素(“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区域等值线特征的描述(递变规律及值的范围、疏密

9、及分布、极值大小及分布、走向、弯曲)、单条等值线的描述(侧重描述走向、凸向;若弯曲程度较大 则分段描述)3、河流、湖泊水文特征:水位(高低和变化特征)、 流量(大小和季节变 化)、 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水力资源丰富程度影响因素、描述方法水系特征:源地、流向(判读方法优化方案P74 热点探究)、注入地、流程长短、支流(数量、分布及形态)、流域(面积大小、跨度)、河道特征(宽窄、深浅、弯曲程度)、上中下游的划分影响因素、描述方法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补给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湖泊水补给;部分河段支流汇入少(如地上河)、流域面积减小;损耗工农业生产生活引水、跨流域调水、气候变暖变

10、干使降水减少蒸发增多;下渗;河流水量的变化(流量过程曲线):南山实验 第 3 页 共 12 页 高三地理补给各种补给类型;调节湖泊、水 库、沼 泽等;人类活动 (调水)水能的开发利用:条件(流量、落差) (优化方案P75 规律方法总结)河流功能:防洪、灌溉、发电、养殖、旅游、航运等效益内河航运:自然条件径流流量(径流量大、水位深、季节变化小,则通航能力强)、地落差(流速大小)人文条件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市、水运网络及配套设施水能资源:地区分布、水能丰富的原因分析(流量、落差)水能开发评价:水能资源丰歉程度、经济技术水平、输电距离、电能市场、自然条件(蓄水区域、地质条件)、移民问题河流治理

11、:洪涝灾害:成因分析(洪水来源气候气象、流域特征 ; 泄洪能力河床特点、湖泊作用、人为措施)治理措施一般原则:上游、中游、下游(如:长江)凌汛:产生时间、形成条件、典型河段断流:成因(运用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分析)、 对策等潜水位的判读:(优化方案P72 深度链接)湖泊:空间位置、轮廓、水位、作用(源头、与河流相通)、内流胡、外流湖(参与的水循环)、盐度高低萎缩原因:内流胡气候变暖、变干,降水减少,湖泊的蒸发量增大;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多,入湖水量减少外流湖人地矛盾加剧,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上游山区过度的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不断淤积湿地、沼泽:形成条件积水时间长、地 势低洼排水

12、不 畅、气温 较低蒸发弱、可能的冻土和凌汛功能和效益、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采取的措施(参见简答题规范系列P40-41)4、植被:喜光植物、喜阴植物、光在森林中的垂直衰减原理及其利用、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的环境效益、植被类型与气候的对应关系5、土壤:特性、理想土壤的组成、土壤的形成过程、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优化方案P73 重难点三)6、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时空分布)、水能(丰富、主要河流上的水电站)、太阳能(特点、分布、影响因素)、风能(丰富地区、原因- eg:优化方案P85 第 6 题)、地热能、潮汐能、森林资源

13、(分布)、海洋资源(渔业主要渔场、位置及成因分析、海盐主要盐场、位置及成因分析(优化方案P91 深度链接) 、油气分布)、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矿主要矿点名称、位置)水资源短确问题:成因分析(气候、降水量、蒸发量、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水利设施不完善、不合理利用、浪费严重)、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开源、 节流)能源问题:分布、我国能源存在问题、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解决措施(优化方案P87 热点探究) 、发展方向、主要核电站及建设原因(参见简答题规范系列P7-9)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梅雨) 、干旱(春旱、伏旱、冬旱)风沙、沙尘暴时空分布、成因、防治措施(注重

14、洪涝、干旱、风沙、沙尘暴)、我国局部地区地区的气象灾害(优化方案P83 热点探究) (参见简答题规范系列P14-16 )地质灾害:类型(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分布、成因分析、治理措施(eg:优化方案P88 典例剖析 例 1、例 2)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整体性: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土壤、资源);两个表现及运用整体性思路分析具体问题(eg:优化方案P79 典例剖析 例 1)差异性:自然带的含义(与气候的对应关系)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从赤道到两极、从山麓到山顶分异基础、典型分布地区)南山实验 第 4 页 共 12 页 高三地理从山麓到山

15、顶的分异规律:自然带垂直变化规律、基带(反映该山地的地理位置)、带谱的复杂程度及影响因素(纬度、海拔高度、绝对高度、阳坡、阴坡、迎风、背风坡)(eg:优化方案P76 重难点二)雪线:与温度关系、影响因素(一是 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 风、背风坡) (参见简答题规范系列P13-14)非地带性规律(典型分布地区、影响因素 海陆 分布、洋流、水源、地形等)三、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农业部门(农、林、牧、水产业);耕作制度(熟制);农业结构特点(农业各部门所占的比重);耕地类型(水田、旱地、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河谷 农业)草地类型(温带草原、高山草甸、高寒草甸草原);主 要 农 作 物 (粮 、棉 、油 、糖 、纤 维 、经 济 作 物 、水 果 )分 布 (看 图 :在 世 界 和 我 国 的 )、主 要 农 产 品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 场放牧业、商品谷物 农业 、混合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游牧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典型分布地区、生产特点、区位条件分析、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对我国的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