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小常识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1057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训小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军训小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军训小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军训小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军训小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训小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训小常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附件 22011 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改厕进程,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现制定2011 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一、项目目标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快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进程,到 2011 年底,使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 2%。二、项目范围和内容(一)项目范围在全省 13 个市州的 54 个县市区建设 11 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二)项目内容建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各地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三格化粪池式、改良双瓮式、粪尿分集式、完

2、整下水道水冲式、双坑交替式卫生厕所等 5 种类型中选择适宜类型,严格按照标准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并通过改厕带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三、项目组织实施(一)组织领导2省、市爱卫办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制定省、市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督导检查项目县工作。项目县(市、区)成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制订本辖区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乡镇、村,采购、发放改厕物资,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指导和健康教育,考核验收项目乡镇、村的改厕工作。项目乡镇要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由主管乡镇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妇联主任、文教专干、卫生专干、卫生院院长等,主要职责是依照县

3、级年度项目实施方案,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改厕,督导落实户厕建设任务。村级要成立项目实施小组,人员包括村支书、村主任、妇女主任、村医、学校教师、泥瓦工等。负责开展改厕宣传、组织施工、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完工验收,并督促已改厕户正确使用和管理卫生厕所。(二)项目管理1.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资金补助每座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资金 500 元。各地应积极协商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时承诺的条件,落实卫生厕所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和督导检查、健康教育、技术培训等工作经费。3各级要从推进医改工作的高度,确保农村改厕项目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专项补助

4、资金要及时拨付到基层项目执行单位,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项目物资管理。改厕物资要做到专人管理,账目清楚、账实相符。各项目县(市、区)应成立采购工作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计划购买品目、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防止招标工作出现违规违纪行为。采购程序和物资供应应符合以下要求:(1)采购工作以项目县为单位,经财政部门同意后,在相关机构的监督下,实施招标采购;(2)改厕物资供应商必须具备资质、证照齐全;(3)厕具

5、产品及原材料,必须有质量鉴定报告;(4)其它未详尽的厕具产品技术指标,均应满足卫生厕所建成后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3.项目的日常管理。农村改厕项目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地根据省级下达的项目任务和进度安排,确定本辖区项目完成时间表,报省爱卫办审核备案。省爱卫办将对户厕建设实行动态监测和进度月报制度。各地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项目目标任务。各市州4爱卫办负责在每月月底前汇总、上报当月建设情况。4.项目档案管理。各县(市、区)项目办要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归档制度。归档资料应包括:(1)项目相关文件(包括文件、申请书、协议书及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等);(2

6、)项目工作组织机构与组织网络;(3)改厕物资采购相关材料; (4)项目经费使用凭证(复印件);(5)改厕物资发放清单;(6)改厕户原始档案、考核验收花名册(统一编号);(7)项目督导检查记录;(8)改厕技术与健康教育培训相关材料;(9)项目活动文字、声像等资料。四、项目监督与评估(一)省、市改厕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要加大现场督导检查力度。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开展调查核实和对策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项目考核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技术指导与健康教育、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市州级考核评估后及时报告省级,省级核查后报全国

7、爱卫办。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按照有关规定对各地项目工作进行考核评估。5(三)建立激励与惩戒机制。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将通过制定规划、发布项目年度申报要求、随机抽查、考核验收、追踪问效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宏观管理和绩效考核。对项目管理规范、各项工作进展好的地区,予以表扬,并作为今后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的依据;对发现问题多、整改工作不力、不能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的地区,将给予通报批评,并上报有关部门追究地方责任。五、项目执行时间2011 年 11 月底前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建设工作,12 月份完成项目评估验收。附件:2-1. 2011 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工作小组成员名单2-2. 20

8、11 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技 术 指 导 小 组 成 员 名 单2-3. 2011 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技术方案6附件 2-12011 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工作小组成员名单组 长 刘维忠 省卫生厅厅长副组长 郭玉芬 省卫生厅副厅长成 员 罗卫东 省财政厅社保处处长张小麟 省爱卫办主任王彦成 省卫生厅规财处处长张存莲 省卫生厅法监处处长陈 瑛 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7附件 2-22011 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技 术 指 导 小 组 成 员 名 单组 长 郭玉芬 省卫生厅副厅长副组长 张小麟 省爱卫办主任张 强 省健康教育所所长成 员

9、陶 柠 省爱卫办副主任钱国宏 省健康教育所副所长王 婧 省爱卫办副主任科员尚建军 省爱卫办副主任科员王冠华 省健康教育所科长陆一鸣 省健康教育所副科长康国荣 省健康教育所医师8附件 2-32011 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甘肃省技术方案为保证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顺利开展,提高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规范项目地区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与管理,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现根据国家技术方案要求,制定本技术方案。一、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造类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改良型双瓮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式、双坑交替式等

10、5 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中选择。中央补助资金支持的地下部分应包括贮粪池、便器、厕屋地面(脚踏预制板)。户厕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管理,参照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2003 年版)实施。项目建设实行月报制,要求各市州级爱卫办于每月 1 日前将项目建设进度月报表报省爱卫办。(一)无害化卫生厕所的选址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厕屋要求建在农户院内,有条件的地区和高寒地区应提倡厕屋入室。化粪池所选位置应避免车轧等,确保安全;禁止在水体周围建造厕所,禁止粪液直接排入水体。(二)厕所类型选择9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民俗,合理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的类型与实施技术。应用液态粪肥的

11、地区可修建改良型双瓮式、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干旱缺水地区可选择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在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集中的地区可选择具有完整下水道系统的水冲式卫生厕所,但须按照建筑规范修建集中化粪池。不得修建深坑防冻式厕所代替任何一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不得以双格式厕所代替改良双瓮式或三格化粪池式厕所。(三)建厕材料的选择1.便器:改良双瓮式式采用后排直通式陶瓷便器,便器马槽向排粪口要有一定的斜度,无斜度、带凹便器不得使用;粪尿分集式使用陶瓷粪尿分集专用便器;完整下水道水冲式根据农户需求由项目县自定。任何类型便器都不得使用塑料等易脏易损的便器。2.管件:改良双瓮式过粪管、送粪管采用 110 型 PVC

12、管,壁厚不小于 2 毫米,有一定的韧性,与便器接口采用 45 度弯头连接;排臭管采用 75 型 PVC 管(粪尿分集式采用 110 型 PVC 管),壁厚不小于 1.6 毫米,长度高于厕屋 50 厘米,有一定韧性;粪尿分集式户厕排尿管应采用直径 5cm 以上的 PVC 管,不得使用软管,尽量不使用弯头。3.水泥:425 号以上。4.砖砂石: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选用。105.厕门:采用 1900650(mm),厕窗 300400(mm)。6.地砖:采用防滑型。(四)原则要求1.由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贮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安全性、功能、容积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需经过省级技术指导小组鉴定认可后方可推广

13、使用。2.为保证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能达到卫生要求,三格化粪池的有效容积不小于 1.5m3。3 粪尿分集式厕所贮粪池的容积不小于 0.8 m3 ;粪尿分集式便器的排尿口内径大于 5cm。4.三格化粪池的第一池、改良双瓮式厕所贮粪池的前瓮,应在恰当的部位安装排气管,有利于改善厕室内的卫生状况并保障厕所的安全使用;厕坑应使用蹲便器,避免粪便裸露。5.建好新厕的地区,应及时将旧厕封填,防止农户继续使用。新建卫生厕所要加强卫生管理,达到干净、清洁的要求。二、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工作经费,开展相关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以保证项目实施效果。(一)工作对象各地应有针对性地对爱卫办、健康教

14、育所、施工人员不定期地进行建造技术和项目管理培训;以项目受益群众为目标人群,以学生为重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向11周边农村辐射,扩大项目效益。(二)主要内容1.培训内容包括粪便无害化处理原理、厕所建造技术、厕所使用与管理要求、厕所建造质量的现场检查与验收方法、厕所的卫生学评价方法、改厕与肠道传染病等防控相关的卫生知识,以及传播技巧等。2.通过不同渠道(学校、妇联、卫生院、电视、宣传画、报纸等)、不同方式(科普、故事、宣教),广发开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促进群众自我管理、正确使用厕所等健康行为的形成。3.注意事项:培训与健康教育是保证改厕工作方向正确的关键环节,培训内容、宣

15、传的观点要准确。健康教育要避免形式化,培训要避免简单化、表面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现场培训。三、技术指导与过程监督(一)各地要适时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厕所建设质量、数量进行督导检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以保证技术实施的正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二)把好厕所建造质量关。通过与管理人员座谈,查阅档案、施工图纸和现场勘察,审核项目工作的操作程序与质量保证体系。 (三)宣传普及卫生厕所使用与管理知识。各地应依据地区特点与厕所建造模式,提出简明易懂的使用管理要求,通过观12察使用情况,考评群众掌握程度,提出继续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四)开展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监测。各地应按照粪便无害化

16、卫生标准,对有关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并将检测结果列入项目总结报告中。(五)省、市、县、乡、村各级项目执行机构对项目的实施均负有监测责任。职责如下:1.村级项目人员负责对本村改厕进度、厕所建造质量、卫生厕所使用和管理及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监测,保证项目的健康顺利开展,并将监测结果向乡镇项目领导小组上报。2乡镇项目人员每月要对村级项目工作进行检查,核实村级监测结果,并负责对本乡所有村级上报的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将结果上报到县项目办。3县项目办应至少每月对项目乡村工作监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负责辖区内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项目工作策略,同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到市(州)项目办。4市(州)项目办负责监测辖区项目县的项目进度和质量,每季度至少一次,督促其按期完成项目任务。并将监测结果上报到省项目办。135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