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1053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注桩施工存在问题六十例(作者:南环 王丹)(一)、准备工作1、施工平台刚度不够,冲(钻)桩时桩机振动造成桩孔偏位,桩孔垂直度偏差超标;2、桩基置放场地未整平夯实,软基不处理、支垫不牢固、滚轴不制动,桩基不稳定,冲(钻)桩时易发生倾斜,桩中心偏位;3、钢护筒钢板厚度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执行(桩径,2.0m, 不小于 14mm),过小的板厚造成护筒变形,桩径缩孔;4、不根据地质条件和桩长恰当地确定钢护筒直径,内径过大易造成护筒中心与孔桩中心线偏位过大;内径过小难以保证设计桩径;5、钢护筒沉入深度不够,起不到应有的导向、止水、防坍作用,有的造成严重漏浆、坍孔;6、钢护筒对接时焊接不良,振打后焊缝开裂、

2、变形,难于耐压耐拉,造成漏水漏浆;7、钢护筒底部四周置于淤泥层或沙层上,且未用粘土回填或夯实不足,冲孔或灌注过程中,泥浆易将护筒底部掏空,造成护筒底部透水透浆,致使泥浆水头高度不够,减少了对孔壁的压力,从而造成孔壁坍塌,甚至整个桩机倾斜;(二)冲(钻)孔8、不管地质条件是否合适,根本不造浆、调浆,泥浆护壁形成不好,易造成坍孔,泥浆浮渣作用不足,影响冲(钻)孔效率;9、泥浆池和沉淀池合一,带渣泥浆反复多次循环使用;10、冲(钻)孔过程中,根本不掏渣或很少掏渣,延缓了进展速度,加大了钻头磨损,增加了清孔困难;11、不按规定要求捞取和保存渣样,为了提高终孔甚至有留存假渣样的现象;12、不按规定要求填

3、写冲(钻)孔施工记录、或填写不完整;在进入持力层时,不经监理现场认证签字;13、处理孔内事故或因其他原因停钻时,不按规定要求将钻头提出孔外;14、用实心锤冲击钻冲孔时,钢丝绳未经严格检查便使用,易造成断绳埋锤;钢丝绳与冲锤之间未设转向装置,造成功效低下;15、冲击钻冲锤或回转钻钻头直径小于孔径的 95%,磨损后不及时修补,从而形成缩孔;16、冲(钻)孔时泥浆相对密度过小,致使水头对孔壁压力较小,不能很好地形成泥浆护壁,造成井壁坍塌;17、冲(钻)孔作用不连续,停电时间(如换钻头、接杆)过长,在此期间孔内水头内外差不足 2 米以上,内水头对孔壁压力小,造成坍孔;(三)钢筋18、钢筋对接接头焊缝不

4、饱满,不敲药皮、焊长不够,采用的焊条牌号不正确;19、钢筋接头对焊不折 15弯,未保持上下在同一竖直线上,致使焊口不平顺,易造成水下砼灌注时导管卡住钢筋笼,致使导管难于提升,或将钢筋笼带出提升;20、同一断面上,钢筋断头超过 50%,不符合规定要求;21、钢筋笼总长度不够,有的孔底悬空过多不符合图纸要求,有的则顶部与承台(墩柱)嵌入钢筋连接预留量过短,难于保证桩台连接质量;22、下钢筋笼时,不对钢筋笼中心按控制桩进行定位复测,仅扯十字线,甚至连十字线都不扯,造成钢筋笼中心偏位;23、钢筋笼在灌注前不固定或固定方法不当,在灌注砼或提升导管时,由于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砼灌注进度太快,或提升导管过猛而带

5、动砼上升,极易造成钢筋笼突然提升浮起;24、骨架主筋外侧设置的砼保护层子 垫块或钢筋半圆环,高度不够,间距过大,或横向圆周内仅设 2 处;(四)清孔25、清孔时泥浆技术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泥浆相对密度过小,因水头对孔壁压力较小易造成孔壁坍塌;泥浆相对密度过大,易造成灌注砼时有泥浆夹层,或到顶部时砼提升不动灌注困难;26、检测泥浆相对密度时,取样方法不正确;27、清孔工程中,未注意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的高度以及内外水差高度;28、大直径、深孔采用换浆法清孔,速度慢,清孔质量差,易发生坍孔;(五)水下砼灌注29、导管使用前不做密封试验,致使灌注时泥浆渗漏入管,造成砼中出现泥浆夹层;30、灌注砼前不

6、测孔深,不了解清孔后到开灌前这一段时间里是否发生坍孔;灌前不再次检查沉渣厚度,致使桩底沉渣超标;31、对灌注砼的关键设备(料合机、砼泵机、发电机、备用导管、插入式振捣器、运输砼车辆等)以及材料(水泥、砂石、掺加剂等)未做好灌注前的维修检查和足量储存工作,未留有备用应急的数量,一旦发生故障,束手无策;32、灌注砼时不做现场记录,事后编造假的记录,乱写乱填,错误百出;拆管后不经计算,盲目拆管,随意提升,造成埋管过深过浅,极易引发事故;33、对首批砼的方量未经认真计算,往往因方量不足,未能充盈桩底全断面,且不能将导管置足够深度,继续灌注势必造成断桩或事故桩;34、首批砼方量不够,冲力不足,或导管距孔

7、底过高,造成桩底灌注砼冲渣无力,易留残渣,特别是采用商品砼运输车灌桩时,许多单位不用漏斗,极易造成桩底夹渣过厚的情况;35、首批砼灌注后不测砼顶面标高,不计算与理论砼面标高的差异,不了解首批砼对桩底的充盈情况,极易出现事故桩;实际标高高于理论标高,说明桩底已坍孔;低于理论标高,说明有扩孔,都应及时处理;36、灌注过程中不经常检测砼表面的标高;37、水下砼灌注时,砼的坍落度,均匀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不是在灌注点入槽口检查,而是在拌合楼前检查,误差很大;38、由于水泥温度过高,砼实际初凝时间远低于配合比设计初凝时间,砼坍落度随运输泵送和时间因素损失很大很快,施工中未认真考虑这一情况;39、导管埋置过深

8、,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砼已经初凝,导管拨不起,造成断桩;40、导管埋置过深,导管连接不好,拨断导管,造成断桩;41、导管提拨时造成接口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致使孔内泥浆突然下降,导管进水,在已灌砼内形成夹泥层,造成断桩;42、导管埋置过浅,不经计算盲目拨管,或机械控制不好,过度拨管、致使导管拨得过高,使导管口拨出良好砼层,导管口处于泥浆层,则形成夹泥层断桩,导管口处于泥浆、砼混和层,则形成夹混合层断桩;导管口处于上浮砂浆层,则形成夹砂浆层断桩;43、灌注砼顶升不动时,(特别是在砼灌注末期,砼下落高度越来越小,向下压力越来越大,而首批砼经过较长时间停电,流动性越来越小,砼顶升困难),随意

9、采取接管,拨管,上下抽动导管的方式下送砼,造成砼缺陷,以至断桩;44、砼坍落度过小,离析,石料粒径过大,造成了堵管,砼下送不畅,砼灌注中断等事故;45、水下砼灌注速度过猛,以致形成高压气囊,造成压坏导管接头密封圈产生漏浆,砼下不去,或在桩身砼中形成空洞气泡,产生质量问题;46、导管提升过快,一次提升量过大,造成了砼内部条状缺陷;47、灌注时间过长,砼灌注连续性不好,易产生病患和质量问题;48、由于机械故障,停电,中途坍孔,道路堵塞等意外原因造成砼灌注不连续,中间处理停电时间过长,致使砼超过初凝时间,导管无法提起,砼无流下灌而形成断桩;(六)桩头49、设计桩顶标高计算或测量不准,致使桩头超灌量不

10、够高,或有时根本无法超灌,造成了部分桩顶部分砼质量不佳;50、桩身砼强度不足 70%,过早破除桩头,影响桩身砼质量;51、桩头不凿毛,不清洗,或凿成锅底形,影响桩台之间砼结合的质量;52、桩头砼伸入承台高度不够;53、桩头伸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不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过短现象时有发生;(七)安全、环保54、冲(钻)桩及灌注水下砼时,泥浆四处漫流,随意排放,不设导流槽沟,淹没农田果园,污染环境;55、随意向江河中排放泥浆和弃渣,污染河道;56、泥浆池四周不设护栏;57、较长期未作业的孔口不加盖,加网防护;58、钻机下方井口作业人员、钢筋吊装时作业工人不戴安全帽;59、冲(钻)头修焊工人及个别钢筋电焊工作业时不戴有色眼镜;60、气焊施焊时,乙炔瓶倒地,氧气、乙炔瓶相距小于 5 米,明火距两瓶距离小于 10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