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018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财政学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财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导论1、实证分析: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 、 “会怎样”的问题。比如,2003 年中央政府发行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行为有什么影响?等等。 )2、规范分析: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目标的政策建议;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非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如:电信资费是否偏高?对汽油消费是实行收费为好还是征税为好?增加国债发行是利还是

2、弊?)3、试借助图形描述混合经济的运行。混合经济:由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共同组成;由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共同作用。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资源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家 庭企 业政 府支出收入收入支出收入支持和补贴税收、收费等税收、收费等政府服务政府服务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 补贴资源支出4、判断规范和实证。(1)实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规范(2)如果限制小汽车进口,国内消费者就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实证(3)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规范(4)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实证(5)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距扩大是正常的。实证(因为没有提到对错)第二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

3、标准1、帕累托效率:指资源配置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1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2、帕累托改善: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3、生产效率: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使产出最大的不同资源组合。4、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5、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被最合理地为各个人所利用。(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一般均衡分析 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交换效率)6、生产契约

4、曲线: 是指在埃奇沃斯图形中,不同生产者的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生产契约曲线说明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中使用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的调整,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即实现生产的最优境界。埃奇沃斯框图:生产效率如果将埃奇沃斯框图中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就形成一条生产契约曲线,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7、生活可能曲线/产品转换曲线:描述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由生产契约曲线演变而来衣服、 MNP PO Q1Q21Q2QOOLKQ1 Q2 Q3Q1Q2Q3 gE1 E2 E3LK2大米8、交换契约曲线:在埃奇沃斯图形中,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交换契

5、约曲线说明两个消费者如何通过自由交换而实现最大的满足程度,即实现交易的最优境界。牛郞和织女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称为交换契约曲线。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9、社会福利函数隐含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关于社会福利函数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社会福利主义:主张社会福利的高低由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决定社会福利函数的常见形式:简单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1)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表达式: 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2)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

6、个人的效用表达式:OO U1 U2 U3U1U2U3 gE1 E2 E312(,)nWFUL12 1nniiWUUL1min,nWUUL3政策主张:最小最大化原则,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使境况最差成员的效用最大化10、理解效率的一般/局部均衡分析。(1)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 一般均衡分析A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出于利润极大化的动机,厂商总是将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的各种要素的数量调整到这样一个状态: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与其价格的比率都相等,或者对任意第 i 种和第 j 种要素来说,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相等,或者每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与其价格之比相等,计算题:假设某企业生产大米需

7、要使用资本 K 和劳动力 L 两种生产要素。资本价格每单位 PK 元,劳动力价格每单位 PL 元,假定生产 Q 吨大米所需要的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比例关系是 QKL。试问,该企业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最佳投入比例是多少?其边际产量之比是多少?B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为了追求效用极大化每一个消费者都将在收入允许的范围内将消费品组合调整到每一种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与它的价格之比都相等,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此不难看出,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因为下式对每个人都成立C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前已说明,追求效用极大化的消费者消费任意第 iKK220/()(),LLLLKLKLK

8、LKPQQPPddMMP根 据 题 意 , =,所 以 /Q为 常 数生 产 成 本 C依 题 意 , 生 产 成 本 取 最 小 值 , 有 C=0所 以 , 即 :因 此 , 生 产 要 素 投 入 比 例 :所 以4种和第 j 种产品的组合都满足而从生产领域看,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追求利润极大化的完全竞争厂商会将产量调整到满足以下条件(2)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局部均衡分析当市场实现供求均衡时,均衡价格 P*既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又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P*=MSB MSC边际私人收益( MPB) MPB=P*=MSB边际私人成本( MPC) MPC =P*=MSC综合得: P*=MPB=MP

9、C=MSB=MSC 11、懂得判断哪些情况是帕累托效率, (例如,P36 练习题 1)第三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1、公共产品: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即 ;公共产品无法由私人按效率产量提供;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极大潜力。2、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了他人福利的情形。(外部性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在市场机制下,有益的外部效益行为无法得到足够的激励,而有害的外部效益行为无法得到约束如汽车尾气的排放:价格机制无法为清新空气的机会成本提供正确的信号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影响公共健康,0MC5河流上游污水排放、建设一个花园)3、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1)市场

10、失灵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2)市场出现失灵的原因可以归为三大类:市场势力、市场残缺和市场功能缺失。A.市场势力:垄断、自然垄断等;B.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C.市场功能不足: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4、结合模型分析垄断产生的效率损失。你可以用最简单的需求/供给模型来分析,因为在垄断情况下,企业生产产品是为了得到最大的收益,即 Imax = (P*D) max,用图形表示为在需求曲线 D 上,P=Q 这一点(下方所围成的图形)是正方形的点,而这一点总是小于 D/S 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因为垄断者为了提高价格,人为

11、的限制产量,使之不能达到社会最大产量,垄断者更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不能弥补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剩余,造成了社会总水平的效率损失。计算题假定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52-2P,成本函数为 TC=3Q2。求;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其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又各为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MPC=6QMSC,MSB=26-Q/2市场效率产量:6Q=26-Q/2 推出 Q*=4对垄断厂商而言,MSB=VR,所以垄断厂商的总收入 TR=VR*Q=26Q-0.5Q2所以垄断厂商的边际私人受益 MPB=26-Q垄断厂商的利润

12、最大化产量:MPB=MPC,即:26-Q=6Q,Q=26/7第四章、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MPC=MSCD=ARMSBMRQ*QmOPm=MSBP*MSCEBA61、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2、投票悖论: 没有一种提案能赢得多数票,这意味着简单多数票规则将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3、单峰偏好: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4、中间投票人:指的是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

13、5、阿罗不可能定理:五个假设前提:个人理性条件;无限制领域条件;帕累托条件;无关备选方案的独立性;非独裁性。结论:在上述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6、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财政决策机制呈现出什么特点?(1)偏好显示问题:人们显示对私人产品的偏好办法很简单,但是表达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就没有那么有效的办法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投票方式表达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2)偏好加总问题:财政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个人偏好,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不尽相同。个人偏好加总办法有三种:A。习俗。 B。独裁。C。投票。7、什么是投票悖论?出现投票悖论现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投票悖论因投票者的多峰偏

14、好所致,如果个人的偏好呈现单峰形态,投票悖论就不会发生,投票均衡存在。更确切地说,多峰偏好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第五章、公共产品1、竞争性:新增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给其他人享用。2、排他性:存在将没有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3、公共地的悲剧:指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使用的现象。 (解决手段 :管制,税收,明确产权)4、私人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是什么?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5、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是什么?结合图形。所有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之和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三人社

15、区保安服务需求曲线的确定:保安人数 MBA(元) MBB(元) MBC(元) MB(元) 1 600 500 400 15002 500 400 300 12003 400 300 200 9004 300 200 100 6007第六章、外部性及其矫正1、结合模型分别分析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1)竞争性市场之所以能够达成效率,原因在于 MPB=MSB=MSC=P(2)当外部性产生的时候,作为经济主体决策基础的边际私人收益或边际私人成本将会偏离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从而导致经济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的决策与社会的要求相背离,从而无法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要求。(3)外部性无法达成市场有效配置的表现:经济行为存在负外部性时市场供给过剩,而经济行为存在正外部性时市场供给不足。A正外部性:指给无偿给他人带来积极影响的行为;(如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接种、私人花园。 )正外部性与供给不足 边际外部收益(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 ,MEB ) 社会收益 MSB=MPB+MEB 资源配置效率要求:MSB=MPB+MEB=MC 0 123452040608010120140160 S=MSCDMBSB=BDM=B MCMSB=MPB+MEBMEBPR1R* Oabab8正外部性导致的效率损失:供给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