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003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判断根雕艺术品的价值目前,根雕艺术品已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判断一件根雕艺术品的价值呢?这里有以下几个方法:一、看树根材质是否好在根雕艺术品的取材中,花梨木树根厚感十足,易于长久保存;樟木树根色泽丰富、自然古朴,同时还能发出香味,是做根雕艺术品的好材料;红豆杉树根是最好的材料,不仅木质不易开裂、变形、腐烂,而且颜色也受人喜爱,从淡红到深红直到变成红褐色,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一般来说,由生长较慢、质地坚硬的珍稀木材树根雕刻成的根雕艺术品价值较高。二、看造型是否奇特根雕艺术品没有奇特的造型,就无所谓“真、奇、古、怪、绝” 。一般来说,一件好的根雕作品应该是少雕或未雕的,大部分

2、是“天成” ,而很少部分是经“人工”修饰的。根味较浓的根雕艺术品往往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使人备感亲切,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三、看个体是否完整为突出根雕作品的主题,对树根作进一步的修饰是必要的。但修饰后的根雕作品必须要让人能看得出主题。任何隐性的拼接,都会大大地减少根雕艺术品的价值。四、看作品是否取材于古老的残根取材于古老的残根的根雕艺术品一般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五、看表象是否真实树根天然的颜色和纹理是根雕艺术品最为自然的表象,也是根雕艺术品价值的直接表现。因此,根雕艺术品的表面是不宜用人工去着色处理的。因为着色容易隐盖天然成分,使人不容易辨别木质的真假。所以,表面经过着色的根雕艺术品的价值

3、往往会大打折扣。 论木雕与根雕艺术的形与神 -发布时间:2011 年 8 月 6 日 9 时 57 分木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造型也比较多样。早在殷、周、秦、汉时就有木雕作品。木雕分为圆雕与浮雕,圆雕的造型与浮雕造型不同,它四面都可看到,浮雕只能是单面观赏,圆雕的构图力求简练、概括,使各个角度都有可欣赏的东西,木雕创作要在形神兼备、以神为主的基础上讲究造型美,在注重写实、突出形象神情表现的基础上,运用夸张进行提炼、概括,以进一步加强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人物的姿态、动作手势的安排,要使各个角度有尽可能完美的观赏面。艺术家以自身的艺术素质、修养及功力,除了有高超的技术与灵感外,还要有认识、

4、捕捉、提炼生活中瞬间形象的能力,必须在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中搜集到的原始材料里,以经过思考选择、加工提炼的素材为题材,与典故内容材料及名人题材等,也就是创作内容,使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密切结合、完美统一,使作品个性突出、生动、传神而又富于节奏感,还必须有时代精神的具体生动的体现。创作构图是在画面上的精心安排,它是作者意图思想、审美情趣的追求和体现,其中包括主次、交错、呼应、取舍、均衡、藏露、疏密、虚实等等方面的处理。构图的研究还牵涉到生活、立意、题材等方面,生活是源泉,立意是追求的目的。我的作品悯农是根据唐代诗人李绅诗作悯农中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社会场景,发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的警世之言为题材,经过构思、提炼、概括、造型而创作的,选用珍贵的花梨木雕成。作品以农夫坐田间歇息为主景,采用多个三角形组合的结构形式,并运用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的雕塑及写实的表现手法,刻画夏日田头,烈日当空,茶罐旁置,铁锄闲搁,艰苦劳作后的老农夫,右手拿毛巾仰天麻木地擦拭热汗,微眯的双眼衬着一脸的迷惘,思绪何寄?嗷嗷待哺的家小?缴纳不尽的租赋?收成未卜的来年,给人留下的是不尽的艺术想象空间。作品注重表情和造型,恰到好处,并具有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此作品的问世,在艺术界引起很大的震撼,作品首次发表于温州晚报收藏鉴赏版,而后又发表在美术报第 388 期,同时载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 、 雕塑艺术大全等

6、等。根雕作为根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各种千姿百态的枯根,经过人工顺应自然形态,巧妙地雕琢加工,创造出具有天然形质美和人工雕艺美, “奇” 、 “巧”相结合的艺术。根雕是指局部雕刻,有意象、具象与抽象的创意。从根雕的法则来说,一是求其自然,应物象形;二是求立意,意趣结合,顺乎自然,顺势取意,七分天然,三分雕琢,不可强求。作品应予以“天成”之妙趣,使根雕作品获得生动的艺术效果,达到真正的“奇” 、 “巧”结合。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大自然赋予创作者以灵感与想象,作为一位雕刻艺术家,不仅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持敏锐的感受力,还要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创作根雕作品时应从整体着手,

7、尽量做到不拼、不接,虚实巧妙,相交得体。其取舍部位要求布局合理,取其自然,要讲究意、气、韵、趣,达到神似的境界。显然,一件好根雕作品离不开恰如其分的自然根材的组合,但雕刻家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没有良好的人品艺德,艺术水平也很难提高。根雕表现手法:一种是不留刀味,一种是特意留有刀味。如根雕作品岁月 ,用留刀味的手法,来表现老人的苍老,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创作弥勒、美女等作品时则不留刀味,取其天然美之特点,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巧借天然美,诸如我的大肚能容作品取弥勒五短形象之特征,作品采用 S 形的构图和传统的“开合”等构图处理手法。配有树皮服饰,能体现出圆圆的大肚子,右乳

8、房与肩部位皱着凹凸形与明显的树皮,使作品虚实巧妙,相交得体的动感,右手部位在不破坏自然美的前提下,刻画出手拿着佛珠,头向右偏着,慈祥的笑容。自然美之根材。在艺术处理上采用多圆构图,圆在我国传统艺术处理手法中,代表完满、和谐与包容,以充分体现团结与吉祥美好的主题思想。作品完成后特别要注意角度,如太仰与太俯,或偏左和右斜,角度的不当都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有些作品完成后,摆在柜里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不妥之处,还可作适当的修改。作品命名要含蓄,不宜过于直露,同时也要引人入胜。只要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和创新,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根艺.名称的由来每一门艺术都具有它自己的特点。根的艺术由于使用了不同于其他造

9、型艺术的材料、工具和技法,产生了为其他造型艺术所不能替代的艺术特色。很少有人想到,大自然能在泥土里创造出美来。那些不引人注目的、被抛弃或准备烧掉的各种乔、灌木及竹、藤等废根,和地面上的景物一样,同样具有自然的形态,蕴藏着生活的内在活力。它一旦被艺术家发现,以“似是而非” 、 “似像非像”的艺术形象,赋予它新的生命,就会使其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人们通常说的树根或竹根艺术品,这种艺术品就叫作“根的艺术” 。为什么称其为“根的艺术”呢?古时候人们对采用竹、木根创作的艺术品,叫作“树根雕” 、“竹根雕” ,现在还有人称之为“树根造型”或“根雕的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应该为它正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

10、它的存在和发展。树根本身就有它自己的天然美存在,用“树根雕” 、 “竹根雕”或“树根造型”命名,只能说明人工创作部分,没有说出根的天然之美。这种艺术品的原材料既不仅仅限于树根,还有其他根材,又不完全是人工雕刻出的艺术品,还有根造型、根书法、根贴画、木纹画、树瘿作品以及根装饰品和实用品等等,叫“树根造型” , “树根艺术”或“根雕艺术”既不确切,也不全面,它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所以,称作“根的艺术” ,简称“根艺”较为科学、准确。这一命名,先后得到了王森然、张启仁、常任侠、陈叔亮、常书鸿、刘开渠、王朝闻、吴作人、张仃、华君武等美术界专家们的认可,

11、并陆续在国外报刊上发表。在 1985 年经中国科协审批,成立了中国根艺研究会;又在 1994 年划属中国文联,成立了中国根艺美术学会。根艺是一种天趣古人利用根的天然形态,采取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根艺作品惟妙惟肖、生动自然。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作品,所采取的依据石料的天然形态构思进行创作的方法,是公元前二世纪我国艺术家们在雕刻艺术的创新,也为我国造型艺术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于是由此展开,在我国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出现了运用这种手法创造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如运用玉石的天然形态和变化多端的色泽雕刻成的人物和鸟虫。宋代的“巧色玉” 、清代的“大禹治水图”以及山西晋祠中现在陈列的完全是

12、自然形成的“天然石山水图”和“天然石游鱼图”等,都是采取这种手法创作出来的。这说明了在我国古代美术领域里,根的艺术的出现不是孤立的,是和天然石刻新的表现手法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所选用的自然界里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石头,一种根材。这种艺术创作完全是人工所致,而是“天人合一” 、 “与天同创”的艺术,具有一种天然的情趣,可以说是天趣。这种天人合一的天趣艺术创作,一直延续到现代。如现代出现的河卵石艺术、漆画艺术等都有自然成趣的一面,但又有它们各自的特点。根的艺术的特点,就是要充分体观出根的自然美。根艺美术与雕刻艺术的区别每一位根艺家,尽管艺术上的修养和所接受的影响不同,技艺上的擅长和表现手法各异,但都要

13、自觉地服从“根的艺术”所采用的原材料的制约,在尊重树根或竹根自然形态美的前提下,去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但是在实践中,有的作者却往往费力不讨好地完全摹仿木雕作品的技法,自觉不自觉地把根当作一般的木雕材料来使用,过多地在人工雕刻上下功夫,而不是着眼于充分利用根的天然雕饰之美,其结果使得根的自然形态受到破坏,把根的艺术变成了“木雕艺术” 。这说明对“根的艺术”特点还认识不足,对其创作归律也掌握不够,因而使“根的艺术”作品丧失了应有的特色。 “根的艺术”虽然和“木雕艺术”有关,都是在木质材料上用刀造型,但是它们的创作原则却截然不同。木雕是采用木头做原料,经过艺术家精雕细刻,完全改变了木材原来的

14、形态,按艺术家预先的构思,一刀一刀地雕刻出各种形象,它和泥塑、石雕艺术相仿,一般都不受原材料形态的制约。如一块龙眼木,即可雕出古代英雄穆桂英和花木兰的形象,也可雕出渔翁和老寿星的形象,还可雕出狮、虎、象等各种动物的形象一块大理石、象牙和白玉,同样也可以雕出这些形象。不管这些材料形态色彩如何,在它的表面上是看不到这些形象的,所以能雕成各种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关键在于艺术家的构思、创作和精雕细刻的技巧,完全是人工所致。故称为雕刻艺术。而“根的艺术”却不然,它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既是说,在创作根艺作品时,将这块根材看作是十分,只能作三分修饰雕琢及造型,七分主要是利用根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既大部

15、分利用天然成分,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和创作这只是区别于木雕创作的一种的致比例,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三雕七磨”的创作原则。也就是说,在根艺创作中,要受根材限制,主要靠根的自然形态,靠艺术家去识别和发展它的美,而不是光靠雕刻去塑造形象。根艺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根艺作者应着眼于天然去雕饰,发现根的自然美,发现根上自然生成的又有表现力的形象。大自然中的根形形色色,像怪石一样四处可寻觅。如被虫子蛀过的根所形成的美的图案,从石缝中生长出的根,长期被河水冲撞的根和木,或是树瘿等。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根材,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象,这些根的各种形态中都瘟藏着一种内在的艺术魅力。一旦艺术家在一个七枝八杈的根上悟出了形象,

16、发现了它的美,就能着手进行创作。这种创作,不光靠雕刻技法来塑造形象,而是靠善于利用根的枝、须、窟窿、节疤、纹理和色泽等各种自然形态,借以表达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以及各种人物或动物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一旦被作者创作出来,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绝无重样。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根的自然形态,又要在作者明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巧借天然,进行取舍、雕琢和工艺磨制等加工处理。这种根的自然形态美和人工造型美的“奇” 、 “巧”结合的过程,充分表现了“根的艺术”的创作规律,那种盲目摹仿其他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法的做法只能使“根的艺术”特点丧失殆尽。 “根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处理时,因受其原材料自然形态的限制,故而不能在主观上去苛求与现实生活中实物吻合的各种形象。一般说来,根艺作品大都表现出“似与不似之间” ,甚至常常有一些抽象的意味。如一位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