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0549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梁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2004 年 8 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 ,把税收管理员定位为“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和税收监控员”的五员身份。2005 年 3 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 ,明确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税源是税收的基础,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核心和起点,是加强税收管理的关键。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征管基础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抓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是当前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新征管模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促进税源精

2、细化管理,提高依法治税水平,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我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一) 我县税收管理员的基本情况税收管理员是指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他们具体地行使国家授予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税收执法、纳税服务等职能。税收管理员是税务机关的最基层,是各种税收基础工作的实践者,是与纳税人朝夕相处、密切联系的执法者和服务者。税收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担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责。一方面要加强税源管理,了解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基本情况,督促纳税人及时足额申报纳税、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账簿凭证管理,及时采集纳税人相关

3、信息,建立健全纳税人档案,调查核实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减免税申请等情况,对使用发票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等。另一方面税收管理员要根据管户责任和管事要求,在进行执法管理过程中,加强与纳税人的联系与沟通,向纳税人提供提醒告知、政策辅导、宣传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措施,及时征询纳税人意见和建议,帮助纳税人解决纳税困难,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纳税环境。我县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只设立税源管理科一个内设科室作为税源管理机构。税源管理科共有工作人员 13 人,其中 9 人为税收管理员,管辖全县 2150 户税源,其中个体户 户,一般纳税人 户 ,小规模企业 户。税收管理员占全县在岗

4、工作人员的 18%。在硬件方人手一台电脑,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二) 执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经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税收管理员制度吸取和发挥了专管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状况比较了解以及税源管理责任明确的优点,完善事前、事后监控机制,强化对纳税人的动态管理,可更好地开展“零距离” 、贴近式、深层次的纳税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1.科学划分岗位,夯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基础。首先,明确管理岗位,将全县 2150 余户纳税人全部分配到 9 名税收管理员身上,个体按地段、

5、乡镇分开,企业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企业划分,做到户户有人管。其次,在大分工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设立税收管理员小组,按照管户类型的不同将税收管理员划分成,个体户小组、一般纳税人小组、小规模企业小组,使职责分工与工作协作能有机结合,实现科室内部工作上分与和的协调统一。再次,我局对全县税源进行了分类,设立重点税源管理岗,力求把好钢放在刀刃上,把精兵强将放在重点税源管理上,达到“大户管细、小户控全”的目的,实现了税源的“分类管理,分级监控” ,做到了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中间税源专业化管理,核定户规范化管理,零散税源协、护税管理,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税源监控网络和征管链条。2.量化工作目标,规范税收管理员

6、工作程序。在划分好岗位的基础上,明确管理员工作职责,即做好“五员定位”:即信息采集员、纳税评估员、税收分析员、政策辅导员、纳税服务员。具体职责包括:纳税辅导、催报催缴、文书审核、行政处罚、纳税服务(包括纳税提醒、税收约谈、查前辅导)、纳税评估、重点税源分析、实地巡查和资料审查,纵有范围、横有职责。 并针对综合征管软件业务工作规程,对管理员进行培训,量化工作目标,对每项工作职责进行量化,明确工作标准和工作时限,使税收管理员不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且清楚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3.重视税收管理员培训,客观评价税收管理员工作。我局针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多次举办财务会计

7、知识培训、电脑操作培训、纳税评估报告写作培训,从而系统的逐步的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素质。并将培训和考试相结合,考试采取封闭式,单人单桌,50 岁以上实行开卷独立完成,50岁以下闭卷考试,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真正考出了水平,检测了能力,满足了工作需要。在注重业务能力培训的同时不忽视政治。围绕工作纪律、政治素养、勤政廉洁、团结同志等内容,实时的举办集中学习,并要求人人有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并根据日常工作的需要制定了税收管理员下户制度 、制作税收管理员下户反馈卡 ,确保税收管理员的廉政勤政。二、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我局通过四年来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执行,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1.税源管

8、理机构太过集中。受“城乡一体化”机构改革的影响,全县所有税务所(分局)遭裁撤,现全县只设有税源管理科一个内设科室负责管理全县纳税人,税源管理机构高度集中,造成对边远乡镇税源管理有效性的缺失。且税源管理科是县局的内设科室,只是代表县局进行行政活动,没有独立的执法权限,不方便实际的管理活动,给县局造成潜在的执法风险。2. 税源管理部门人员少。我局税收管理员人员较少,我局现有在职税干 50 人,税源管理科有 13 人,占在职人员的 26%,但是,税收管理员只有 9 人,只占在职人员的 18%,近几年,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业户,税源零星分散,量大面广,因此,相对来说,税收管理员人员较

9、少,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较大。在此情况下,税收管理员在工作中就会自然出现通过降低工作标准、缩减工作程序、延长工作时限、隐匿工作信息等方式来应付工作量。3.过分强调“机器管事” ,人的能动作用发挥不足。近年来,国税系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税源监控上对机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事实上计算机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由纳税人自行申报其真实性尚待分析,原专管员“管户制”的一些好做法又遭舍弃,形成了人管与机管脱节的现象,部分税收管理员存在下户机会少,自然就搞清纳税人生产经营、涉税事宜的情况,纳税服务也是点到即止。4.工作压力大, “执法风险高” ,税收管理员心里负担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户数量和税收规模都

10、在增长,但税收管理员并没按比例增加,人均管户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加之现在的工作要求、执法程序较以前严格很多,特别是随着“一案双查”的推行,税收管理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执法风险高,心理负担严重。已造成大家都不愿意从事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岗位,长此以往会严重的影响到税务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5.临时性工作任务较多,激励监督机制缺位。税收管理员不仅要做好日常的事务性管户工作,还要经常承担上级交给的各种临时性工作任务,承担诸如多元化申报推行、某软件上线、专项治理等额外内容。而同时,由于受到规范津贴补贴、国税部门职务晋升机会较少等硬性约束,对当前的工作缺乏有效激励。而且考核制度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一定程度上还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影响了服务功能的发挥。6.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基层税务机关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的现象较为突出,现在的税收管理员相当多的是 20 年以前参加税务工作的,近七成的税务人员都在 40 岁以上。同时,在目前的税收管理员队伍中,懂税收法律法规、知悉财务会计知识、懂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综合征管软件操作应用的复合人才尤为缺乏,现有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