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0470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nsys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 ANSYS 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老 师: 学 生: 学 号:专 业:农业水土工程学 院:水利学院2014 年 11 月基于 ANSYS 钢筋混凝土结构耦合分析摘要:本文建立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用于分析工程结构问题。以渡槽钢筋混凝土模型为例,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 ANSYS 中耦合和约束方程法,耦合法用于考虑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共同作用产生的应力应变,约束方程法用于将钢筋节点和混凝土节点用约束方程联系起来。对纯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实际钢筋混凝土模型,能为工程安全监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关键词:约束方程法 渡槽 耦合 节点 单元B

2、ased on ansys coupling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Wang Liangzenan Feng xiao Liu Feipeng Ou Zhengfeng Cai Keke (kunm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650201)Abstract: Paper establishes reinforced concrete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structural problems. In A

3、queduct reinforced concrete model as an example, the process of using ANSYS model coupling and constraint equations method, consider coupling method for temperature stress-strain and stress fields generated by the coupling interaction, constraint equation method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nodes and nod

4、e linked with the constraint equations. On the results of pure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contra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inite element model can simulate the actual reinforced concrete model can provid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gineer

5、ing safety monitoring.Key words: the constraint equation method aqueduct coupling node element1 概述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普遍用于灌溉输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还可以通航。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渡槽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越道路、河流、山谷以及泄洪排涝的水工建筑物,但是由于其过水流量大,承受的荷载大,结构形式复杂,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极其重要。南水北调中线漕河渡槽,采用多侧墙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三槽一联的箱形断

6、面。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线弹性计算,分析在工况下槽身结构重要部位的应力应变情况,分析槽身的结构合理性,为设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便使其能够安全、稳定、正常的运行 1。2 模型的建立2.1 工程简介主河床槽段采用 30m 多侧墙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槽断面尺寸6.05.4m,边墙厚 0.6m,顶部设 2.0m 宽的人行道板;中墙厚 0.7m,顶部设 2.7m 宽的人行道板。两墙中间设拉杆,宽 0.3m,高 0.4m,间距为 2.5m,槽端间距为 0.78m。槽身两边墙设侧肋,宽 0.5m,高 0.7m。布设底肋,近槽墩底肋宽 0.7m,高 2.0m,其余底肋宽 0.5m,高 0.9m。两槽之

7、间每跨端部预留 0.55m 长的后浇带,以便给预应力张拉留出工作空间。槽墩为空心重力墩,基础为端承桩,承台尺寸为 26.88.52.0m, (长 宽高) ,承台下设 12 根端承桩,双排布置。槽身预应力主要采用直线形和曲线形两种,直径为 15.2mm。其中直线形钢铰线编号 10 种,孔道 150 个,共有 980 根,总长 22771cm;曲线形钢铰线编号有 9 种。孔道 26 个,共有 328 根,总长 25417.1cm。直线形钢铰线布置及编号:底板:X 方向(F1)和 Z 方向(I1 、K1 );底梁中孔:X 方向(C1、D1) ;底梁边孔:X 方向(A1);中墙:X 方向(H1) ;边

8、墙:X 方向(G1)和 Y 方向(M1);侧肋:Y 方向 (N1)。曲线形钢铰线布置及编号:中纵梁:X 方向(E1、E2、E3、E4 ) ;边纵梁:X 方向(B1、B2、B3) ;底肋:Z 方向(J1、L1) 2。2.2 FEM 模型单元的选取:从渡槽的结构中来看,槽体为主要分析对象,其次为钢绞线,本文将渡槽槽体结构当作水工混凝土结构来进行计算,对于漕河渡槽这一类大跨度、高承载的巨型渡槽需要考虑对预应力钢绞线的模拟,也就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考虑钢筋单元的影响,因此计算分析时用钢筋和混凝土两种单元建模,以下介绍 ANSYS 中模拟的这两种单元。 3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结构分析采用 Link8

9、 单元 (三维杆单元) 模拟钢绞线和 Solid 45 单元 (三维体单元) 模拟混凝土;加重力荷载、水荷载、风荷载等荷载后,转换为热分析,钢绞线转变为 Link33 单元(三维杆单元)模拟,混凝土转变为 Solid 70 单元(三维体单元)模拟,温度属稳态热对流方式,通过 ANSYS 加入实体外对流面的温度,要得到内部实体温度,就需要对渡槽进行热分析,然后求解其温度场得出结果,再将热分析中得到的节点温度通过 ANSYS 写入作为体荷载然后由热分析转换为结构分析读入体荷载作为外荷载,最后模拟计算出结构的整体温度场和应力场同时存在的应力和应变。 42.3 材料参数混凝土密度为 =2400kg/m

10、 3,弹性模量为 Ec=3.45104N/mm2,泊松比为V=0.167,线膨胀系数为 8E-006/C,导热系数为 10kJ/(m hC) 。钢绞线密度为 =7850kg/m 3,弹性模量为 Ec=1.8105N/mm2,泊松比为V=0.30,钢绞线直径: f=15.2,导热系数为 10kJ/(mhC) 。2.4 模型的建立若结构形状基本规则,设计要求高,宜用映射网格划分。渡槽结构整体对称,有限元模型如下图所示。图 2 为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图 1 实体模型划分网格得到,单元数为50240,节点数为 62273。图 1 漕河渡槽漕身实体模型 图 2 漕河渡槽漕身有限元模型图 3 漕河渡槽钢绞线

11、有限元模型 图 4 钢筋混凝土约束方程图 由钢绞线模拟理论可知,对于漕河渡槽中有曲线钢筋属于钢筋结构复杂情况,选用实体力筋法中的约束方程法。创建混凝土单元组和钢筋节点组,结果如图 4。由图 4 可知建立约束方程是在钢绞线周围进行的,该方法不改变节点位置,比节点耦合法简单得多,而且计算精度比节点耦合法高,是解决形状复杂结构力筋线的较佳方法。因此选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钢筋复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问题。2.5 边界条件根据图 5 支座约束情况(水平箭头代表支座在垂直水流方向可以运动,竖直箭头代表支座在顺水流方向可以运动) ,因此槽身施加的边界条件是:在槽身一端圆圈支座处施加 x,y,z 三向约束,其余三

12、个支座施加竖直方向和顺水流方向约束;在另一端与圆圈对应支座施加竖直方向和垂直水流约束,其余三个支座施加竖直方向约束 5。图 5 支座约束2.6 计算工况表 1 各种工况荷载荷载 组合工况 自重 风载 预应力 水压力 冰压力 温度GK1 设计水深 升GK2 设计水深 降GK3 加大水深 升GK4 加大水深 降GK5 平槽水深 升GK6 平槽水深 降GK7 建成无水 升GK8 建成无水 降本文计算工况选 GK1,风压力作用在槽身侧面,迎风面按 1.9552kN/m3,背风面-0.975kN/m 3,预应力采用赋初始应变的方法施加。初始应变: s 0.007233MPa,槽内设计水深 4.150m,

13、夏季输水(按均匀温升工况考虑) ,温度计算时对流的温度有三个:取渡槽外表面阳面温度 41,阴面温度 35,槽内水温 28。 63 钢筋混凝土模拟理论为了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弥补混凝土与钢筋拉应变之间的差距,人们把预应力运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去。即在外荷载作用到构件上之前,预先用某种方法在构件上(主要在受拉区)施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的拉力时,首先抵消混凝土中已有的预应力,然后随着荷载的增加,才能使混凝土受拉而后出现裂缝,因而延迟了构件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7。下面介绍 ANSYS 对预应力的处理方法:ANSYS 中模拟预应力钢绞线有等效荷载法和实体力筋法。等效荷载法:基本思想是将复杂但有规

14、律的多个荷载等效为一个荷载来在ansys 施加,让加载变得方便,主要适用于受力简单的模型,对渡槽复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作用是难以用荷载代替的。实体力筋法:其基本思想是将预应力钢绞线建立在模型之中,作为另外一种材料但是与混凝土紧密联系约束在一起,之间的相对变形要保持一致 8。实体力筋法又分为:实体分割法,节点耦合法,约束方程法,下面详细介绍约束方程法:在节点耦合法中,是点与点之间的耦合,因为节点较多,所以略显麻烦。约束方程法是点与单元之间联系,然后创建约束方程,计算速度快,精度也高。而且约束方程提供了比耦合更通用的联系自由度的方法 9。有如下形式:这里 U ( I) 是自由度,N 是方程中项

15、的编号。使用约束方程法在建立模型划分网格后,只需先选择混凝土单元,然后选择钢筋节点,在容差范围内由混凝土单元中的节点与钢筋的一个节点建立约束方程,最终通过建立多组约束方程,将钢筋单元和混凝土单元连接为整体 10。具体实现方法如下:先要创建混凝土单元组命名为 elem_temp 和钢筋节点组为 node_temp。本文所用的命令流:cmsel,s,elem_temp !选择 1 预耦合单元组 cmsel,s,node_temp !选择 2 预耦合节点组 ceintf,0.25,all !耦合单元组与节点组显然,该法比节点耦合法繁琐的联系所有节点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较节点耦合法降低了对混凝土网格

16、密度要求提高了计算效率。约束方程法也比较符合渡槽钢筋混凝土实际情况,计算结果较为精确 11。4 计算结果在 X 方向,渡槽顺水流方向看作简支梁,以向跨内为正;在 Y 方向,渡槽铅直方向看作悬臂梁,以向下为正;在 Z 方向,渡槽横向看作三跨连续梁,正视图中向左为正。工况 1 应力应变计算结果如下:表 2 钢筋混凝土和纯混凝土结构应力对比(MPa)纵底梁跨中 底板 槽顶 部位结构 中孔 边孔 上表面 下表面底肋跨中 边肋 拉杆 中墙 边墙x 1.75 1.75 -0.081 0.836 -0.081 -0.081 -0.081 -3.75 -3.75y -1.15 -1.15 -1.15 -1.15 -1.1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