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0337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是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第三条 教学常规是为维护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经常化的制度和规范,它既是学校及其职能部门管理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第四条 教学常规管理,一般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管理、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

2、学质量。第二章 教学组织管理第五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管理学校工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负有全权责任,要建立健全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年级组以及学科教研组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第六条 学校以教学为主,校长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校长管理教学的主要职责和标准是:(一)带领并促进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和决议,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二)加强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合理配备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思想和业务培训,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品

3、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三)认真制定和实施教学例会制、年级负责制、教师岗位责任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依法治教,推动学校工作正常运转。(四)深入教学第一线,全力抓好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对教学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校长要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利正常决策和进行有效管理。(五)注重校园、学籍、后勤、安全等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管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六)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七条 教导处是学校管理教学的职能机构,是实施学校教学管理的枢纽。教导处在学校管理中要

4、充分发挥安排、组织整个教学活动的调度作用;协助校长计划、实施、指导、检查教学工作的参谋作用;为教学创造必要条件的服务作用。第八条 教导处为校长管理教学的主要助手,应切实履行以下组织和管理教学的具体职责:(一)建立健全排课调课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文件编制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或变更课程课时。(二)准确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和业务状况,客观地推荐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人选,合理配备教师,恰当确定教师工作量。(三)督促全体教师认真执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习研究教材,积极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四)深入

5、年级组、教研组了解情况,督促他们积极开展工作;深入课堂,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和落实教学常规情况,分析教学质量,探讨改革措施。(五)密切联系各班班主任、学习委员及科代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作业负担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布情况;听取和反映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六)搞好教学环境管理、学籍管理、教材图书管理、教学仪器管理、考核与成绩管理、教学业务档案管理等教务工作,为稳定和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服务。(七)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确定教学研究课题,组织骨干力量协作攻关,探索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八)深入开展本校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学

6、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教师搞好常规教学。(九)积极推广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普及教育教学理论,传递教研教改信息,培养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切实做好各种教辅资料的收集、整理、推荐使用和存档工作。第九条 具备相当规模的学校可试行年级组负责制。年级组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发挥年级组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其主要任务是:(一)严格执行学校编制的课程表和时间表,执行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围绕提高各年级各科教学质量打总体战,防止学生偏科,努力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统一全年级各科教学要求和进度,随时检查、协调各科教学进展情况,搞好成绩分析和采取补救措施。(三)实

7、行学生个案管理,了解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分布情况,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档案,不歧视后进生,切实做好中等生提高工作和后进生转化工作,防止学生因学习困难而流失,提高学生巩固率和合格率。第十条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对学科教学进行管理和教研的基本单位。学科教研组的主要职责是:(一)动员和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引导教师依法从教,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二)统一学科教学进度和要求,落实学科教学常规,检查学科教学情况,分析教学现状,提出改进意见,加强听课评课,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益。(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研究学科教学特点

8、,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活动,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四)指导教师进行业务进修,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和教学有困难的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第三章 教学计划管理第十一条 教学工作计划对整个教学工作起着指导和协调作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实施教学管理的起始环节,是保证学校教学正常有序运行的先决条件。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和教师都要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各个部门和每个教师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工作规范。第十二条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分管校长制定,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批后实施;教导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由教导主任主持制定,经分管校长审批后执行;年级组

9、、教研组工作计划分别由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主持制定,经教导主任审批后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经教研组长审批后执行。各项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十三条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一)方向性原则。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计划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可行性原则。学校及其职能部门的教学工作计划,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目标具体,定位准确,措施有力。年级组、教研组、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措施,不随意调整知识范围,不随意降低或拔高教学难

10、度。(三)系统性原则。学校教学计划要长、中、短期相结合,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应与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相衔接,年度教学计划应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学校的各项教学计划要统一,既目标一致,又各有侧重,形成完善的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体系。第十四条 各项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条件分析。包括对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条件的分析,对上学期(学年)教学质量分析。对过去教学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对现有生源状况和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估计。教学条件的分析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二)教学目标的确立。确定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要依据国家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合理可行,争取

11、期期有进步,年年有提高,切忌不思进取。(三)教学进度的安排。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基层组织、教师都要有相应的教学进度安排,统一教学进度要求。要有对教学进度的管理、检查和调控手段,同年级的教学进度基本一致。(四)教学措施的制定。制定教学措施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具有针对性;要符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条件、配合奖惩制度,具有可行性;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具有整体性。第十五条 采取有效措施,开齐开足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必修课程要加强建设,认真开设;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要努力开发,积极实施。同时,学校要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要充

12、分发挥活动课程的教育性,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十六条 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基层组织和教师个人都要切实履行岗位责任,认真执行各自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校领导要深入基层,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排忧解难;教导处应定期检查、通报各项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督促教学工作按计划贯彻落实。第十七条 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基层组织和教师个人均应在计划周期结束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总结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肯定成绩,同时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以利改进。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第十八条 教学过程是师

13、生利用一定条件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因素。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第十九条 教师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工作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较高,教学教研能力较强,具有一口普通话,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板书,一笔好文字,一套好方法。(

14、三)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四)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五)严格执行师德规范,遵纪守法,恪尽职守,认真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常规实施教学,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第二十条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六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复

15、习、成绩考核和评定。学校教学工作要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第二十一条 备课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学校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教案,了解教师备课情况,教案查阅不能走过场,既要有检查情况的记载,更要有相关问题的改进意见。坚持不备课不能上课,不用旧教案上课。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一)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恰当规划教学进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不得任意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要求,也不得盲目追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负担。(二)充分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恰当选择教学方

16、法和教学手段。(三)认真撰写教案,教案是备课的结果和显现形式,要系统明朗,新颖实用。要防止备课模式单一化,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四)个人备课是备课的主要形式,集体备课给个人备课以定向指导,是提高整体效益和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规模较大的学校应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应做到“三定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要点、统一教学进度。第二十二条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是:(一)严格遵守课程表和时间表,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坚守教学岗位,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不随意缺课和私自调课。(二)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能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恰当把握教学进程,教学环节紧凑流畅。(三)讲究教学艺术,信息传递有效。语言精确明快,音量语速适当语调富有感染力;板书工整扼要,条理分明,透明度和可识性强;教学手段先进、恰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提高教学效率;教态庄重大方,亲切自然,富有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