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313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市 第 XX 届 中 学 地 理课 堂 教 学 优 质 课(教学设计)课 题: 山地的形成 课 型: 新 课 讲课人: 余双红 时 间: 2010 年 12 月 08 日 讲课材料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桐城市第五中学 余双红一、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知道褶皱的概念及其基本形态;2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特征;3应用所学知识,能够在示意图中判读背斜与向斜;4知道断层的概念,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5. 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6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规模和影响。二、教材分析“山地的形成”一节是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典型案

2、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由于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对褶皱和断层内容的处理。褶皱山和断块山都发育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上,所以,教材在讲述褶皱

3、山和断块山的形成的时候,都是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些基本地质构造的形成讲起的。它们是学习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础,但不是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落脚点是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本形态。火山部分内容组织。教材从三方面介绍了火山,即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在火山的形成部分,教材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火山活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与玄武岩高原的形成,一种是中心式喷发与火山锥的形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火山喷发都能形成火山锥。这给学生将来有机会到野外观察火山提供一个基本常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难以亲临其境的观察到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因此在对其形成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模拟演示或通

4、过动画来帮助理解。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3.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并能够明白其形成的原因。4.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特征。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规模以及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欣赏优美自然风光图片,

5、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1、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火山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五、教学方法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法六、教学过程多媒体投影:展示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配以文字意境,引人入胜。设问: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优美的自然风光,真可谓是秀色可餐,那么这些巧夺天工的杰作是怎么雕刻出来的呢?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1.褶皱山多媒体投影:动画演示褶皱学生思考。学生尝试回答。

6、教师引导演示:以课本演示岩层受力的方向,形成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学生模仿。展示图片,看图说话多媒体投影:背斜和向斜的对比表格。名称 一般形态 判断依据 常见地形 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 向斜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并点评。活动题。2.断块山多媒体投影:演示断层动画。教师引导:要求学生从岩体受力、位移方向和地表形态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展示图片,看图说话。活动题。比较褶皱山和断块山,承转过渡。除了褶皱山和断块山,还有哪种原因形成的山?3.火山多媒体投影:火山的喷发过程教师点拨:学生应该掌握火山的形成、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等方面的知识。设问:如何评价火山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思考后讨论。教师总结:应该以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火山对人类有利也有弊。七、教学板书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背斜向斜二、断块山地垒地堑三、火山1、火山的形成2、火山的地貌与构造3、火山的影响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