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303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权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含表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林业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一) 第一节 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一、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是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发生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或其他情况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时,按规定向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提供的需要评估的全部森林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的详细材料。除古树名木、珍贵的单株外,森林资源资产清单一般以小班或造林、抚育、采伐等作业小区(小班)为基本单位编制。 二、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编制依据 森林资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是随时间的变化不断改变的。事实上,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只是整个森林资源生长发育过程在评估基准日这个时点的状况。因此森林资源清单的编制

2、更加复杂和困难。一份合格的、有效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编制依据大体有以下 3 种: (1)具有相应级别调查设计资格证书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当年调查,并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一类调查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 三类调查)成果。 (2)按林业资源管理部门的技术要求建立、逐年更新至当年,并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森林资源档案。(3)为本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在有效时间内、专门委托有相应调查设计等级证书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调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 评估有效期内将被采伐的林木资产清单,必须依据作业设计调查成果编制。 三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主要内容

3、为了准确反应森林资源资产的实际情况,为资产评估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委托方提供的以小班为单位编制的森林资源资产明细表,应当包含小班权属、面积、位置、立地条件和作业条件等数据。此外,如果是有林地,要增加所有的林分因子;如果是用材林的中近成过熟林,要增加材种出材率情况;如果评估的是森林旅游的价值,要包含森林景观方面的指标;如果是古树名木或珍贵树木,要增加人文历史、特殊经济用途和价值方面的内容;如果是评价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要增加气象、水文、环境污染指数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林业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与步骤(二) 第二节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目的、要求和工作步骤 一、核查目的 进行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

4、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估委托方所提供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合法性、可靠性和准确程度,并以此确定该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是否可以在本次评估中予以使用。 二、核查内容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林地资产 地类、所有权、使用权、面积、位置、立地质量等级、地利等级等。 2、林木及林产品资产 (1)用材林: 幼龄林。权属、树种组成、起源、年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 中龄林。权属、树种组成、起源、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 近、成、过熟林。权属、树种组成、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出材率、材种出材量、可及度等。 (2)经济林:权属、种类

5、及品种、年龄、单位面积产量。 (3)薪炭林:权属、年龄、树种组成、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或单位面积生物量。 (4)竹林:权属、平均胸径、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年龄结构、单位面积株数和单位面积产笋量。 (5)防护林:除核查与用材林相应的项目外,还要增加与评估目的有关的生态防护方面的项目。 (6)特种用途林:除核查与其他林种相应的项目外,还要增加与评估目的有关的项目。 (7)未成林造林地上的林木:权属、树种组成、造林时间、平均高、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等。 (8)苗圃地上的苗木:权属、品种、苗龄、移床次数、规格、等级、株数等。 3、其他森林资源资产 森林景观资产:在旅游、观赏、休息、保健、娱乐等方面

6、的功能和特色。 野生动、植物资产:种类、特点和数量。 三核查精度要求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规定,评估机构在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评定估算前,必需对委托单位的有效森林资源资产清单上所列示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的核查。要求达到帐面、图面和实地一致。 当森林资源资产核查采用抽样控制法时,核查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要达到 90%以上(可靠性 95%),主要地类面积的抽样精度要达到 95%以上(可靠性 95%)。 当森林资源资产核查采用小班抽查法时,对核查小班的质量检查要求一般执行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 A 级标准,核查合格小班数不低于 90%。因子的允许误差列于下

7、表: 小班各调查因子核查允许范围表 查项目 允许误差() 核查项目 允许误差() 地 类 0 郁 闭 度 5 权 属 0 每公顷断面积 5 林 种 0 每公顷株数 5 起 源 0 每公顷蓄积量 15 面 积 5 经济林单位面积产量 10 树种组成 5 产 笋 量 10 平均树高 5 造林成活率 5 平均胸径 5 造林保存率 5 平均年龄 10 当森林资源资产核查采用全面核查法时,核查小班内各核查项目的允许误差按上述小班抽查法的标准执行。四、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可信度的判断 (1)在采用抽样控制法时: 资产总量落在核查数据的估计区间( )中,原资产清单可用。 资产总量落在( )区间之外,但又在( 2

8、 ) 区间内,对原清单修正。 资产总量落在( 2 )区间外 ,原清单无效。 (2)在采用小班核查法时: 小班核查合格率 95% 优,原资产清单可用。 95% 90% 合格,原资产清单可用。 90% 不合格,原清单无效。 判断资产清单中小班数据合格的标准:要求每一小班中的 80%核查项目误差不超过允许值视为合格。各调查因子核查的允许误差范围采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 A 级标准。详见本节三“各调查因子核查允许范围表 ”。 (3)在采用全面核查法时: 按照小班核查法标准执行。 五、工作步骤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 对拟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基本情况进行研

9、究,了解委托方所提供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编制依据、资料的完整性、时效性。 (二)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资产现地进行踏查。收集与评估对象有关的山林权证、承包合同或协议;收集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收集资产所在地森林调查及林业经营等情况;收集当地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各种立木材积表、材种出材量表、立地质量等级表和地利等级表等调查和经营数表;收集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定、规范等。 (三)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工作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核查工作的范围与任务、内容与要求、时间安排、工作步骤、人员组织及经费预算等。 技术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核查任务、内容、开展核查工作的技术依据、技

10、术方法、质量保证和成果组成等。 (四)准备工具仪器和有关图件 工具、仪器主要有罗盘仪、林分速测仪、GPS、角规、测高器、直径圈尺、皮尺、钢尺等。图纸主要包括地形图、林相图、森林资源调查基本图、航片、卫片及各种森林资源分布专题图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进行收集。 (五)组建核查队伍并进行技术培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 (六)现地核查外业 (七)现地核查内业 (八)编写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报告。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核查对象、范围、内容、起讫时间、核查队伍基本情况、核查技术方法、核查质量、核查结果、结论意见等。 关于林业评估中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方法与步骤(三) 第三节

11、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技术方法一、核查技术方法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 规定,森林资源资产的核查方法可以有抽样控制法、小班抽查法和全面核查法,评估机构可按照评估目的,评估种类,具体评估对象的特点和委托方的要求选择使用。(一)抽样控制法抽样控制法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之上的核查方法。一般做法是,以评估对象为抽样总体,以随机、系统、分层等抽样调查方式,布设一定数量的样地作为样本,进行实地测定后估测核查对象的实物总量。抽样控制法估测的结果,是一个“ 数据区间” 。其意义是:在这个总体范围内,我们所关心的这种资产的实际数量,有 95%的概率落在这个区间之中。因此只要资产清单上的资产总量(如森林蓄积量

12、)落在这个“数据区间 ”内,那么这个资产清单的森林蓄积量总量就被认为是可信的。抽样控制法适用于对大面积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总体评估时的核查。需要时也可以用作小班抽查法对全部资产进行总量的控制。1、成数抽样某地类的单元数与总体单元数的比值,叫做该地类的总体成数。在已知总体面积的情况下,只要使用成数抽样方法,获得各地类的总体成数,就可以求得各地类的面积。在大面积森林资源资产核查中,用成数抽样调查来确定核查总体内各种地类的面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确定样本单元数 在这种抽样方法中,用于计算所需样本单元数使用的公式是:式中 p: 为各种地类中面积最小地类的总体成数预计值。t: 可靠性指标,当要求可靠性为 9

13、5%时,t=1.96E: 相对误差限,允许的最大相对误差限成数抽样的特点是:只要利用上式计算出需要满足的(我们关心的)某个地类的抽样精度所需要的样点数后,凡大于这个总体成数的地类,抽样精度都可得到满足。样点间距的计算,采用下式:式中:d样点间距 (单位;m);A总体面积(单位:hm2);n 样本单元个数。布点。根据计算的样点间距,通常采用地形图公里网交叉点或加密公里网做为样地点位,依次编号。样地(点)定位及调查。在地形图面上量算距样地最近的明显地物点与样地的方位角和距离,然后引点定位,或用 GPS 定位设置样地,调查确定该样地(点)的地类或森林类型的属性。计算各地类(森林类型)的总体成数(Pi

14、)估计值和面积估计值(Ai)计算各地类总体成数估计值和面积估计值的:( )Ai = A*Pi式中:ni:属性为 i 地类的样点数n:总体所布设的总样点数pi:属性为 i 地类的总体成数估计值A:总体面积Ai:属性为 i 地类的面积计算各种地类总体成数估计误差(pi)及面积估计值的误差(Ai )采用下式:式中:pi:第 i 地类总体成数估计值的误差Ai: 第 i 地类面积估计值的误差各地类估计值的相对误差为:式中 :第 i 地类成数估计值的相对误差:第 i 地类面积估计值的相对误差第 i 地类置信区间(估计区间)为:即 式中 :第 i 地类面积估计值2、简单随机抽样法和系统抽样法 简单随机抽样是

15、从含有 N 个单元的既定调查总体中,随机等概地抽取 n 个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是抽样调查的基础。系统抽样又叫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是从含有 N 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确定起始点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间隔或模式抽取 n 个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实践中,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单元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个样本单元在总体中的空间位置之间没有规律性,而系统抽样的样本的空间位置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可呈一定距离的正方形分布、长方形分布或三角形分布等等。第一个样本单元的位置随机确定后,其余样本单元的空间位置也就随之确定了。正是由于这种区别,使得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单元不一定均

16、匀地分布在总体范围内,从而使得外业中设定样本单元比较困难,而系统抽样的样本单元在总体内是有规律地均匀分布的,从而便于设计,便于定位。只要不出现某种周期性的偏差,能取得比简单随机抽样更好的效果。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确定样本单元数 样点间距的计算,采用下式:式中:d样点间距 (单位;m);A总体面积(单位:hm2);n样本单元个数。布点。根据计算的样点间距,通常采用地形图公里网交叉点或加密公里网做为样地点位,依次编号。样地定位及调查。在地形图面上量算距样地最近的明显地物点与样地的方位角和距离,然后引点定位,或用 GPS 定位后设置样地,在样地中调查森林资源各项因子。蓄积估计样本平均数:式中,yi 为第 i 个样地蓄积量测值。样本方差:总体估计值的误差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