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0294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发布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 22 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 84次委主任办公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公布,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9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 22 号(2003 年 10 月 21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 8 次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06 年 12 月 30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 46 次

2、委主任办公会议修订 2009 年 12月 28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 84 次委主任办公会议第二次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切实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考核的中央企业负责人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家出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下列人员:(一) 国有独资企业的总经理(总裁) 、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二)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3、,列入国资委党委管理的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三) 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列入国资委党委管理的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 、总会计师。第三条 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第四条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采取由国资委主任或者其授权代表与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方式进行。第五条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 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法考核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二) 按照企业所

4、处的不同行业、资产经营的不同水平和主营业务等不同特点,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实行科学的分类考核。(三) 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要求,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即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并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追溯的资产经营责任制。(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企业提高战略管理、价值创造、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 按照全面落实责任的要求,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全员业绩考核体系,增强企业管控力和执行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第二章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第六条 年度经营业绩考

5、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第七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一) 双方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姓名;(二) 考核内容及指标;(三) 考核与奖惩;(四) 责任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五) 其他需要规定的事项。第八条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一) 基本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指标。1.利润总额是指经核定的企业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计算可以加上经核准的当期企业消化以前年度潜亏,并扣除通过变卖企业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2.经济增加值是指经核定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考核细则见附件 1)。(二) 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针对企业管理“短

6、板”,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明确。第九条确定军工企业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第十条 确定科研类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突出考虑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等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第十一条 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按照下列程序签订:(一) 报送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每年第四季度,企业负责人按照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及经营状况,对照同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提出下一年度拟完成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

7、要的说明材料报送国资委。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上年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或者前三年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二) 核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国资委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原则,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周期、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等,对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有关内容同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凡企业年度利润总额目标值低于上年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的,最终考核结果原则上不得进入 A 级(处于行业周期性下降阶段但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仍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除外 )。(三) 由国资委主任或者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第十二条 国资委对

8、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一) 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后,企业负责人每半年必须将责任书执行情况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监事会。国资委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二) 建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质量事故,重大经济损失,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重大投融资和资产重组等重要情况的报告制度。企业发生上述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国资委报告,同时向派驻本企业监事会报告。第十三条 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考核:(一) 每年 4 月底前,企业负责人依据经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对上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年度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

9、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监事会。(二) 国资委依据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合企业负责人年度总结分析报告并听取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的年度评价意见,对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计分细则见附件 2),形成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三) 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及时向国资委反映。第三章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第十四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三年为考核期。第十五条 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一) 双方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姓名;(二) 考核内容及指标;(

10、三) 考核与奖惩;(四) 责任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五) 其他需要规定的事项。第十六条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一) 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由国资委核定) 后的国有资本及权益同考核期初国有资本及权益的比率。计算方法为:任期内各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乘积。企业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以国资委确认的结果为准。2.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是指企业任期内三年主营业务的平均增长情况。计算公式为:(二) 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可持续

11、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确定。第十七条 确定军工企业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第十八条 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按照下列程序签订:(一) 报送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考核期初,企业负责人按照国资委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及经营状况,对照同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提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报送国资委。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前一任期的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或者不低于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二) 核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国资委

12、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原则,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周期及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等,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有关内容同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三) 由国资委主任或者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第十九条 国资委对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实施年度跟踪和动态监控。第二十条 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考核:(一) 考核期末,企业负责人对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监事会。(二) 国资委依据任期内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合企业负

13、责人任期经营业绩总结分析报告并听取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评价意见,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计分细则见附件 3),形成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三) 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及时向国资委反映。第四章 奖惩第二十一条根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 A、B、C、 D、E 五个级别,完成全部考核目标值(经济增加值指标除外)为 C 级进级点。第二十二条 国资委依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

14、责人实施奖惩,并把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负责人任免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三条对企业负责人的奖励分为年度绩效薪金奖励和任期激励或者中长期激励。第二十四条 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分为基薪和绩效薪金两个部分。绩效薪金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绩效薪金=绩效薪金基数绩效薪金倍数。具体计算公式为:当考核结果为 E 级时,绩效薪金为 0;当考核结果为 D 级时,绩效薪金按照 “绩效薪金基数 (考核分数-D 级起点分数)/(C 级起点分数-D 级起点分数 )”确定,绩效薪金在 0-1 倍绩效薪金基数之间;当考核结果为 C 级时,绩效薪金按照 “绩效薪金基数1+0.5(考核分数-C 级起点分数)/(B 级起点分数-C 级

15、起点分数 )”确定,绩效薪金在 1 倍绩效薪金基数到 1.5 倍绩效薪金基数之间;当考核结果为 B 级时,绩效薪金按照 “绩效薪金基数1.5+0.5(考核分数-B 级起点分数)/(A 级起点分数-B 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 1.5 倍绩效薪金基数到 2 倍绩效薪金基数之间;当考核结果为 A 级时,绩效薪金按照 “绩效薪金基数 2+(考核分数-A 级起点分数)/(A级封顶分数-A 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 2 倍绩效薪金基数到 3 倍绩效薪金基数之间。但对于利润总额低于上一年的企业,无论其考核结果处于哪个级别,其绩效薪金倍数应当低于上一年。第二十五条 被考核人担任企业主要负责人的,

16、其分配系数为 1,其余被考核人的系数由企业根据各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结果,在 0.6-0.9 之间确定,报国资委备案后执行。第二十六条 绩效薪金的 60%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 4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等因素,延期到任期考核结束后兑现。对于离任的法定代表人,还应当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确定延期绩效薪金兑现方案。第二十七条 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 A 级、B 级和 C 级的企业负责人,按期兑现延期绩效薪金。根据考核结果、经济增加值改善情况等,给予企业负责人相应的任期激励或者中长期激励。第二十八条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 D 级和 E 级的企业负责人,根据考核分数扣减延期绩效薪金。具体扣减绩效薪金的公式为:扣减延期绩效薪金=任期内积累的延期绩效薪金(C 级起点分数-实得分数)/C 级起点分数。第二十九条未完成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或者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且无重大客观原因的,对企业负责人予以调整。第三十条 对业绩优秀及在自主创新、管理增效、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