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066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 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 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 600 头,其中 25 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150 头(分两批饲养,按 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 ;实际生产母猪为 600 头92% (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 头。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 24 头(按公母比例 1:25 计) ,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 8 头。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 42 周。16 周怀孕+4 周哺乳+6 周保育+16 周肥=42 周4生殖周期:16 周怀孕+4 周哺乳+1 周配种

2、+2 周生产无效期=23 周全年 52 周/23 周 =2.27 胎/ 母猪/年5生产标准:550 头2.27 胎/年=1248 胎/ 年,24 胎/周24 胎/周9 头断奶猪 /窝97%=210 头断奶猪/周21097%(3%保育死亡率) =204 头猪出保育舍 /周20498%(2%育肥死亡率) =200 头猪出栏 /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 5.55.75 胎,平均为 5.67 胎。平均利用年限=5.67 胎/2.27 胎/ 年=2.5 年年更新母猪数=550 头40%(年更新率 )=220 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 年年更新公猪数=25 头50%(年更新率 )=12 头7.饲料利

3、用:按年生产 10400 头商品猪计 :10400 头100kg3.5:1 料重比=3640 吨饲料/ 年,其中母猪料:550 头365 天 2.75kg/天=552 吨/年,约 1 吨/母猪/年保育猪料:204 头保育猪/周52 周/年=10608 头1060817kg(25kg8kg)2.0:1 料重比=360 吨/ 年生产育肥猪料:10400 头/年75kg(10025kg)3.5:1 料重比=2730 吨/年总耗料=552+360+2730=3642 吨,相当于 6.6 吨/母猪/ 年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 20 升水(其中 50%饮用,50%冲洗等)计,相当于 每头母猪(

4、10 头小猪计)每天 200 升水,则:550 头母猪200 升/天=1(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http:/,请保留此标记。 )10000 升水/天=110 吨水 /天550 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 24 胎/周。以下各猪群的栏位及设备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二各猪群栏位及设备估算1母猪定位栏:480 个,其中:怀孕母猪定位栏:288 个(12 周24 胎/周,从 4 周怀孕确认至分娩前 1 周共计 12周) 。淘汰母猪定位栏:12 个(4 头/周3 周滞留期)配种母猪定位栏:180 个(2 周断奶至重新配种期+4 周怀孕确认,6 周80%分娩率24胎/周) 。2后备母猪栏位:

5、16;栏(12 周4 头后备母猪/周/3 头 /栏) 。3 母猪配种栏:4 个(24 头/周/80% 分娩率=30 头母猪配种 /周,23 次配种/母猪,每个栏使用 23 次) 。4 公猪定位栏:24 个(24 头公猪) 。5 分娩母猪栏:120 个(4 周哺乳+1 周周转=5 周,524 窝/周) 。6 保育猪栏:60 个(6 周24 胎/周9 头断奶猪/ 窝=1200 头,1200 头/20 头/) 。7 生产育肥猪栏:180 个(16 周+2 周周转=18 周,18 周200 头/周=3600 头,20 头/栏)。8 病猪隔离栏及管理用房等:若干。三、猪场建筑面积1种猪群面积:480+4

6、8+24=552 个种猪群栏位5522.5 平方米/栏位=1380 平方米2.分娩栏面积:120 个分娩栏 8 平方米=960 平方米3.保育栏面积:1200 头0.35 平方米/ 头=420 平方米4.生长育肥猪栏面积:3600 头 1.0 平方米/ 头=3600 平方米5.管理用房等:10 间14 平方米 =140 平方米猪场总建筑面积:6500 平方米。四、土建1种猪舍:2 幢(其中:1 幢配种,1 幢怀孕)13 米53 米/幢 2 幢=1380 平方米2分娩舍:1 幢(5 间)每间 24 米8 米5 间=960 平方米3保育舍:1 幢(6 间)每间 17.5 米4 米6 间=420 平

7、方米4生产育肥猪舍:9 幢 每幢 80 米5 米9 幢=3600 平方米5管理用房等:10 间14 平方米 =140 平方米以上五项合计总猪舍面积胃 6500 平方米五、三通一平及基础设施1.道路(水泥路):猪场内各猪舍间通道及与场外主要道路连接通道.2.水、电及电话等:布置水管、配备变电器、配电间、动力照明线路、电话等.3.围墙:除临河不需筑围场外, 其余均需筑围场.4.绿化:猪场内绿化.5.其他基本设施:消毒池(3 道)、门卫( 包括消毒池、更衣室 )及污水处理(水沟等) 。六、粪便及污水处理建造沼气池,解决污染问题。七、土地征用万头猪场需用地大约为建筑面积的 2.53 倍,考虑一部分办公

8、设施用地共约 3040 亩.八、投资预算(一) 土建1、猪舍:总面积为 6500 平方米 ,按 300 元/ 平方米计算,共计 195.0 万元.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75.0 万元3、三通一平及基本设施费用:道路、水、电、围墙、猪场内绿化及污水处理(水沟等)费用。(二)种猪引进费1母猪:(按后备猪引进计)600 头1300 元/头=78.0 万元2公猪:24 头5000 元/头 =12.0 万元(三)其他配套投资猪场的配套投资还包括购置运输工具、饲料厂设备、建造沼气池及流动资金等,此处均未做预算。仅计上述两项总投资 360 万元。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以传统农户

9、散养为主导的生猪生产模式终将退出并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生猪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 建造一个标准化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地势要求高燥、向南、平坦或有缓坡。如是缓坡,坡度不得大于 25,以减少基建投入。 1 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 50t。这

10、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一般 1 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 80hm2 土地才能消化掉粪便。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粪便处理方式,国外的大型牧场也多采用集粪池存放粪尿,定期运送到田野里,当作农作物肥料。 交通便利对猪场极为重要。1 个万头猪场平均 1d 进出饲料约 20t,每天运出商品猪 30头左右,肥料 4t,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此外,交通不便也影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一般要求离交

11、通要道和居民点 1km 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猪场需要用水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万头猪场必须有一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 1 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 150250t。万头猪场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工、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工生活用电,1 个万头猪场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应有 70100KW。如果当地电网不能稳定供电,大型猪场应自备相应的发电机组。 猪场总占地面积应符合年出栏 1 头育肥猪占地 2.54.0m2 的要求,生产建筑面积应符合年出栏 1 头育肥猪需 0.81.0m

12、2 的要求。因此,1 个年出栏 1 万头的规模猪场需占地面积约3.3hm2,生产建筑面积需 1hm2 左右。 猪场规划总面积为 3.3hm2,总体分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管理区建在生产区年主风向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地势较高处,隔离区位于生产区常年主风向的下风向及全场地势较低处。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配种母猪舍、妊娠母猪舍、分娩母猪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猪舍。育肥猪舍应靠近场区大门,以便于出栏。 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 10cm),隔热性好。圈舍方向坐北朝南,以利于通风、采光。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

13、车轮周长的1.5 倍,深度 1520cm。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池等。育肥舍每栏饲养 1013 头。 1.生产工艺流程。按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猪肉,实行流水线生产工艺。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 育成育肥销售,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全年养猪生产。 2.主要饲养技术。选择优秀的杂交组合。经科学试验和实践,杜大长、杜长大等三元杂交商品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达 60%。实行仔猪 2835d 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年产仔数和出栏数,并有利于控制疾病。早期断奶使乳猪及早吃上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只要掌握好技术要领,饲喂得当,其生长

14、性能还略高于非早期断奶的仔猪。实行早期断奶,全场母猪年产胎数可达 2.2 胎以上。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优质平衡日粮。根据猪在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全价日粮,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猪舍利用率、降低成本。采购饲料原料,应坚持新鲜、优质的原则。商品代猪经 5.56.0 个月饲养,体重达 100110kg,料肉比2.82.91,自配料 5.51.0。强化饲养管理。抓好防疫消毒工作,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配种受胎率、仔猪育成率,使管理制度化。健全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格、科学地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控制各生产、生活区人员流动,同时

15、应做好人员、车辆、工具的消毒工作。猪场的污染物主要是污水。我有一个亲戚创建一个猪场,就因没处理好污水被人告倒闭了。所以我非常注意污水的处理法。那怎么才能处理那些污水呢?污水处理的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学三大类,其中以物理和生物方法应用较多,化学法由于需使用大量化学试剂,花费较大且存在二次污染,应用较少。1、物理和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变化而改变以性质。一般可分为中和法、絮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常用的有格栅过滤、沉淀、固液分离、消毒等方法,主要用

16、于去除污水中的机械杂质,属于污水的一级处理。2、生物处理法: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使溶解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稳定的无害无机物的方法。操作上,强调为微生物创造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加速其增殖和新陈代谢功能,从而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 1)稳定塘(生物稳定塘或氧化塘):主要利用细菌和藻类共生的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按塘中微生物反应类型,可分为:厌氧塘:水深 3m 以上,面积较小。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通常置于稳定塘系统的首端。兼性塘:水深 1.2-2.0m,上层为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使其有较高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中层的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