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9811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书201207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 书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经理部工程名称编制单位交底级别技术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有:H 型钢柱基础、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及BGZ6、BGZ5 基础四种。基础结构形式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加承台基础。本段接触网支柱间距 4160m,左右对称布置,接触网 H 型钢柱基础包括GHT240B 型、GHT260A 型两种规格,拉线基础包括 LZJ-1、LZJ-2 及 LZJ-3 三种规格(J G-8-42、J G-4-39) 。所有基础均采用单桩承台结构,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成桩。所有接触网支柱基础承台施工时同时施工 CPIII 立柱及扩大基础。二、

2、施工要求1、挖孔时做好锁扣和护壁防止坍塌,及时清理施工弃土及杂物;2、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定位板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安装时地脚螺栓和纵向钢筋底部的弯钩指向基础内部。3、钢筋笼制作、运输、安放满足相关规范要求;4、桩基础灌注混凝土时采用溜槽或串筒,同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5、 CP临时扩大基础及接触网承台基础与接触网桩基一次浇注完成。6、 承 台 混 凝 土 养 护 时 , 注 意 保 护 外 露 的 地 脚 螺 栓 并 用 油 布 或 聚 乙 烯 薄 膜 裹扎 等 措 施 进 行 防 护 , 以 避 免 支 柱 与 拉 线 安 装 前 损 坏 螺 纹 。7、 接 触 网 支 柱 基 础 的

3、预 埋 件 允 许 偏 差 按 照 接 触 网 H 型 钢 柱 基 础 及 下 锚 拉线 基 础 设 计 图 ( JHGS-SS-S-514-13) 标 准 执 行 , 具 体 如 下 :预埋要求 预埋误差要求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线的距离 0,50mm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 50mm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0,10mm螺栓相邻间距 1mm螺栓对角线间距 1.5mm螺栓应垂直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 1mm基础面高出地面 5mm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 0,20mm钢筋笼安放深度 30mm三、施工工艺介绍1.施工工艺流程验 收 合 格 后2.测量放样测量人员对施工段落内的所有接触

4、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设计里程位置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挖孔桩施工下钢筋笼、安装预埋件钢筋笼制作固定预埋螺栓及安装CPIII 预埋件立模板砼浇筑拆模及养护进行统计,对接触网基础中心位置进行准确放样,并在基础的大小里程及线路中心方向各放置一个辅助定位点,记录辅助定位点的里程、距离、标高,书面交底技术人员。所有定位点必须用铁钉、红漆作出显著标示,同时技术人员应对测量放样的定位点进行现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3.人工挖孔桩放样定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制作护壁钢筋笼及模板 绑扎孔口护壁钢筋及支模拌制护壁混凝土 灌注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测量放样安装防护照明起吊等设施挖土方、出渣核对桩孔垂制度和直径 安装护壁钢

5、护筒成孔及终孔确认钢筋笼下放混凝土灌注、养生图 3-1 挖孔桩施工流程图(1)挖孔桩基采用间桩开挖。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径加 20 厘米控制截面大小。孔内挖出的土装入吊桶,采用自制提升设备将渣土垂直运输到地面,堆积到指定地点。接近桩底设计标高(在 1m 内)时,要防止对基底的扰动,影响基底承载力。(2)孔壁防护护壁采用混凝土护壁和钢护筒防护相结合。孔口 1m 为混凝土护壁,以下部分采用钢护筒防护。锁口防护开挖井孔前,就地挖沟为模按断面尺寸开挖 1m,设 30cm 厚钢筋混凝土锁口,锁口高出地面 30cm,用以加固井口,防止地表水或杂物掉

6、入孔内。护壁方法一:每向下开挖 1m,立即下放 1m 长钢护筒进行防护。方法二:每开挖 1.0 米深时立模浇筑护壁混凝土,护壁厚度为 10cm,混凝土采用 C30 混凝土。在护壁中插入竖向 8200 的钢筋和圆箍筋 6200的钢筋来加固,以加强砼壁受力性能,防止开裂。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的联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柱身砼与护壁的粘结,也为了砼入模方便,护壁方式可采用喇叭错台状护壁。每节模板安装后及时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可用十字架对准轴线标记,在十字交叉中心悬吊垂球,复核模板位置,保证垂直度。(3)出渣采用在孔口上方安支架、自制提升系统出渣,地面用手推车推出孔边至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

7、土方堆放场地。为保证施工安全,挖孔土方及时装车运走,避免较长时间堆放孔边,影响孔壁稳定,产生塌孔等事故。(4)排水施工过程中注意积水的排除,同时在孔底设置集水井,保证排水及时无积水。(6)桩基开挖施工监测由于桩基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周围土质稳定情况直接关系着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需对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施工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并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基坑开挖施工。桩基开挖前,在距离基坑边一定距离的固定地点设置一测量基准点,记录基准点的高程和水平坐标,供监控测量用。沿孔位边上设置测量监控点,基坑开挖及基坑施工期间,派专人定期对每个测点进行测量,将每次测量的水平、垂直方向变形量记录汇总上报。若遇大雨

8、天气,应增加监控点的测量次数。在挖孔施工中若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停工,人员撤出,确保挖孔人员施工安全。(7)人工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1 顶面位置 50mm2 孔位中心 50mm3 倾斜度 0.5%测量检查4.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钢筋笼集中制作,一次整体制作成型,制作过程中,注意主筋与箍筋之间的焊接、绑扎质量以及钢筋间距。钢筋笼采用专用拖车转运,运输过程中,钢筋笼应固定牢靠,防止颠簸造成变形。在现场,采用小型吊车进行吊装。吊装前,再次复查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及孔底虚土厚度,满足要求后,进行钢筋笼吊放,钢筋笼放入前按照 4块/m,绑好保护层垫块,在孔口位置适

9、当加大密度,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7cm 控制。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5.接地端子焊接及 CPIII 辅助立柱钢筋笼连接每个接触网基础预埋一个接地端子,电缆槽侧预留接地端子在电缆槽顶面以上 100mm 处,接地端子与桩基础内的主筋进行焊接。接地端子表面与混凝土面平齐,接地端子表面进行封堵,防止水泥砂浆等进入端子内。接地端子采用双面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 100mm。采用单面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根据设计要求,CP辅助立柱与接触网支柱基础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首先测量放样定位 CP辅助立柱的基础位置,同时按相关图纸要求

10、进行钢筋笼绑扎。按照图纸要求将 CP辅助立柱钢筋笼与接触网支柱基础的钢筋笼进行连接。6.下锚螺栓组固定按照图纸进行安装 CPIII 预埋件及扩大基础预埋钢筋,然后开始固定下锚螺栓。定位装置制作。定位装置采用可调节式定位板组成。定位板采用两个厚度 5mm 的钢板加工而成。定位板上的螺栓定位孔由数控机床钻孔,偏差控制在0.5mm 以内。两个定位板由 6 个内径 60mm 的钢管焊接为一个整体,预留螺栓孔位和可调节的定位板固定孔位,以便用 16 的螺丝固定在基础模板上可调节的孔位上。螺栓组预埋。将每根地脚螺栓通过上下两个螺母固定在定位板上。使每组六根地脚螺栓与定位板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将定位板由 16

11、 的螺丝固定在模板上。粗调。利用辅助定位点将定位板与螺栓组整体对中,然后调节定位板及模板的高程(定位板底面高程即基础顶面高程)、位置并保证螺栓的外露长度,高程到位后调节定位板的水平,确认已经保持水平后粗调工作完成。精调。粗调完成后由测量人员对预埋螺栓的位置、高程、间距等进行复核,如有偏差则通过定位板上的调整装置对定位板进行细微的调节。复核无误后将螺栓组与钢筋笼进行连接焊接,然后固定脚架与钢筋笼,做好灌注混凝土准备。7.灌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确保螺栓不发生移位、倾斜。钢筋及预埋件的隐蔽检查合格后填好检查记录表,灌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如混凝土自由倾落度大于2m, 采用串筒下落至孔底,浇筑混凝土

12、时应连续进行,控制好标高一次灌注完成,采用插入式捣固棒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对螺栓位置进行复核,如有偏差在混凝土初凝前将其调节至允许偏差范围内。8.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暴露面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混凝土凝固后应对基础上外露的螺栓采取内涂黄油,外用黄胶带缠裹措施进行保护。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桩位及其与其相关的电缆槽、声屏障、各种预埋管线等进行位置复核。(2)施工时,混凝土原材料选用、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措施,必须按照

1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10)要求执行,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3) 施工时应做好防水、排水措施,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确保施工质量。遇到下雨时,应覆盖孔口防水,孔底有积水时,及时排出。(4) 施工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开挖后及时支撑,以保证施工安全。(5)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所有的预埋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如有移动应及时校正。(6) 施工期间严禁随意弃土,应按规定堆放。五、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前必须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做到不漏一人,使每个人掌握挖孔桩施工基本安全知识。2.施工时,施工班组在现场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全面施工的安全工作。3、保持孔内空气

14、流畅,每次人员下井前,应对孔内空气进行监测,避免出现人员中毒现象。4.机械夜间进行作业时,施工段应有照明设施。5.进入作业区必须按标准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6.机械电源开关必须配带闸盒,禁止出现电源闸刀出现裸露的现象。7.现场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类材料堆放有序,严禁侵入施工便道界限,保证道路畅通,其他符合相关各方的有关安全规定和要求。8.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创建文明工地,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两通即:施工现场人员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畅通。三无即: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道。五必须即: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工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每道工序应做到现场落手清,加快施工进展,做到工完场清,不留尾巴。六、其他施工中,如果发现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时或者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与项目工程部联系。本交底完成后,工区现场技术人员及时向班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第三级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