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9463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 政 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里“健全法制”的目的不包括()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维护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C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D保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解析:A、C 两项是“健全法制”的政治目的,B 项是“健全法制”的经济目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 1954 年召开,而中共八大是在 1956 年召开的,故选 D 项。答案:D2如图所示为新中国某一时期语文教材的封面(上方文字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这一历史时期()A中

2、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得以奠定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本中断C奠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D基层民主有一定扩大和加强解析:从材料“彻底埋葬帝修反”以及图片中“红卫兵”标志可以判断“这一历史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B 项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情况。答案:B31981 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解析:由材料信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依法治国原则。2答案:B4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

3、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一届人大19541958 年二届人大19591963 年三届人大19641975 年四届人大19751977 年五届人大19781982 年5 4 1 1 5A.一届人大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职能B二届人大决定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四届人大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D五届人大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解析:考查学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所学知识,1954 年一届人大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消失,但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行使着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排除 A 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 1953 年开始,而二届人大是

4、 1959 年召开,排除 B 项;1999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排除 D 项。答案:C5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B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C要遵循客观规律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进行了无情的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故选 B 项。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民

5、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材料二1980 年 8 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说:“只有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三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3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过去我们都不足”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建设敲响了怎样的警钟?(3)根据材料一、二、三

6、,指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解析:第(1)问中的表现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文化大革命”的危害。第(2)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文化大革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历史教训。第(3)问要从前提和保障两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答案:(1)表现:“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公民人身遭到迫害;司法部门纷纷陷入瘫痪;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2)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和法制教育。(3)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

7、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 年 7 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八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我国社会尚未认识“人大”的重要性B “文化大革命”小组代行其职能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D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解析:1966 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八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D 项正确;A 项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

8、会工作相当活跃”矛盾,排除;B 项是“文化大革命”的表现,排除;C 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答案:D2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打倒旧政府” “砸烂公检法” ,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4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解析:材料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反映了民主法制遭破坏, “打倒旧政府” “砸烂公检法”反映出民主机构受到摧残。答案:D31980 年 8 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

9、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防止武斗A BC D解析:抓住题干中的“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这一关键词即可,不属于制度方面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答案:A4据统计,2014 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 12 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解析:注意题干中“本质上”这一关键信息。2014 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

10、度依法纠正 12 起重大的冤假错案,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答案:B51978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 ,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法也就跟着改变” 。该讲话的目的是()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解析:“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因此,当时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所以 C 项正确。答案:C61981 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

11、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5调的是()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原则的理解。从材料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是法制。答案:B7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作出的决策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是()A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为经济建设解析:在本题中, “创新”是指以前所没有的,具有改革、变革、革新意义的重大决策,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C 项。答案:C8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 “

1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解析: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答案: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中国各民族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制度支撑,就无法改变落后挨打、蚕食瓜分的命运;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也就无法形成认同、结成一体,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人民日报2009 年 11 月 30 日材料二1967 年,刘少奇在中南海一次批判大会后,回到办公室,怒不可遏地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3、,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6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王开岭巍峨与卑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材料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的制度支撑”和“坚强的领导”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刘少奇当时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刘少奇面临的这种问题何时开始出现重大转机?(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答案:(1)“现代的制度支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强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转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3)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