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数学复习教案

上传人:lh****3 文档编号:3419040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数学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五下数学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五下数学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五下数学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五下数学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下数学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数学复习教案(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完成期初复习 16 题。 复习要求: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小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复习过程: 一、 复习口算。 1、小黑板出示期初复习第 1 题,指名口算。 提醒学生既要注意算得正确,又要注意口算速度。 2、补充: 0.382 3.6+1.7 7.61.9 102.5 92.4 1.254 4.61.62 3.50.7+2.4 157 1.2518+1.2562 3.50.20.5 二、复习笔算。 1、期初复习第 2 题。

2、复习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回忆验算方法。 指名板演,其余座练,集体订正。 2、期初复习第 3 题。 提问:怎样取积的近似值? 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两者有什么异同? 指名板演,其余座练,集体订正。 三、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学生自由回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后指名说。 2、填空。 9 厘米是 1 米的( )分之( ) ,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0.6 里有( )个十分之一,0.304 的计数单位是( )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 个百和 10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 0.03 千克=( )克 420 厘米=( )米 4.2 千米=( )米 5200 平方米

3、=( )公顷 6 米 8 分米=( )米 9.02 吨=( )吨( )千克=( )千克 3、期初复习第 5 题。 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复习小数文字题。 期初复习第 6 题。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期初复习第 3 题。第二课时复习内容:复习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简易方程和应用题,完成期初复习。 复习要求: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注意使计算简便,会解含有三步计算的简易方程,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方法解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名数的改写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1、提问什么叫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2、

4、让学生到黑板上任意写一个名数。 3、让学生对所写的名数进行改写,回忆出单、复名数的改写方法。 单名数改写方法:一看、二想、三列、四移 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方法:一分、二改、三合 4、复习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同分母分数,分子越大则分数越大;异分数分数,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5、做期初复习第 7 题,集体校对。 二、复习解简易方程。 1、提问:你觉得解简易方程时应注意些什么? 能先算的要先算,看清未知数是什么数,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 2、做期初复习第 8 题前两题。 指名板演,其余座练,然后集体校对。 三、复习四则运算及简便运算。 1、回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指

5、导审题(期初复习第 9 题) 。 3、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4、评讲交流。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期初复习第 10 题。这是一道几何初步知识的应用题,用方程解较为方便,要注意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2”。 2、期初复习第 11 题。 提示:可以根据两个数量关系式列出两种不同的方程来解答。 3、期初复习第 12 题。 求某一方速度的相遇问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地运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 4、只列式,不计算(看谁列得多,好) 。 5、变式练习。 某厂有男工 216 人,比女工的 2 倍少 58 人,女工有多少人? 某厂有女工 137 人,男工人数比女工的 2 倍少 58 人,男工有多少人? 五、作业

6、。 课堂作业: 1、简便运算。79.999 10.112.5 1.2562+1.812.5 2、期初复习第 8 题后两题。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 34 页例 1 和例 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

7、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二、数理解掌握图形成对称的基本性质1、完成课本第 3 页的例 1。2、总结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三、利用轴对称性质制作轴对称图形。1、完成课本第 4 页的例 2。2、完成第 4 页的做一做。四、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一的 1、2 题。板书设计: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变换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完成 P4 的练一练和练习一 14 题。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

8、。 2、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实物、正方体、圆柱体、三棱体、球体、圆锥等长方体框架。 学具准备:长方体实物(牙膏盒、火柴盒之类) 。 教学过程: 1、 对称的图形两边有对应点2、 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相等3、 轴对称的图形到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也相等一、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墨水瓶盒、粉笔盒、铅笔盒、排球、牙膏的实物图,引导学生按照平面上的图形(平面图形)和占据一定空间的图形(

9、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分类。 2、师生共同概括,像粉笔盒等长方体或正方体和排球等球体等等,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把它们的形状称为立体图形。 3、请同学们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4、引出新知: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长方体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 2、巧切萝卜引思路: 引导学生切一刀得到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两个面、一条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再切三刀就能得到一个长方体了。 引导谈话: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分组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学习用具探究讨论面、棱、顶点的

10、知识,小组内完成下面表格。我们的发现面()棱()顶点() 师巡回指导:数面、棱、顶点时,如何数比较科学。 可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去了解长方体。 小组汇报。 2、教师指导学生用课本第 135 页的长方体展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再次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3、学画长方体。 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教学画法。通常只要画出三个面。师示范画后,生画。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生根据长方体框架,观察并讨论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共同归纳:按棱的长度可分为三组,每组内 4 条棱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 3 条,长度不一定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

11、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有 4 条长、4 条宽、4 条高。 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的。 变换位置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看透视图找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巩固发展。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 每一个长方体都有 6 个面,12 条棱和 8 个顶点。 () 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形状都相同。 ( ) 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 ) 2、完成练习一的 14 题。 四、全课小结。 1、今天学的长方体与过去学的长方形有什么区别? 2、举例:说出长方体的实物。 五、作业: 课堂作业:根据长方体的特征,说出下列的六个面怎样才能

12、拼成一个长方体?并画出拼成的长方体,标出它的长、宽、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二)正方体的认识 认识正方体,并把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对比,巩固学过的知识,完成练习一 510 题。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分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教学难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 ;长方体有( )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长方体有( )个顶点。 2、 ( )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3、。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6 厘米、5 厘米、4 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4、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后,比原来两个小长方体减小()个面。 5、指出所给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二、导入新课。 1、根据学生回答的上面的最后一道题的结果,教师说明:像这种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 也叫“ 立方体 ”。 (板书课题) 2、你见过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学生自由举例) 三、教学新课。 1、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指着上面 5 个图形说明,这些都是长方体,其中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画出揭示两者关系的集

14、合图。 2、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既然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具备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吗?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什么地方?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大小都相等,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四、巩固发展: 填空: 1、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 ,也叫( ) ,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6 个面都是() ,6 个面的面积都() ,12 条棱的长度都( ) 。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48 厘米,每一条棱长是( )厘米。 判断: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面,12 条棱和 8 个顶点。 () 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

15、方体。 () 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 )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相对的 4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趣味练习。 1、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正方体。 2、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3、下面这个正方体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怎样想的? 4、拿出 8 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想象练习。 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请您想象一下: 它的右面的面积是多少? 后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哪几个面的面积是 48 平方厘米? 五、作业: 书 P7 页,510 题。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完成练习二第 14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获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和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教学准备:长、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和火柴盒各 1 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说说长方体有什么特征?2、说说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这个长方体的上面面积怎样求?前面面积又怎样求?右面面积呢?3、引入:同学们,如果要求这个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