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418178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复合材料1、复合材料的定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组分材料通过复合手段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 从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分析,其中有一相是连续的称为基体相,而另一相为分散的、被基体包容的称为增强相。增强相与基体之间有一个交界面称为复合材料界面,界面附近一个结构与性能发生变化的微区称为界面相。因此,复合材料是由基体相、增强相和界面相组成的。2、复合材料的特点:(1)复合材料的组分和相对含量是由人工选择和设计的;(2)复合材料是以人工制造而非天然形成的(区别于具有某些复合材料形态特征的天然物质);(3)组成复合材料的某些组分在复合后仍然保持其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区别于化合物和合

2、金);(4)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各组成相性能的协同。复合材料具有新的、独特的和可用的性能,这种性能是单个组分材料性能所不及或不同的;(5)复合材料是各组分之间被明显界面区分的多相材料。3、混杂复合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体同一种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可以看成是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或颗粒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4、 结构复合材料定义:主要用于制造受力构件。结构复合材料主要是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复合材料,是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与能联接增强体成为整体承载同时又起分配与传递载荷作用的基体组元构成。 功能复合材料定义:指具备各种特殊物理与化学性能的材料。例如:声、光、电、磁、热、耐腐

3、蚀、零膨胀、阻尼、摩擦、屏蔽或换能等。5 复合材料的应用:航空航天工业 运输工业 建筑和国民公共建筑 化学工业 运动与娱乐器材 海洋应用 机械工业 消费产品 电子电器行业 6 复合效应的实质:原相材料及其所形成的界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结果。复合效应包括混合效应和协同效应7、聚合物化学分解包括:热降解 辐射降解 生物降解 力学降解不饱和聚酯5、定义:不饱和聚酯是不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和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组成的混合酸,与多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在聚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趁热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单体,配成粘稠的液体,这样的聚合物溶液称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

4、和聚酯+交联单体不饱和聚酯树脂。6、酸值是表征树脂中含有的末反应的羧基量大小的性能指标,常用每克树脂所消耗的 KOH毫克数来表示,它反映缩聚反应程度的大小,且与粘度有关。酸值小,反应程度高,粘度高。随反应进行,分子链不断增长,终端羧基量减少,酸值下降。 7、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学性质:主链上的双键可以和乙烯基单体发生共聚交联反应,使不饱和聚酯树脂从可溶、可熔状态转变成不溶、不熔状态。主链上的酯键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酸或碱可以加速该反应。若与苯乙烯共聚交联后,则可以大大地降低水解反应的发生。在酸性介质中,水解是可逆的,不完全的,所以,聚酯能耐酸性介质的侵蚀;在碱性介质中,由于形成了共振稳定的羧酸根阴离

5、子,水解成为不可逆的,所以聚酯耐碱性较差。聚酯链末端上的羧基可以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例如 MgO,CaO,Ca(OH)2 等反应,使不饱和聚酯分子链扩展,最终使树脂很快稠化,形成凝胶状物,因此将这些物质称为增粘剂。物理性质:1 耐热性 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热变形温度都在 50-60 度 2 力学性能 具有一定的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 3 耐化学腐蚀性能 4 介电性能良好9、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优点:1 工艺性能好,可室温常压下固化成型,可制彩色制件,工艺性能可调 2 固化后树脂性能好 3 价格低廉,低于环氧树脂,略高于酚醛树脂 缺点:固化时体积收缩率大,成型时气味和毒性较大,耐热性强度和模量

6、都低,易变形。10、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原理:不饱和聚酯是由饱和的和不饱和的二元羧酸或酸酐与多元醇经缩聚反应合成的,具有聚酯链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合成过程完全遵循线型缩聚反应的历程。 二元酸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HO HRHR+nOCCROHHOOR +(2n-1)H2O酸酐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首先进行酸酐的开环加成反应,形成羟基酸:HOR OO+RCOHOR HCR羟基酸可进一步进行缩聚反应,例如羟基酸分子间进行缩聚: HORCH2HORCROCORH+2O或羟基酸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 HORCRH H2O+ORHCOR+11、原料酸和醇对性能的影响:二元酸:在工业上,合成

7、不饱和聚酯均采用不饱和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酸的混合酸组分。 不饱和二元酸 :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和反丁烯二酸(简称反酸)。 饱和二元酸: 合成不饱和聚酯时,都加入饱和二元酸作用用来调节双键的密度,增加树脂的韧性和柔顺性,并可改善它在乙烯基单体中的相容性。最常用饱和二元酸是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和间苯二甲酸,此外也用对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四氢苯二甲酸酐、四溴苯二甲酸酐、六氯内次甲基四氢苯二甲酸(HET 酸)等。用间苯二甲酸可制得较高分子量的聚酯,固化后的聚酯较邻苯二甲酸型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更优良的耐热性能、水解稳定性和耐化学药品性能。 用其它的芳族二元酸可制得具有特殊性能

8、的聚酯。(a)用内次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可制得耐热聚酯(b)由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可制得固化后表面发粘情况有所改善的(c)由四溴苯二甲酸酐和六氯内次甲基四氢苯二甲酸(HET 酸或氯菌酸)等可制得自熄性聚酯。其中六氯内次甲基四氢苯二甲酸聚酯,还具有特殊的耐腐蚀性能。脂肪族二元酸,例如己二酸、癸二酸等,由于有较长的脂肪链,可用于制备柔性聚酯,但由此制得的聚酯有部分结晶,并使分子链中不饱和双键间的距离增大,导致固化树脂的强度有所降低。二元醇 :合成不饱和聚酯主要用二元醇,一元醇用作分子链长控制剂,多元醇得到的聚酯有支链结构,且软化点高。 最常用的二元醇是 1,2丙二醇(简称丙二醇),它具有不对称结构,可

9、降低聚酯的结晶性,与苯乙烯有良好的相容性。树脂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物理与化学性能。 乙二醇有对称结构,由乙二醇得到的不饱和聚酯有强烈的结晶倾向,与苯乙烯的相容性较差。为此,要对聚酯的羟端基进行酰化或羧端基进行聚酯化,以降低结晶倾向,改善与苯乙烯的相容性并可改善固化物的耐水性。 分子链中带醚键的一缩二乙二醇或一缩二丙二醇,可得到基本上无结晶的聚酯,并提高聚酯的柔性。但分子链中的醚键增加了对水的敏感性,从而降低固化树脂的耐水性和电性能。用 2,2-二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制得的不饱和聚酯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碱性和水解稳定性以及表面硬度。环氧树脂12、环氧树脂是泛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以

10、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为骨架,并能通过环氧基团反应形成有用的热固性产物的高分子低聚体。 13、典型的环氧树脂结构(双酚 A 型)特征: 大分子的两端是反应能力很强的环氧基。分子主链上有许多醚键,是一种线型聚醚结构。n 值较大的树脂分子链上有规律地、相距较远地出现许多仲羟基,可以看成是一种长链多元醇。主链上还有大量苯环、次甲基和异丙基。 14 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1.力学强度高;2.粘接性能优异;3.固化收缩率小;4.工艺性好;5.电绝缘性好;6.稳定性好;7.耐热性一般为 80-100(耐热品种可达 200或更高)8.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的综合性能最好(在热固性树脂中)。16、环氧树

11、脂应用特点:具有极大的配方设计灵活性和多样性。能按不同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设计出针对性很强的最佳配方。不同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分别能在低温、室温、中温或高温固化,能在潮湿表面甚至在水中固化,能快速固化、也能缓慢固化。对施工和制造工艺要求的适应性很强。在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中,环氧树脂价格偏高,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它的性能优异,所以主要用于对使用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尤其是对综合性能要求高的领域。环氧树脂可低压成型或接触低压成型,因此可降低对成型设备和模具的要求,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涂料 胶黏剂 电子电器 工程塑料与复合材料 土建工程17、环氧树脂的类型:按其化学结构和环

12、氧基的结合方式大体上分为五大类。(a)缩水甘油醚类(b)缩水甘油酯类(c)缩水甘油胺类(d)脂肪族环氧化合物(e)脂环族环氧化合物。 (f)混合型环氧树脂,即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环氧基的化合物。 按官能团(环氧基)的数量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 按室温下树脂的状态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环氧树脂的合成主要有两类方法:(a)多元酚、多元醇、多元酸或多元胺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等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经缩聚而得。(b)链状或环状双烯类化合物的双键与过氧酸经环氧化而成。烯烃有机过氧化酸环氧化烯烃(线型、环型)。18、环氧树脂的固化和常用固化

13、剂体系的特性:环氧树脂本身是热塑性的线型结构,不能直接应用,必须再向树脂中加入第二组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交联固化反应,生成体型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后才能使用,这个第二组分叫做固化剂。 用于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反应性固化剂,多元伯胺、聚酰胺、多元酚、多元羧酸酐等;另一类是催化性的固化剂,叔胺类、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等。两类固化剂都是通过树脂分子结构中具有的环氧基或仲羟基的反应完成固化过程。19、环氧值: 环氧值是鉴别环氧树脂性质的最主要的指标,环氧值是指每 100g 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物质的量数。环氧当量的含义是;含有 1moI 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克数。酚醛树脂20、酚醛树脂主要

14、特征:原料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而成熟,制造加工设备投资少,成型加工容易 树脂既可混入无机填料或有机填料做成模塑料,也可浸渍织物制备层压制品,还可以发泡 制品尺寸稳定 耐热、耐燃,可自灭,电绝缘性能好,但耐电弧性差 化学稳定性好,耐酸性强,但不耐碱。21、酚醛树脂定义:酚醛树脂是由酚类(苯酚、甲酚、二甲酚等)和醛类(甲醛、乙醛、糠醛等)在酸或碱催化剂存在下合成的缩聚物。 为了能形成体型结构的高聚物,两种单体平均官能度均大于 2,苯酚为三官能度的单体,甲醛为二官能度的单体。 碳链较长的甲醛同系物,较难与酚类合成热固性树脂,但不饱和醛(糠醛、丙烯醛等)例外。22、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 热固性

15、酚醛树脂的缩聚反应一般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常用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氧化镁、碳酸钠、叔胺等。苯酚和甲醛的物质量的比一般控制在 1:(11.5)之间,甚至 1:(1.03.0),甲醛量比较多。 总的反应过程可分为两步:甲醛与苯酚的加成反应、羟甲基化合物的缩聚反应。(1)甲醛与苯酚的加成反应: 形成一元酚醇和多元酚醇的混合物。这些羟甲基苯酚在室温下是稳定的。(2)缩聚反应: 在通常加成条件下,如在较高 pH(约 9),温度 60以下,缩聚反应很少发生,加成反应大约是缩聚反应的 5 倍,且甲醛与羟甲基苯酚的反应要比甲醛与酚反应容易,此现象将持续到 50%甲醛被反应掉。

16、在温度60时,缩聚反应通常发生在单、双、三羟甲基苯酚、游离酚和甲醛之间,反应比较复杂。 在加成反应发生的同时,也发生缩聚反应。由上述反应形成的一元酚醇、多元酚醇或二聚体等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进行缩聚反应,使树脂相对分子量不断增大,若反应不加控制,树脂就会发生凝胶。24、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Resol 型树脂三个阶段可分别描述为:甲阶(或 A 阶脂)可溶解于乙醇、丙酮及碱的水溶液中,加热及加酸可促进其转变至乙阶(或 B 阶)树脂; 乙阶(或 B 阶)树脂不溶解于碱溶液中,可以部分或全部的溶于丙酮或乙醇中。加热可促进其转变至丙阶(或 c 阶)树脂。乙阶(或 B 阶)树脂又称为半熔酚醛树脂; 丙阶(或C 阶)树脂为不溶不熔的固体状态树脂,已形成网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