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8089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奉贤区区2015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尚孔教育 杨升木老师整理 1上海市奉贤区区 2015 年九年级物理二模卷(2015.4)(物理部分)一、选择题(共 16 分)1在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 )A太阳 B金星C火星 D月球2能区分不同老师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色 B音调C响度 D频率3平静的湖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 ,此“倒影”是( )A正立的实像 B正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4如图 1 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是( )A在研究串联电路时引入“ 总电阻”的概念B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C在学习电流和电压时与“ 水流”和

2、“水压”作类比D在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时6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用水平拉力使它们沿水平面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 2 所示,则( )A甲、乙运动快慢相同 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甲、乙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相等 D甲受到的水平拉力比乙大7在图 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电阻 R、灯 L 可能出现了故障,电键 S闭合前后,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不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灯 L 不发光,则一定电阻 R 短路B.若灯 L 不发光,则一定电阻 R 断路C.若灯 L 发光,则一定电阻 R 短路D.若灯 L 发光,则一定电阻 R 断路图 1尚孔教育

3、杨升木老师整理 28如图 4 所示,底面积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内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装有相同实心铁球的相同烧杯放入容器甲、乙后均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液面的高度相同;现将两铁球从杯中取出并分别放入容器甲、乙的液体中,铁球均沉底,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F 甲 、F 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甲 一 定 大 于 F 乙B F 甲 一 定 小 于 F 乙C F 甲 可 能 大 于 F 乙D F 甲 可 能 小 于 F 乙二、填空题(共 26 分)9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国宋代学者(1)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首次提出了磁偏角的

4、概念;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 (2) ,为人类研究原子结构拉开了序幕;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 (3) 的联系。10一架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降落时,若以 1 号航站楼为参照物,这架飞机是_(4)_的;飞机着地后由于_(5)_继续向前滑行;当飞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其重力与_(6)力属于平衡力。11小杨在家中烧汤时在汤里放入了适量的味精,汤的味道会变得更加鲜美,这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 (7) ;家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水加热,它是利用 (8)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家用小轿车的发动机是四冲程汽油机,它在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9) 冲

5、程。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 伏,5 秒钟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3 库,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10) 安,电流做功为 (11) 焦。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0.5 安时,导体的电阻为 (12) 欧。13重力为 80 牛的物体在 50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10 秒内前进了 6 米,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3) 瓦,在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将 (14) (选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 ,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15) 焦。14. 体积为 1103 米 3 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16) 牛;若物体重为 20 牛,则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17) 牛

6、。距水面 0.2 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18) 帕。15. 如图 5 所示,将电流表 A1、A 2 正确连入电路,闭合电键 S,电路正常工作,各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 R1 的滑片 P,发现电流表 A1 的示数不变,电流表 A 与电流表 A2 的比值发生变化。(1)电流表 A1 测量的是通过 _(19)_的电流。(2)若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A2 与电流表 A 的比尚孔教育 杨升木老师整理 3值将_(20)_(选填“变小” 、 “不变”或“变大” ) 。16.小龙同学学习了杠杆知识后,运用杠杆平衡原理制作了一个能称一根头发丝质量的“小天平” ,如图 6 所示。取一根细

7、长的饮料吸管,在其左端朝上剪出一个小缺口,右端朝上剪出多个小缺口,然后在它的左端附近穿过一缝衣针,并在左端插入一个小螺丝钉,将吸管放在支架上。仔细调节螺丝钉在吸管中的位置,使吸管在支架上保持水平平衡,这样一个简易“小天平”就制成了。测量时在左端缺口处挂一段质量已知的细铜丝,右端缺口处放上一根头发丝。(1) “小天平”中的小螺丝钉的作用相当于 (21) (选填“平衡螺母” 、 “砝码”或“游码” ) 。(2)在测量过程中,当头发丝放在 3 号缺口处时发现吸管右端高左端低,此时应将头发丝调到 (22) 号缺口处(选填“1 或 2”、 “2 或 4”或“4 或 5”) 。(3)为了计算头发丝的质量,

8、他还需要用 (23) 测出 (24) 。三作图题(共 8 分)17在图 7 中,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18. 如图 8 所示,虚线表示重为 6 牛的小球在空中飞行的路径,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19根据图 9 中小磁针 N 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 极、磁感线方向,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尚孔教育 杨升木老师整理 4四计算题(共 22 分)20. 质量为 2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 50,求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已知 c 水 =4.2103 焦/(千克)21.如图 10 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物块 A,其密度为 1.2103 千克/米 3。求(

9、1)若物块 A 的边长为 0.2 米时,物块 A 的质量 m A 及对地面的压强 p A;(2)若物块 A 边长为 2a,现有实心正方体物块 B、C(它们的密度、边长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当选择物块_(选填“B”或“C ”),并将其放在物块 A 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 A 的压强与物块 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22.在图 11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2 上标有“100 1A ”字样。闭合电键 S 后,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 安,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10 伏,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6 伏。求:(1)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2)在保证

10、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R 1 消耗功率的最大值;(3)若电流表 A 选接“00.6A ”量程, 电压表 V1 选接 “015V”量程,电压表 V2 选接“015V”量程,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使电压表 V2 与电压表 V1 的比值最大,求该最大比值。尚孔教育 杨升木老师整理 5五实验题(共 18 分)23在图 12 所示的常用实验器材中, (a)是 (1) 表的表盘,此时选用的量程为 (2) 伏;(b)图是测量 (3) 的仪器,图中的示读数为 (4) 牛。24如图 13 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节在 (5) 上,目的是 (6) 。若所用凸透

11、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将蜡烛放于光具座 A 点处,保 持 位 置 不 变 ,移动光屏至 F 点找到清晰缩小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7) 像(选填“实”或“虚” ) ,此时凸透镜可能位于光具座的 (8) 两点之间(选填:“AB” 、 “BC”、 “CD”、 “DE”或“EF”) 。25. 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电源电压为 1.5 伏的整数倍(由若干节干电池组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5 3A”字样,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可能为“1.5V” 、 “2.2V”或“3.8V” 。(1)小明连接电路并将滑片移到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较暗,电流表示数如图 14(a)所示

12、。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图 14(b)是小明实验时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用 2B 铅笔在答案纸的相应位置连接) 。(2)经过思考,小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滑片在中点附近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 0.1 安。小明所用尚孔教育 杨升木老师整理 6的电源电压为 (9) 伏,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10) 瓦。26. A、B 两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漂浮在液面的实心圆柱体在被压入液体的过程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 15 所示,实验时他们让

13、高为 0.3 米的圆柱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已知 甲 乙 ) ,并在圆柱体上表面施加压力 F 以改变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同时利用力传感器测得压力F 的大小,记录相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甲液体密度为 甲 )表二(乙液体密度为 乙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3、4、5、6 与 7 或 12、13、14、15 与 16 数据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 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F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1)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等数据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 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F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不同液面的实心圆柱体在被压入液体的过程中,当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F 越大。(3)继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当圆柱体处于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