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8014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二)教案 语文s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2 个会认字、8 个会写字,掌握词语 7 个。2.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理解上的共鸣。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时间:3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2 个会认字、8 个会写字,掌握词语 7 个。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2.认识生字,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意思。教学难点:了解课文背景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谈

2、话导入:同学们,通过课内外的阅读你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其实很多可爱的形象都出自一位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简介作者)他的作品揭露丑恶、歌颂善良,还蕴含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交流所得。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喷香 pn 明晃晃 hung 暖和 huo 裂缝 fng2.尝试当堂听写词语3.再读课文(可以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先思考后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 -三、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感悟:故事发生在大年夜,远远地走来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出示学习提示:1.学生自学2.集

3、体交流:要点:冷、饿、不敢回家(演示文稿相机出现重点句子,指导理解、朗读)(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先读后议再读)无论多冷多饿,无论打着卷落满雪花的金发多美,她都顾不上。从两次“大年夜”的出现感受到小女孩现在饥饿、寒冷、痛苦,生活很悲惨。3.反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思考课后问题 2。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安徒生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点: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方法读懂课文,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4、。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新年即将来临人们的心情本应是高兴的、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你觉得她的处境是怎样的?能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3 -二、深入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1.默读课文 5-11 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3.全班汇报。步骤一:解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教师出示表格擦燃火柴幻想现实学生交流补充填写。擦燃火柴幻想现实第一次暖和的火炉烧过的火柴梗(寒冷)第二次喷香的烤鹅又厚又冷的墙(饥饿)第三次美丽的圣诞树消失在夜空一颗星陨落(痛苦)第四、

5、五次慈爱的奶奶和奶奶在快乐中飞走了(无人疼爱)步骤二:作者将幻想与现实交替表达的写作方法,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画批谈感受,再带着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现文稿,重点体会: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初步阅读,体会她开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么?-“卖火柴”是她帮助家里度日的,她是不敢轻易擦燃的。但今天又冷又饿的大年夜她实在受不了了,考虑再三“终于”擦燃了一根,可见小女孩的处境多么艰难,她多么迫切地渴望温暖。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好“?”、“终于”)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

6、柴梗。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分别指名读,这两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什么?-这是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眼前的景象。幻象终究是幻象。在这个黑暗、冷酷的现实中,美好的愿望终将破灭,幻象里的一切不是小女孩的现实生活。谁愿意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语气悲伤的、惋惜的。可强调“只有”、“又厚又冷”)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自由读,谈体会。-在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 4 -的地方”是没有的。这句话预示着她死去了。小女孩渴望的生活这个世界没有,现实是多么残酷呀!再体会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自

7、己试一试。指名读 10、11 自然段。出示这两句话,找不同,谈感受。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对比读,你发现什么?个人读,感受句子,你如何理解?-“大年夜”本来是欢乐幸福的,但在这个现实社会里,它只属于富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得到的是寒冷、饥饿、痛苦甚至死亡。社会太不公平了。齐读文中的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

8、,所以说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而第二个“幸福”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新年里该有的幸福,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再忍受现实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作者这样表达,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三、小结内容,情感深化: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象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怜、悲惨,当今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四、布置作业:1.积累课文中词语。2.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3.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安徒生寒冷暖和的火炉(温暖)现实饥饿喷香的烤鹅(美食)幻象痛苦美丽的圣诞树(欢乐)无人疼爱慈爱的奶奶(疼爱)悲

9、惨、黑暗值得同情第 3 课时- 5 -教学目标:1.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语。2.展开想象,进行练笔,进一步深化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进行练笔。教学过程:一、回顾畅谈:1、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把最打动你的地方读给同桌听。2、指名读 10、11 自然段,学完文章后你有些怎样的深刻?二、创设情景,尝试练笔。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和她说些什么呢?自由读一读 15 页的“阅读链接”。从短短的诗歌中你感受到什么?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评价标准:真情实感;尊重原著基调;语句通顺。三、词语检测:1.订正作业中关键词语(如:蜷、烤、僵)2.多音字组词语。喷缝和晃3.比一比,组词语。梗 蜷 僵便 倦 疆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继续进行课外阅读,为后面活动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