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成功开展省内首例左室四极导线crt-d植入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91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成功开展省内首例左室四极导线crt-d植入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内科:成功开展省内首例左室四极导线crt-d植入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成功开展省内首例左室四极导线crt-d植入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内科:成功开展省内首例左室四极导线 CRT-D 植入术近日,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嘉莹教授在省内首次将新型左室四极导线应用于临床,为一名 63 岁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了 “CRT-D”,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 1998 年开展省内首例“CRT” 治疗以来,经过 10 余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已经为无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福音。 该患者 4 年前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反复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多次住院进行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张嘉莹教授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成功植入新型的 CRT-D 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CRT-D”的全称是“心脏再同

2、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 ,它结合了 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和 ICD(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的双重功能,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治疗心脏衰竭、让扩大的心脏可逆性回缩的同时,防止因为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传统的左室电极起搏位点选择性小,并受到电极固定性、稳定性以及膈神经刺激、起搏阈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较难达到最佳的起搏位点。而左室四极电极可将电极头端固定于血管的远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降低左室电极脱位的风险,从而提高 CRT-D 植入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多种起搏配置组合可完全做到“植入心尖、起搏心底”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起搏位点,从而提高 CRT-D 的临床疗效。 (心内三病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