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7861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五城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更好地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黄山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我镇境内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二、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的组织保证。为加大我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力度,经镇人民政府同意,成

2、立镇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以下简称镇应急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镇应急指挥部由镇党委、政府领导、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灾害发生地各村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如下:指挥长:镇长常务副指挥长:常务副镇长2副指挥长:分管副镇长、镇人武部部长成 员 :“三办一中心”主任、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镇卫生院院长、林业站站长和灾害发生地的村主要负责人。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综治办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派出所所长担任。(一)镇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1、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小型以上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其中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在上级地质

3、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的指导下进行;2、迅速有效地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3、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4、指导各村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5、处理其他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二)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汇集、分析、整理并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应急处置与救灾对策方案和措施建议;2、贯彻镇应急防治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村组及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3、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3影响进行评估,为镇应急指挥部

4、决策提供依据;4、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发布;起草镇应急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镇应急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5、承担镇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三)镇应急指挥部各小组分工及职责1、综合协调组由镇党政办、派出所、卫生院家、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有关人员组成。镇党政办主任任组长,派出所所长、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职责:及时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立即送抢险应急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收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部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

5、抢险应急组、灾险情评估组、医疗救治组、现场治安组、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2、抢险应急组由镇人武部、镇民兵应急小分队、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负责人组成。镇人武部部长任组长,镇民兵应急小分队队长、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挥遇险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中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完成镇应急指挥部交4办的其它任务。3、灾险情评估组由五城国土所、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五城国土所所长任组长。主要职责:组织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灾害等级;负责

6、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隐患点,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产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意见;完成镇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4、医疗救治组由镇卫生院负责人、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镇卫生院院长任组长。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场所和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救援;完成镇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5、现场治安组由派出所、民兵应急小分队、灾害发生地所在村

7、组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派出所主要负责人任5组长。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不法分子,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完成镇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6、物资保障组由镇经济发展办、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镇经济发展办主任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筹集、调运、存放、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负责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7、灾后重建组由镇经济发展办、镇社会事务办、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组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镇经济发展办主任任组长,灾害发

8、生地所在村组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职责:负责提出灾后恢复与重建方案,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校舍、医院等;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三、预防和预警机制(一)建立监测预报预警体系6各村要加快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发放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明白卡” 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将群测群防网工作落实到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隐患威胁的村(居民),形成覆盖全镇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9、。各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治责任单位要制订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应急预案。镇直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逐步建成与全镇防汛监测、气象监测、地震监测为一体的互联网络,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及时向镇人民政府报告预测结果和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二)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镇综治办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镇人民政府,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当地村组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

10、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避 险明白卡” 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各村组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巡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将发现的险情或灾情向7镇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三)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村组和个人,应立即向镇人民政府、综治办和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报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

11、后,应在 1 小时内速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中型、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速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其中中型地质灾害应在 2 小时内上报,小型地质灾害应在 4 小时内上报。速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引发的因素和发展趋势、威胁对象和范围、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对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发现地质灾害灾险情有新的变化时,要随时进行续报。四、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级:(一)特大型地质灾

12、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0 人以上或潜在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8因灾死亡 30 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的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500 人以上、1000 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的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 万元以上、1000 万元以下的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三)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 人以上、500 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

13、失 5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的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 3 人以上、10 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 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四)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 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下的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 3 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下的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五、应急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分级响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9(一)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应急响应(级)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应急响应(级)出现特大型或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14、时,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迅速组织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同时根据镇综治办建议,经镇人民政府同意,启动镇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抢险救灾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省、市、县政府及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请求支援。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村组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群众撤离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

15、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特大型或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镇人民政府先行处置,并在省、市、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镇应急指挥部配合省、市、县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调查灾害成因,分析发展趋势,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二)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级)10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迅速组织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村组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

16、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群众撤离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镇人民政府先行处置,并在市、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镇应急指挥部配合市、县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有关情况要及时向市、县国土资源局报告,请求支援。(三)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级)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群众撤离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