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849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产名酒真假鉴别方法大全五粮液五粮液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产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五粮液原名为杂粮酒,相传创始于明代。现在该厂还有明代一直留传下来的酿酒老窖,宜宾市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杂粮酒的技术秘方。1929 年定名为五粮液。五粮液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包包曲为动力,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勾兑而成,具有香气悠久、酒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珍品。自 1915 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五粮液酒又相继在世界各地的博览会上,共获 38 次金奖;1995 年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

2、上再获金奖,铸造了五粮液“八十年金牌不倒”的辉煌业绩;2002 年 6 月,在巴拿马“第 20 届国际商展”上又一次荣获白酒类唯一金奖,续写了五粮液百年荣誉。同时,五粮液酒还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其商标“五粮液”1991 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1995 年,企业在第50 届世界统计大会上,荣获“ 中国酒业大王”称号;年再度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 。五粮液酒的真假识别根据市场抽查,仿冒名酒以五粮液最多。真品五粮液商标用纸、印刷、色彩规范。“五粮液”三个字系用凹版印制,表面光滑,有凸出感,字体清晰,边缘不毛,字体线条无断裂,整体色彩饱和,套印准确,印刷精致

3、商标上的净含量,酒精度、原料、厂名、厂址等铅印部分的各小字非常清晰。假“五粮液”商标印刷粗糙,“五粮液”三个字笔划有断裂。印刷用油墨光洁度不好,整体色彩不饱满,不均匀,字体边缘模糊,毛糙。再从酒瓶上看,真品玻璃系用高白料或普通白料制成,造型典雅,玻璃白净、透明、整体均匀精致无、无气泡、无褶皱,瓶上字体清晰端正。假酒酒瓶粗糙,有褶痕、气泡,瓶上的字也不清晰。“五粮液”瓶盖子的接口外(即锁口)衔接的是否平整、光滑。五粮液瓶盖上是否有防伪标记,标记是滞正规。五粮液瓶盖采用金属扭断盖,色彩为金色,光洁度好,盖顶印制该厂厂徽图案,周围字体清晰端正,锁口平整光滑。瓶盖顶部有两项防伪措施:一是光刻,从 19

4、93 年 7 月 1 日、10 月 1 日起,分别在五粮液鼓型和晶质瓶盖顶部,打上激光光刻图案五粮液酒厂厂徽,用 10 倍放大镜观察,清晰可见,线条因激光灼糊而略显黑色,用手或湿布无法擦掉;二是隐形喷码,从 1994 年 1 月 1 日起,在鼓形和晶质型五粮液瓶上使用暗喷,在紫外灯照射下,可见蓝色厂徽图案和“W?L?Y”(五粮液汉语拼音缩写),整个图案色彩均匀,线条清晰,轮廓清楚,没有断裂。开启瓶盖时,用于沿箭头方向稍加拧动即可旋开,绝无使用剪刀剪断撬开之必要。假冒五粮液酒瓶盖,图案、文字不端正,制作粗糙,使用铝材较薄,色彩暗淡,光洁度差。锁口工艺水平低,不平整光滑,甚至有的还有硬器挤压磕碰造

5、成的凹痕迹。一些假冒五粮液酒瓶盖上也有仿制的防伪标识,但假冒光刻图案多为硬器挤压而成,图案及线条呈白色,线条模糊、有断裂,有的可用湿布擦掉,有极少数假冒喷码图案,有的线条之间连接不好而显模糊。1995 年 6 月 10 日该厂推出五粮液高级防盗盖三防盖,高防改进型(红色),该盖系从意大利原装进口,其特点是酒液可从瓶口倒出,但不能回灌,盖身色泽鲜明,光洁度好,印有“五粮液”字样。在盖的上、下端有一拉带,拉带上有一金色铝质环。仿冒的五粮液红色防盗盖,色泽暗淡,光洁度差,盖身中部往往有一圈出的痕迹。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在五粮液酒瓶上所贴的标签背面,通过玻璃瓶观看时,可以找到用蓝色印章标出的生产日期。

6、生产日期的年月日均以两位数字表示,中间以横线相连,如“9601 20”。批号为 85 开头的 6 个数字串,其中第 5 与第 6 个数字间有一空格,如“85654 6”。大多数假酒所有标签印刷质量低劣,色形不匀、字体边缘模糊而不光挺,线条有断裂,注册商标标记 R,外圆常有缺口,所用的印刷油墨无光泽,套色不齐,特别应注意的是“五粮液“三个大字的黑边与金底色是否密合,金色露在黑边之外是假标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铝盖与瓶口咬合不紧则是假酒的又一标志,有的甚至可以随意旋转,乃至倒置后会漏酒,标签背面的生产日期与批号,有的在生产日期中印上了“年、月、日”,而不是用横线隔开,有的以“1995”、“199

7、6”表示年份。有的还用汉字标年、月、日,或用红色印章打印生产日期,这些都是假冒“五粮液”露出破绽。从 1996 年下半年开始,在北京和昆明等地一些城市发现了仿冒“高防盖”的假酒,鉴别这些假的高防盖可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假盖色泽发暗,光洁度差,盖身中部往往有一圈出痕迹(用手摸可以感觉);二是盖上所印的字与塑料之间附着力很差,只要用指甲轻轻一刮,就会掉下来;三是瓶盖无法旋紧,可以不停地旋转。从 1996 年 6 月 22 日起,五粮液酒一律采用晶质刻花瓶,玻璃材质晶莹透明。而假冒五粮液玻璃瓶材质较差,瓶身往往有明显折皱和气泡,瓶身不端正,色调偏绿。合格证鉴别:五粮液酒厂使用合格证,纸质厚实,为印金卡

8、,正面印刷图案及文字清晰,背面盖有质检员印鉴章,假冒合格证的纸质粗糙,印刷模糊,色泽暗淡。五粮液的理化鉴别:52%、39%、35%均执行国家标准 GB/T1078.1 和 GB/T11859.1. 感官鉴别是区分真假五粮液酒的重要标准,五粮液酒的独特风格概括为: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而著称。以上各项鉴别,只要有一项内容不符,即可判为假酒。从 80 年代以后,“五粮液”采取了一系列防伪措施,先后经历了从塑料盖热膜胶烫、一次性金属瓶盖、激光微刻加荧光隐形喷码、意大利三重防伪盖等四个阶段,这些防伪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未能最终遏制造假者的

9、仿冒手段。1996 年 9 月,五粮液酒厂与美国3M 有限公司合作,国内首家达成制作“3M 回归反射防伪胶膜”协议,投资 2 亿元用于该项工程第一期建设,从而使“五粮液”防伪技术进入全国最新、最高档次。五粮液“3M 回归反射防伪胶膜”是根据光的回归反射原理,在五粮液专用防伪酒瓶盖上,用光把直径为 0.06mm 的玻璃微珠,涂布在可视印刷品的表面上,形成特定的五粮液厂徽图案,并对印刷品的可视部分起到保护作用。消费者在自然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白底红字的五粮液防伪标记,然后用手持专用检测器可看到原有红字五粮液标识隐去标识反射出耀眼夺目的五粮液酒厂厂徽,真伪立即可辨。茅 台茅台酒素有中国“国酒”之称,

10、因产于贵州仁怀县的茅台镇(原为村)而得名。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特殊风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茅台酒最大的特点是空杯留香好,即酒尽杯空后,酒杯内仍余香绵绵,经久不散。茅台酒在历次国家名酒评选中,都荣获名酒称号。茅台酒还是许多重大的外事活动的见证人,因而被誉为国酒,外交酒。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也称茅台酒是美酒。茅台酒的独特风味,除了独特的酿造技术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产地的独特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茅台酒厂在赤水河之畔,该水系受国家有关政策的严格保护,周围不允许建有污染源的工厂。更为独

11、特的是,川黔这一带的湿润,闷热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酒曲和原料上的繁殖,其复杂的生物代谢机理,使茅台酒的风味成份更加复杂,协调。茅台酒酿造方法独特,采用高温大曲,用曲量大,超过了原料高粱。在酿造中,两次投料,八次高温堆积发酵(每次一周)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馏取酒。由于每次取的酒质量不同,香、味有别,最后要互相渗兑起来,调入陈酒,使之达到最适口的程度,并保持风格。茅台酒历史悠久,茅台古镇一带早在公元前 135 年就生产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这便是酱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前身。黔北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前人把这一带称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

12、市茅台镇的酒最为甘洌,谓之“茅台烧”或“ 茅台春” 。茅台镇开设正规作坊始于何时尚无明确考证,据茅台现存最早的明代邬氏族谱扉页所绘家族住址地形图的标注,其中有酿酒作坊。族谱所载邬氏是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随李化龙平定动乱后定居茅台的,这说明茅台早在 1599 年前就有了酿酒的正规作坊。茅台酒独特的回沙工艺在这个时候基本形成。茅台最早的酿酒坊名称据考查是“大和烧房”,这个信息是从茅台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 年)的化字炉上所铸的捐款名单有“大和烧房”而获得。其实茅台酒在清代已相当兴旺,道光年间已远销滇、黔、川、湘。咸丰年间由于战乱生产一度中断。清同治一年(1862 年)茅台酒

13、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这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烧房”,最先开设的是“成义烧房”;其次是“ 荣和烧房”、“恒兴烧房” 。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于同治一年开设,创始人华联辉。华联辉祖籍江西临川,始祖康熙年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中过举人,曾闻茅台出好酒,于是决定设坊烤酒,经其三代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起初年产茅台酒 1750 公斤,名叫 “ 回沙茅酒 ” ,华联辉之子华之鸿接办之初仍只是附带业务,直至茅台酒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之后才引起华氏的重视年产扩大到 85009000 公斤。 1936 年后川黔、湘黔、滇黔公路才继通车给茅台酒的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 1944

14、 华联辉之孙华问渠扩大规模,窖坑增加到 18 个,年产量高达 21000 公斤,其酒俗称“ 华茅 ”.“荣太和烧房”于光绪五年(1879 年)设立,后更名为荣和烧房;其本为几家合伙经营,几经周折 1949 年荣和烧房的经营权落到王秉乾之手。当时有窖坑四个;生产能力达 12000 多公斤,但由于管理不善,常年产量仅有 5000 公斤左右,其酒俗称“王茅”、“恒兴烧房”前身为“衡昌烧房” 是由贵阳人周秉衡于 1929 年在茅台开办,周后因从事鸦片生意破产,酒房流动资金被挪用还债,生产停滞,一拖八年,到 1938 年同民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赖出资八万银元,周以酒房作价入股,扩大规模

15、生产。后赖使用各种手腕迫使周把“衡昌烧房”卖给自已。并于 1941 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到 1947 年年产酒量达 32500公斤。赖利用其在外地的商号扩大了酒的销路,其酒俗称“赖茅”。抗日战争胜利后;赖永初已挤身政界,当上了贵阳市参议员,曾任贵州省银行、重庆大川银行经理等职务。古茅台一带所产的酒在西汉时期就作为贡品供皇帝饮用或地方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规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航道,茅台成为川盐运黔的集散地,到道光年间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民夫川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刺激了酿造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诗人郑珍所说“酒冠黔人国,盐登赤地河”,当时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

16、。1915 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义”、“荣和”(华茅和王茅)两家的酒作为名优特产送展,当时农商部未加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展会上茅台酒以其特有的优点征服了各国的评酒专家,被誉为世界名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从此蜚声中外。获奖后王茅和华茅为国际金奖的所属争执不下,县商会无法裁决,官司打到省府;1918 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两家均有权使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字样,奖牌由仁怀县商会保存。华、王两家为庆祝这次大奖各自封坛入窖存酒,在 1996 年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召开八十周年之际,国酒人推出了八十年陈酿茅台酒,其至高无上的品位堪称国酒之尊。1946 年赖永初在上海设立 “永兴公司”先后销售赖茅 10000 公斤,并利用在重庆、汉口、广州和长沙的商号推销赖茅。“成义”的华茅也在上海、长沙、广州和重庆通过文通书局在当地经营,“荣和”的王茅在重庆和贵阳都以“稻香村”号为销售点,这样茅台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