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试验内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842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靠性试验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可靠性试验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可靠性试验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可靠性试验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可靠性试验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靠性试验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性试验内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GE 1 OF 22目 录版本历史1.0 目测检查2.0 振动和运输试验3.0 坠落试验4.0 潮湿试验5.0 低温开机试验6.0 温度循环试验7.0 贮藏试验8.0 高温试验9.0 冷藏/解冻试验10.0 钮拉力试验11.0 机壳压力试验12.0 按钮/开关循环试验13.0 内部活动器件寿命试验14.0 提手拉力试验15.0 调测系统寿命试验16.0 成品机寿命试验17.0 表面处理试验18.0 记录表1.0 目测检查1.1 产品外部及功能检查1.1.1 检查包装箱要求:包装后的包装箱无损伤,型号正确,印刷清晰,外面印刷的内容完整清晰,符合设计要求。1.1.2 将样机从包装盒中取出,检查

2、包装材料是否正确,保护用的物料是否有损伤。PAGE 2 OF 221.1.3 检查机器是否摆放正确,固定良好,包装是否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1.1.4 样机移出后,检查:a)说明书,保修卡,合格证等文件是否完整齐全 ,内容是否合适 ;b)配件数量和种类符合设计的要求;c)追溯表序列号与产品序列号一致。1.1.5 检查整机产品是否有外观的缺陷,如机壳有凹痕、断裂、弯曲或镜离,夹物等,整机外观符合外观规范要求。1.1.6 检查电源线,长度是否正确,线径规格符合要求,有无刮伤,露铜等缺陷。1.1.7 检查所有的开关/按键/按钮,制是否安装正确,功能正常,要求对所有的按键等可操作的活动按钮/按键/开关

3、等操作一遍进行检查。1.1.8 检查机器程序是否为最新的受控版本。1.1.9 检查整机运行噪声是否符合要求。1.1.10检查机器外部螺钉等紧固方式是否紧固,外观缝隙是否均匀,颜色是否匹配,密封有无破损。1.2 产品内部检查1.2.1 检查机器在客户端使用中可拆卸部件是否容易拆卸和安装,需要密封处是否有肉眼可见缺陷。 1.2.2 拆下机器外壳,检查机器内部装配是否有异常。1.2.3 拆螺丝时注意螺丝是否松、滑牙。1.2.4 检查各组件和元器件是否装配正确。1.2.5 检查走线和管路是否整齐规范。1.2.6 观察是否有裂痕、缺失、多余、松动等缺陷。1.2.7 检查整机气路泄漏是否符合要求。 1.2

4、.8 按照出厂测试的要求进行整机性能、安规测试。2.0 振动和运输试验(公司内部没有振动台和运输台,可外测)振动试验2.1 试验目的 模拟振动和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测试包装件的强度及其对包装件的保护能力。2.2 试验步骤 2.2.1 将通过的目测检查的机器重新包装后摆放在振动机的台面上。PAGE 3 OF 222.2.2 按照 GB/T14710 表 1 中环境试验 II 组的规定进行,设定振动机的振动频率535Hz 以每分钟一次循环,振幅为 0.35mm,Z 向。2.2.3 开机振机进行试验,振动时间为:2 小时2.2.4 对于可移动设备,只需要进行 Z 向,对于便携式或手持式设备,请咨询

5、研发是否需要做 X 和 Y 向。2.3 试验后检查2.3.1 振动测试完成后首先检查外包装,内包装,保护泡沫等包装物,以没有严重损伤为合格,拆卸前需要拍照保存,特别是包装或包装保护物已经变形的地方。2.3.2 产品是否能通过安规测试。2.3.3 产品功能测试是否与振动前一致。2.3.4 机身是否存在摩擦痕迹、掉漆、刮花、变形。2.3.5 任何按钮等是否能进行正常的操作。2.3.6 内部元件,如线路板,螺丝,支架等是否有裂或松脱现象。2.3.7 整机装配、紧固、受力处是否和原来一致。2.3.8 其他是否有可以的异常之处。2.4 如果发现有缺陷,该机连同包装材料应保存下来,如果可以尽量采用可以重现

6、的方式(例如照片等),以便作进一步的研究。运输试验2.5 整机按照出厂配置包装后固定在运输试验台上,如果没有试验台可以在货车上进行实际运输试验;2.6 要求试验按照三级公路,速度按 3040 公里/小时,200 公里里程进行试验。2.7 试验完毕后按照 2.32.4 进行检查。3.0 坠落试验(正常试验)3.1 试验目的: 测试机器(裸机)在坠落情况下的机械强度。3.2 试验条件 3.2.1 坠落高度以下试验高度仅适用于可携带设备,坠落高度取决于重量,从三个最不利的角度坠落,每个角度坠落一次,高度规定如下:PAGE 4 OF 22以下试验适用于可移动设备,方法如下:以移动速度 0.4m/s,把

7、机器从 20mm高的阶梯推下(20 次)。 3.3 试验步骤3.3.1 依照规定的试验条件试验。3.3.2 试验完毕,检查包装材料有无缺陷或损伤。3.3.3 拆除包装,检查产品有无外观缺陷。3.3.4 按机型的安规测试规范进行外部安规测试。3.3.5 按机型的测试程序进行功能检查。3.3.6 拆开机,观察产品内部元件及安装有无不良或缺陷。3.4 缺陷3.4.1 安规测试失败。3.4.2 产品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降低或失效。3.4.3 产品外部机壳有凹陷,裂或其他物理变形。3.4.4 钮,镜等松,裂或跌出来。3.4.5 产品内部任何部件松,裂或断。4.0 潮湿试验4.1 试验目的 测试产品在高温

8、高湿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及自身保护能力。4.2 试验条件 机器处于标准工作状态 温度: 摄氏 45 度湿度: 相对湿度 95%持续时间: 168 小时(参考电子产品)4.3 试验步骤4.3.1 根据试验条件设置潮湿炉于规定的状态,将机器放进潮湿炉,接上电源, 开机并设置标准工作状态,然后开始试验。PAGE 5 OF 224.3.2 试验完毕,取出产品,在室湿环境中摆放 24 小时。4.3.3 检查样机有无外观性缺陷。4.3.4 按照机型的安规测试规范进行安规测试。4.3.5 按照机型的测试程序进行功能性检查。4.3.6 拆开机观察,特别留意金属部件有无生锈。4.3.7 外观面喷涂有无老化脱落现象。

9、4.4 缺陷4.4.1 产品不能通过安规测试。4.4.2 产品的电气和机械性能下降或失效。4.4.3 塑胶部件变形,外部金属部件生锈。4.4.4 表面喷涂发生老化脱落等不良。5.0 低温开机试验5.1 试验目的测试产品在低温条件下的工作能力。5.2 试验条件试验温度: 摄氏 0 度 (可移动式产品)摄氏-15 度 (便携式)湿度小于 60%RH试验时间: 48 小时5.3 试验步骤5.3.1 设低温炉于试验条件规定的温度,将机放入低温炉,接通电源, 开机并设置标准工作状态,然后开始试验。5.3.2 试验完毕后,取出样机,在室温下摆放 24 小时之后。5.3.3 检查样机有无外观性缺陷。5.3.

10、4 依照机型的安规测试规范进行安规测试。5.3.5 根据机型的测试程序进行检测。5.4 缺陷5.4.1 安规测试失败。5.4.2 电气和机械性能下降或失效。5.4.3 样机出现外观性不良。6.0 温度循环试验PAGE 6 OF 226.1 目的 测试产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应力和工作能力。6.2 试验条件试验温度: 1 小时 摄氏 0 度1 小时 从 0 度升至 45 度 1 小时 摄氏 45 度1 小时 从 45 度降至 0 度试验周期: 42(便携试产品: 1 小时 -15 摄氏度1 小时 -15 度至 45 摄氏度3 小时 45 摄氏度 95%RH1 小时 45 度到-15 摄氏度 95%

11、RH 至 0%RH试验周期: 426.3 试验步骤6.3.1 按试验条件设置温度调节炉,将机放入温度调节炉,接通电源,开机并设置标准工作状态,然后开始试验。6.3.2 试验完毕,取出样机,在室温条件下摆放 24 小时。6.3.3 检查样机有无外观性缺陷。6.3.4 按照机型的安规测试规范进行安规测试。6.3.5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性能测试 。6.4 缺陷6.4.1 安规测试失败。6.4.2 电气和机械性能下降或失效。6.4.3 外观出现不良。7.0 贮藏试验7.1 试验目的 测试产品处于不同的库存条件时的应力和自身保护能力。7.2 试验条件 本试验是通过完成一套控制程序来进行的。环境变换程序如下

12、:24 小时: 摄氏 65 度4 小时: 从 65 度降至-40 度24 小时: 摄氏-40 度PAGE 7 OF 224 小时: 从-40 度升至 45 度96 小时: 摄氏 45 度 95%相对湿度7.3 试验步骤7.3.1 根据试验条件设置好温调节炉,将完整包装的机放入温湿调节炉,然后开始试验。7.3.2 试验完毕,取出包装件,检查样机的包装是否正确,包装材料有无不良,在室 温下摆放 24 小时。7.3.3 参照机型的安规测试规范进行安全测试。7.3.4 根据机型 的测试程序进行检查。7.4 缺陷7.4.1 安规测试失败。7.4.2 机械和电气性能下降或失效。 7.4.3 样机出现外观性

13、不良,样机与包装材料之间产生化学反应。7.4.4 标贴等易撕掉,或撕掉之后有胶留在机身上。8.0 高温试验8.1 试验目的 测试便携式产品在较高温度时的应力或自身保护能力。8.2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摄氏 75 度 试验时间: 8 小时8.3 试验步骤8.3.1 根据试验条件设置好高温炉,装上电池(如果有),将机摆入高温炉,然后开始试验。8.3.2 试验完毕,取出样机,在室温下摆放 24 小时。8.3.3 检查样机有无不良。8.3.4 依照机型的安规测试规范进行安规测试。8.3.5 根据机型的测试规范进行性能检查。8.4 缺陷8.4.1 安规测试失败。8.4.2 外观出现不良。8.4.3 电

14、气和机械性能下降或失效。PAGE 8 OF 229.0 冷藏/解冻试验9.1 试验目的 测试便携式或手持式产品在冷冻之后的工作能力。9.2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摄氏-23 度 试验时间: 4 小时9.3 试验步骤9.3.1 根据试验条件设置好低温炉,将机放入低温炉,然后开始试验。9.3.2 试验完毕,取出样机,即刻接通电源,进行功能检查。9.3.3 检查样机有无外观不良。9.3.4 依照机型的安规测试规范进行安规测试。9.3.5 根据机型的测试规范进行性能检查。9.4 缺陷9.4.1 安规测试失败。9.4.2 电气和机械性能下降或失效。9.4.3 外观出现不良。10.0 钮拉力试验10.1

15、试验目的 保证产品的旋钮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拉出。10.2 试验条件 试验拉力: 3 磅 持续时间: 1 分钟10.3 试验步骤10.3.1 取出样机,检查所有的旋钮安装是否正确。10.3.2 将样机摆放在测试机架上,待测试的钮朝上。10.3.3 用细线或拉线绑住钮的下端,通过滑轮,在线的另一端加上砝码。10.3.4 如果两个钮是同轴装配的,应先测试内钮,然后是外钮。10.3.5 持续一分钟后,取下砝码,检查钮的状况。10.4 缺陷10.4.1 如果钮被拉出或被拔移 3 毫米,即为缺陷。11.0 机壳压力试验PAGE 9 OF 2211.1 试验目的 测试机壳和外部受压件承受外部负荷的能力和相应的

16、保护能力。11.2 试验条件 负荷重量: 标称负荷的 2 倍重量 持续时间: 30 分钟11.3 试验步骤11.3.1 取出样机与配件,检查机壳的安装有无不良。11.3.2 将样机固定好。11.3.3 在样机标称可受压力的部位放上 2 倍重量的物体,如果整机外壳没有标出受压负荷,整机高度低于 1.2m 的可参考普通人体重量设置负重为 65KG,如果是在中间部位有平台的且平台面积大于 200X200mm 的也设置同样的负重。11.4 缺陷11.4.1 机壳裂,变形柱位断,内部线等松脱。11.4.2 机械和电气性能下降或失效。12.0 按钮/开关循环试验12.1 试验目的 测试按钮/开关等需要人工干预的器件(例如开关、按键、用户可插拔的部件和线材连接、用户需经常拆卸的组件等)的使用寿命。12.2 循环测试12.2.1 检查样机的卡式钮,确认其外观与功能无缺陷。12.2.2 可以自制工装测试,采用计数器计算循环次数,只测试相关部分的组件。固定样机或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