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805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水十二五学科规划修改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十二五”建设规划报告一、基本概况1本学科基本情况与历史沿革(1)学科性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以大农业(包括水利)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介于水利工程、农业生物、 资源与环境学科之 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水土(主要是水、 盐、泥沙、污染物等)运动规律与调控管理技术的应用学科,本学科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服务,是关系到我国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 农业水土环境的重要学科。(2)学术队伍结构本学科现有教授 10 人,副教授 15 人,博士生 导师 8 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14 人,在 读博士研究生 5 人;其中,有辽 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5 人,千人层次 4 人,省 优秀人才

2、支持计划 1 人,省高等学校优 秀青年骨干教师 5 人。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3)历史沿革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沈阳农业大学建校初期就有的五大学科之一, 1986 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 年成为博士点学科,2005 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2007 年成为学校重点学科,2008 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灌溉排水原理与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设施 农业与环境、水 热盐循环 与生态环境、数字水利。学科点 现有博士生导师 9 人,硕士生导师 14 人,学 术梯队在年龄、 职称、学历和学缘等方面结构合理。本学科自成立以来,已培养硕士 10

3、5 人,博士 8 人,现有在 读博士研究生 18 人,硕士研究生 48 人。自 2000 年以来本学科完成各级各类课题 120 余项,获省、市级奖励多项,其中 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 获专利 12 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2 项,省部级项目 9 项,其他课题多项。本学科点是辽宁省唯一的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点,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22本学科现有工作基础和水平(1)现有工作基础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各类课题等 80 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2 项、省部 级课题 21 项,科研经费超过 1000 万元;在核心期刊以上刊物上发表

4、学术论文 120 余篇,其中 SCI收录 3 篇, EI 收录 12 篇;出版专著 5 部、教材 18 部。学科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 4600 余平方米,2006 年水利综合实验室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示范实验室,2007 年被 评为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其下设置了灌溉排水、工程 测量、土工、建材、力学、计算机中心等多个实验室;2004 年建设完工的水利综合试验基地,占地 17亩,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基地建设了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多功能日光温室、冻融试验等 4个室外试验区。校外拥有如 抚顺大伙房水库、 辽阳汤 河水库、参 窝水库、灯塔灌区、本溪 观音阁水库、丹 东铁甲水库、铁甲灌区、友

5、 谊灌区等学科 试验实习基地。水利水电工程学科近几年完成各级科研课题 10 项,经费 100 万元,其中获省部级奖 3 项,目前,承担课题 8 项,其中,省部级课题 2 项,其他 课题 6 项,经费总计 140 万元。(2)现有水平本学科是辽宁省唯一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学科实力在东北(含内蒙古)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上游水平。本学科多年来坚持以立足东北和辐射北方地区为导向,强调专业特色和优势,在水稻 节水灌溉、日光温室 节 水灌溉与设施综合配套技术、土壤 冻融以及水土资源优化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为辽沈地方和东北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

6、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1)基础理论方面在水土作物环境关系的最优调控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将建立水、肥、环境综合生产函数和通用作物水土管理模式,建立降水(灌溉水)作物水光合作用经济产量转化效率3的计算模型以及水土植物环境关系最优协调的理论和方法。农田物质(水、沙、 盐、农业化学物)的迁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与预测将有一定突破,为节水农业、盐碱地改良、水土保持和农业水土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在逆境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和农业水旱灾害及防治对策方面,将会建立逆境(旱、渍涝、盐碱化)对作物影响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农业水旱灾害的预测精度可能提高 10%左

7、右,对农业抗旱防洪决策将提供新的依据。随着农业水土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关土壤、植被和大气界面过程问题,研究的尺度问题,土壤、植被条件的非均匀性问题,农田水分、盐分迁移中各部分介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问题,农业污染物在地下水和土壤水中的迁移等,将是未来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中的难点和前沿问题。(2) 应用技术方面灌溉方式将从传统的丰水高产型灌溉转向限水灌溉、非充分灌溉,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各种利用适度亏水来调控刺激作物生理机能,以提高作物水的利用效率、生产率,改善农产品品质的调亏灌溉、分根交替灌 溉也将得到深入研究和推广。喷、滴灌等先 进的灌水技术将得到广泛使用,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

8、自动化程度很大提高。各种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如间歇灌、膜上灌、激光平地和水平畦灌、果树渗( 地下滴 )灌等将得到大面积推广。各种灌溉技术与农业措施将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如各种水肥耦合、带状种植、覆膜保墒等适合国情的水土高效利用技术将广泛使用,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灌区将广泛采用先进的大区域土壤墒情、作物旱情和水源水情实时监测与预报技术、渠系水量流量调控技 术及灌区动态配水技术,实现灌区水量最优调度。雨水集蓄与高效利用的技术将得到深入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雨水利用技术体系,将会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和南方丘陵坡地广泛推广,以提高降雨的生产率。根据不同

9、地区的特点,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水土保持、高含沙浑水、部分苦咸水、 污水灌溉及地下水持 续利用等区域水资源持续利用技术,以达到区域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4(3) 高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红外遥感技术以及其它技术的应用,使土壤水分动态、水盐动态、水沙动态、水污染状况、作物水分状况、农田微气象数据等方面的监测、采集、处 理技术得到发展,并促进农业水土资 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综合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精准灌溉,成为农业水土工程发展热点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以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未来农业水土工程学

10、科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可以预见,随着其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将会使我国十分有限的水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水土流失利用状况有大的改善,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并将会推进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理论研究,促进其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4本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的优劣势分析(1)优势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工学门类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根据 2007 年最新统计,我校 农业工程学科是全国 10 所具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之一。我校农业工程学科下设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4 个二级学科,学科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排名处于前列

11、。(2)劣势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调 整,目前本学科的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整合,今后必须借助一级学科的优势对农业工程领域的重大及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硬件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专业实验室缺乏,学科的硬件设施陈旧,大型和先进仪器不足,为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更新设备并购置先进的科研仪器,建设新的专业实验室和现有改善实验室基础条件。师资队伍缺乏高 层次拔尖人才,学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本学科毕业于本校的教师5比例偏高,学缘结构不尽合理,急需引进或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5本学科的国家(含部门、地区、学校)需求分析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以大农业(包括水利)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介于水利

12、工程、农业生物、 资源与环境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水土(主要是水、盐、泥沙、 污染物等)运动规律与调控管理技术的应用学科,本学科 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服务,是关系到我国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农业水土环 境的重要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趋势是建立系统的农业与生态节水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体系,促进水科学与生 态科学的创新和发展以及节水农业发展与节水型生态植被建设过程中的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我国在农业产量方面,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已从依靠扩大耕地与提高单产变成单纯依靠提高单产为主要途径,而水 资源的有效供给对提高单产起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供水现状已

13、危机四伏,未来要大幅度增加供水能力,更显得力不从心。当前,社会需求农业发展供水危机之间的矛盾突出,特别 是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城镇供水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工业、生活和 农业用水之间争水的矛盾日 渐尖锐。解决农业水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解决上述矛盾,就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 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特别是农业水利科技工作者的奉献和投入。因此,担负着农业水利工程高 级人才培养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升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人才。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

14、、以及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水危机和生态安全等重大战略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发展思路与建设目标1发展思路本学科在“十二五 ”期间将 进一步加强人才建设、 实验室建设和基地建设,形成本科教育,6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践繁荣发展的新格局;围绕形成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目标明确、 结构合理、实力明显增强的学科体系这一核心, 创建与我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创新体系,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着力建 设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充 满活力的学科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国内、国际知名度。2建设目标2008 年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已晋升为辽宁省

15、重点学科。通过“ 十二五”建设,力争使本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先进行列,形成一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与国际接轨, 实现“入主流、有 层次、高水平 ”的学科建设队伍。今后关键是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农业水土工程领域理论和实际问题,突出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优势,实现整合一个科研团队、争取二个重点、 创建三个平台、抓好四个环节的主要学科建设目标:(1)通过整合成立研究所、研究室等工作,形成崭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办学规模、结构、 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2)力争将农业水土综合实验室建设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目前是省教育厅重点实验

16、室),拥有一流的硬件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国内、国 际先进水平相接轨。(3)创建试验场、实验室、研究室三个学科发展平台。试验场为教师、研究生提供科研场所;实验室为教师、本科生提供 实践研究基础;研究室是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整合科研力量、形成“ 力争上游,比、学、赶、帮、超 ”的研究态势,集中力量争取课题,不断 创新研究成果的必要条件。(4)抓好学科管理中申报课题、研究生管理、论文答辩、学 术交流四个环节,创造和谐的学术环境,拓 宽学科发展的空 间,有利于提高科研和技术开发水平,推 进学科群和专业的发展与建设。7三、本学科建设目标的可行性分析1学科竞争能力本学科在我校农业工程国家一级博士点辽宁省重点学科和农业水土工程辽宁省重点学科的支撑下,依托于辽宁省教育 厅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解决了 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际问题。其中灌溉排水理论与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设施农业与环境工程和水土环境与生态工程等研究方向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