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的测量-多道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661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谱的测量-多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能谱的测量-多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能谱的测量-多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能谱的测量-多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能谱的测量-多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谱的测量-多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谱的测量-多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项目: 能谱的测量多道学生姓名: 朱江醒 学号: 20051050148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 2005 级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成绩指导教师: 葛茂茂 实验时间: 2007 年 12 月 9 日 8 时 30 分至 12 时 30 分 实验地点: 四合院 实验类型:教学(演示 验证 综合 设计) 学生科研课外开放 测试 其它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 了解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特性;(2) 掌握NaI(Tl) 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 学会分析 137Cs单道 能谱;(4) 测定谱仪的能量分辨

2、率及线性。二实验原理1、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当 射线的能量在30MeV以下时,最主要的相互作用方式有三种:(1) 光电效应。 射线的全部能量转移给原子中的束缚电子,使这些电子从原于中发射出来, 光子本身消失。(2)康普顿散射。入射 光子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反冲出来,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3) 电子对效应。 光子与靶物质原子的原子核库仑场作用,光子转化为正-负电子对。在光电效应中,原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其中一部分消耗于光电子脱离原子束缚所需的电离能,另一部分就作为光电子的动能。所以,释放出来的光电子的能量就是入射光子能量和该束缚

3、电子所处的电子壳层的结合能B 之差。虽然有一部分能量被原子的反冲核所吸收,但这部分反冲能量与 射线能量、光电子的能量相比可以忽略。因此,E光电子 (1)EBi即光电子动能近似等于 射线能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必须满足动量守恒定律,自由电子(非束缚电子)则不能吸收光子能量而成为光电子。光电效应的发生除入射光子和光电子外,还需要有一个第三者参加,这第三者就是发射光子之后剩余下来的整个原子。它带走一些反冲能量,但该能量十分小。由于它的参加,动量和能量守恒才能满足。而且,电子在原子中被束缚得越紧(即越靠近原子核),越容易使原子核参加上述过程。所以在K壳层上发生光电效应的概率最大。图1是能量为h,的入射

4、光子发生康普顿散射的示意图,h 为散射光子的能量; 为散射光子与入射光子方向间的夹角,称散射角; 为反冲电子的反冲角。康普顿散射与光电效应不同。光电效应中光子本身消失,能量完全转移给电子;康普顿散射中光子只是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光电效应发生在束缚得最紧的内层电子上;康普顿散射则总是发生在束缚得最松的外层电子上。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散射光子和反冲电子的能量与反射角的关系。入射光子能量为 ,动量为 碰hEc/撞后,散射光子的能量为 ,动量为 ,反冲电子的动能为E e ,总能量为 E,动量为 P,见图 1,它们之间有下列关系式:(2)202020201cmcmce (3)20v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

5、验报告2相对论能量和动量关系为(4)2420cPmE式中 ,v为反冲电子速度,m o 是电子静止质量,m是电子以速度v运动时具有的质c/量。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有下列关系式:(5)eh(6)cosPc(7)insi由此可以得到202 )()co1(cmhh或者 sEE 因此,散射光子的能量(8)cos1(20m康普顿反冲电子的动能 EhEe即(9)cos1(20me之 间 的 关 系 为和 (10)2)(0tgcEctg从(8)、(9) 和 (10)式可以看出:(1) 当散射角 时,散射光子能量 ,达到最大值。这时反冲电子的能o0量E e0。这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入射光子从电子近旁掠过,未

6、受到散射,所以光于能量没有损失。(2) 当 时,入射光子与电子对心碰撞后,沿相反方向散射出来,而反冲电o8子沿着入射光子方向飞出 ,这种情况称反散射。这时散射光子能量最小,即 )/(2120mincE由此式可以推断出,即使入射光子的能量很大,反散射光子的能量也都在200keV左右。这也是能谱上容易辨认反散射峰的一个原因。发生康普顿效应时,散射光子可以向各个方向散射。对于不同方向的散射光子,其对应的反冲电子能量也不同。因而即使入射 光子的能量是单一的,反冲电子的能量却是随散射角连续变化的。理论计算和实验都表明,入射光子的康普顿反冲电子能谱如图2所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3示。电子对效应

7、是 光子从原子核旁经过时,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下, 光子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的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只有当入射光子能量 h,即 1.02 MeV 时,才能发生电子对效应。与20cmh光电效应相似,电子对效应除涉及入射光电子和电子对以外,必须有一个第三者原子核参加。2、NaI( Tl) 能谱仪介绍。 图3是NaI(Tl)闪烁能谱仪的方框图。 当放射源发出的 射线进入闪烁体时,光子即与闪烁体中的原子、分子及晶体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效应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次级电子,光子的能量转化为次级电子的动能。探头的闪烁体是荧光物质,它被次级电子激发而发出荧光,这些光子射

8、向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由于光电效应,在光阴极上打出光电子,每个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中的打拿极(倍增极)上打出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又打在其他级的打拿极上,打出更多的电子,经过多次倍增,最后有大量电子射向管子的阳极,转变成电信号输出。以上光电转换过程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使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幅度,正比于 光子在闪烁体内由各种效应面产生的次级电子的能量。通常,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幅度不超过1V ,所以必须经过线性冲放大器放大后,再输入到单道(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中,对不同幅度的脉冲强度进行分析。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主要由上、下两个甄别器和一个反符合电路组成,如图4(a)所示。上甄别器有较高的

9、阈电压V V ,下甄别器有较低阈电压V,V称为道宽,如图4(b)所示。反符合电路的作用是,仅当一个输入端有信号输入时才有信号输出。这样,脉冲A不能通过上、下甄别器,脉冲C 都能通过上、下甄别器,这两种情况均不能使反符合电路有信号输出。只有介于上、下甄别阈之间的脉冲B 才能触发反符合电路使单道分析器有脉冲输出 ,送到定标器进行计数。我们通过不断改变甄别阈V,就可能得到脉冲计数率按其幅度分布的曲线,叫作“脉冲谱”。由于脉冲幅度正比于 射线的能量,所以“脉冲谱”既是 射线的能谱曲线。以上是单道分析器作“微分”测量的情形。当作“积分”测量时,上甄别器不输出脉冲到反符合电路,故只要幅度高于下甄别阈的脉冲

10、均能通过分析器得计数。我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作“微分”或“积分”测量。多道分析器相当于多个单遒分析器。它把分析器的分析范围(5伏或10伏)按不同的测量平均分成256道、 512道、1024道、 2048道等。各道能同时测量,可测出介于各窄小道宽内的脉冲强度,既可在幕上同时显示各道的计数,也可由打印机打印出来,因此能便捷地测量能谱。3、 137Cs 能谱分析。图5是 137Cs的衰变纲图。它可发出能量为1.176MeV的粒子,成为基态的 137Ba;而主要的衰变过程是发出能量为0.517MeV 的 粒子,成为激发态的 137Ba*,再跃迁到基态发出能量为0.662MeV的单能 射线。其能谱是有三个

11、峰和一个坪台的连续分布,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4如图6 所示。图中的峰A称为全能峰,这一幅度的脉冲是 0.662MeV 的 光子与闪烁体发生 光电效应而产生的,它直接反映了 射线的能量。平台状曲线B是康普顿效应的贡献,它的特征是散射光子逃逸出晶体后留下一个连续的电子谱。峰C是反散射峰,当 射线射向闪烁体时,总有一部分 射线没有被吸收而逸出,当它与闪烁体周围的物质发生康普顿散射时,反散射光子可能进入闪烁体发生光电效应,其电脉冲就形成反散射峰。峰D是X射线峰,它是由 137Ba 的 K 层特征X射线贡献的。处于激发态的137Ba(在放出内转换电子后,造成K 壳层空位,外层电子向 K壳层

12、跃迁后产生X光子。由于 137Cs 发出的 射线能量为0.662MeV (小于1.02MeV),所以它与闪烁体作用不会发生电子对效应。4、 谱仪的性能指标 一台闪烁谱仪的性能指标,包括能量分辨率、线性及稳定性等。探测器输出脉冲幅度的过程中存在着统计涨落,即使是有确定能量的粒子的脉冲幅度,仍具有一定的分布。通常把分布曲线极大值一半处的全宽度称为半高宽,即图6中的 E,有时也用 FWHM表示,它反映了谱仪对相邻的脉冲幅度或能量的分辨本领。因为有些涨落因素与能量有关,故使用相对分辨本领即能量分辨率更为确切。一般谱仪在线性条件下工作,因此 也等于脉冲幅度分辨率,即 VE(11) 标准源 137Cs 的

13、全能峰最为明显和典型,用 NaI(Tl)闪烁体的 谱仪测量其 0.662MeV的 射线,能量分辨率一般为 810,理想的能量分辨率为 7.8。因此,常用 137Cs的 射线的能量分辨率来检验与比较 谱仪性能优劣。能量线性指谱仪对 射线的能量和它产生的脉冲幅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NaI (Tl)闪烁谱仪在较宽的能量范围内(约lO0keV 到1300keV)是近似线性的。通常,在实验中用系列 标准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量它们的能谱,用其全能峰峰位(阈电压值)与已知的 射线能量作关系图,称为能量刻度曲线。理想的能量刻度曲线是不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 (12)0EGx式中x为全能峰位,G 为增益(

14、每伏对应的能量),E 0为截矩。利用这条能量刻度曲线还可以测量未知 源的射线能量。显然,确定未知7射线能量的准确度取决于全能峰位的准确性。这将与谱仪的稳定性、能量刻度线的原点及增益漂移有关。因此,一台好的谱仪必须具有长时间的稳定性。三、 实验装置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5实验装置的组成如图3所示,包括NaI(Tl)闪烁谱仪、多道分析器 (FH1220)、示波器、标准 源 137Cs, 60Co 各一个、未知 源一个。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1、按图3连接仪器,用示波器观察 137Cs 的脉冲波形,调节线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幅度最大的脉冲亮带小于10V (一般为 89V )。2、选择并固

15、定单道分析器的道宽,例如 0.1伏,从小到大改变阈值,测量 137Cs 能谱及本底谱,描图并计算能量分辨率 。3、改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 137Cs, 60Co( 1.173MeV, 1.332 MeV)的1E2E全能峰合理地分布在单道分析器的阈值范围内(10V )。依次测量它们的能谱,再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能量刻度曲线。评分内容 预习 操作 数据处理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 其他 综合评定成绩分数五、实验数据与图象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6137Cs电压 计数 电压 计数 电压 计数0 2 350 1724 700 4710 5 360 1558 710 3920 9873 370 1475 720 4730 11573 380 1636 730 2540 12445 390 3690 740 3050 12183 400 11180 750 2260 12535 410 29706 760 2870 12702 420 53602 770 2780 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